美国“间谍卫星”有多狂?追我国卫星,偷拍我们航母,要如何反制

白马过隙弹指间 2023-03-28 10:27:23

今年1月9日,一枚长征七号甲型运载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将实践23号卫星带入预定轨道,这次成功发射实现了2023年度中国卫星发射任务的开门红。

然而喜悦的气氛并未持续多久,本月20日前后,4颗美国间谍卫星陆续出现在实践23号周边,对它进行全程跟踪。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中国卫星第一次在太空遭遇美国间谍卫星了。

2021年底,实践12号双子星就曾遭到美国卫星抵近窥视,但实践12趁对方没反应过来,突然进行机动,飞出了对方的监视范围。

反过来把对方卫星扫描了个遍,气得美国航空领域专家布莱恩·维顿跳出来倒打一耙,指责中国加剧紧张局势。

仅在实践系列卫星中,就有实践12、17、20、21、23等多颗卫星受到过美国间谍卫星的监视。放眼整个中国卫星网络,与美国卫星遭遇的例子比比皆是。

自1967年《外太空条约》签订以来,国际太空法体系就致力于将外太空开发使用限定在和平利用的范畴内,然而美国却一再突破底线,将整个太空布满间谍卫星。

那么美国的间谍卫星体系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对于美国卫星肆无忌惮的监视,中国又有哪些反制措施呢?

美国间谍卫星的发展历程

1957年10月4日,苏联科学家研发的“斯普特尼克1号”由卫星号运载火箭搭载,从哈萨克斯坦飞向太空,之后围绕地球航行了92天,这是人造卫星首次飞向太空。

仅仅三个月后,美国紧随其后,将“探险者-1”号卫星送往太空。

原本对太空的探索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应是全人类的盛事,然而它发生在冷战时代,其军事用途注定会抹杀人们和平利用太空的美好愿景。

最先将间谍卫星计划付诸实施的是美国,他们自卫星进入外太空后便开始着手制定“告密者”计划,它的任务是侦查苏联导弹动向,但这一计划被纽约时报泄露。

当赫鲁晓夫拿到克格勃送来的详细情报后,对美国政府的战略构想大为震惊,于是下令苏联军工部门加紧本国的间谍卫星研发。

遭到泄密的“告密者”计划被迫改名“核桃”,卫星代号被确定为“DYNO”。

1960年发生的一件事加速了美国研发间谍卫星的进程。这年5月1日,一架U-2侦察机被苏联击落。

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不得不向世界承认,美国正在无视他国主权进行航空侦查。

其实中国人对U-2并不陌生,它在60年代肆虐全国,为美国和台湾国民党政权获取了无数情报,被人民解放军先后打下5架。

这型侦察机当时刚刚服役4年,但它已经是侦察机发展的巅峰,直到2011年才从美军中退役。

但U-2的坠落让美国人意识到,传统的侦查飞机已经在情报攻防中处于劣势,再研发新的侦察机也于事无补,必须专注侦查卫星的研发。

在技术研发的同时,行政机构也迎来了革新,美国国家侦察局(NRO)于1961年宣告成立,往日分散于各情报机构、军方机构、军工企业的侦查卫星研发、使用工作被集于一体。

直到十多年后的1973年,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将NRO公之于众,这个神秘的机构才开始被世人知晓。

随着NRO的成立,美国侦查卫星也被赋予了统一的代号——锁眼(KH),这个大名鼎鼎的代号一直沿用至今。

从锁眼1到锁眼3,采用的都是一次性使用方式,卫星执行完短暂的任务后便会被抛弃,除了储存情报的返回舱外。

其他部分都会在坠入大气层后化为灰烬。要想再次执行任务,只能发射新的卫星,这就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巨大的负担迫使美国人研发出了新型的锁眼4,这种卫星同时搭载两台相机和两部返回舱,在执行完一次任务后便可以先将其中一部返回舱回收。

而卫星主体则在太空进入最长20天的休眠待命时间,一旦新的任务出现,锁眼4便可以直接开始工作,无需再次发射。

从1962年8月起,先后有130颗锁眼4进入太空,之后的锁眼5、锁眼7等都是对锁眼4理念的延伸。

锁眼7具有4部相机一部返回舱组合,而它1963年被研发成功时,距离锁眼4升空才过去一年,离NRO成立也仅两年时间。美国人窥伺他国行动进展之神速,令人咋舌。

1971年,新一代锁眼9研发成功,除了以往的多部相机、返回舱外,它开创性地将太阳能电池板投入使用,使卫星的运行时间大大延长,曾有一颗锁眼9在外太空整整运行了270天。

除此之外,锁眼9所使用的相机也是它的一大黑科技,借助排列于前端的4部新型相机,间谍卫星的分辨率从锁眼1时期的3米提升到了0.3米,真正做到了可以从遥远的太空分辨每个人的动作。

直到1977年,《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走向大荧幕,人们惊叹科技的神奇和技术的先进,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这在美国情报机构却已是见怪不怪了。

虽然锁眼1至锁眼9已经被外界划分为4代,但与NRO接下来的计划相比,之前的发展只算得上缝缝补补。

1976年,新一代锁眼11横空出世,这一型间谍卫星摒弃了回收仓这种陈旧的平板回收方式。

转而用加密传输的方式将情报传送给地球同步卫星,再由同步卫星传送至佛罗里达州瓦尔堡的地面接收站,即58区。

至此,间谍卫星突破了任务次数和存储空间的限制,只要没到卫星的集体寿命极限,它就可以一直滞留在太空,随时执行侦查任务。

这型侦查卫星直到今天仍是美国间谍卫星体系的中坚力量,2019年9月份,伊朗在霍梅尼太空发射中心进行的火箭发射行动以失败告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在社交网站公开了这次秘密任务的现场照片。

在伊朗人头顶拍下照片的,正是一颗代号USA-224的锁眼11间谍卫星,这份照片的精度已经达到了0.15米,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卫星照片精度大多停留在10米级别。

通常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情报,大部分间谍卫星和正常卫星都会选择在近地轨道运行,这就导致这个高度的卫星分布十分密集,安全性和保密性都面临着巨大威胁。

而美国的锁眼11却直接跳出这一高度,来到6000公里之外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是保障卫星安全。

还可以与太阳时刻保持相对静止,通过地面阴影可以便捷地计算出各种位置信息,具有更高的情报价值。

1990年更新一代的锁眼12也被送入太空,这次美国人直接把它送到了更远的地球同步轨道,这条轨道距离地球36000公里,是锁眼11高度的6倍之多。

最开始锁眼12的任务是监视苏联对《中导条约》的遵守情况,需要不间断地紧盯固定地点,因此它在设计之初就具备了执行长期定点监视任务的能力。

除了NRO,美国海军、空军、中央情报局也拥有各自的近地间谍卫星系统,许多“商业公司”也顶着民用的名头大搞天基拍摄、测绘活动,如空军的“雪貂”、中央情报局的“门特”。

除了获取图像资料,它们还可以侦听电子信号、执行电子对抗任务。

进入21世纪后,海空军各自的侦查卫星网络被整合为“联合天基广域监视系统”,美国的天基侦察能力再一次得到集中强化。

目前太空运行的卫星中,被确定为间谍卫星的有47颗,其中来自美国的就有36颗。如果按照媒体间广为流传的说法,美国间谍卫星的数量至少不下485颗。

2019年,美国天军部队正式成立,同年国防航天发展局公布了《下一代国防太空体系架构》,这意味着美国下一代电子侦查卫星体系已经进入组建阶段。

由于在间谍卫星领域,美国的实力一骑绝尘,所以在它看来,只要是对它有威胁的存在,都不能逃脱它的监视。

在这种情况下,正在崛起的中国自然而然就成了美国间谍卫星监视的重要对象……

卫星窥视下的中国

2012年“辽宁”号航母服役前夕,美国媒体就传出了中国航母即将服役的消息。但如此秘密的事情,竟被美国媒体随口点破!

可见“辽宁”号在被被拖离乌克兰,驶向中国的那一刻起,美国间谍卫星就开始了不间断的监视。

此后“辽宁”号试航时期,它每一次出海,都会引来美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抵近骚扰。在美国间谍卫星的监视下,“辽宁”号无论如何都无法隐藏自己的行踪。

去年6月,“福建”号完工下水,中国的第三艘航母入役在望。这本是一条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但那段时间美国媒体曝出的大量图片让人脊背发凉。

本该处于严格保密状态下的“福建”号,建造中的各个阶段都暴露在美国人的目光之下。

“福建”号下水之前,工棚都已拆除,横幅也被更换,美国媒体由此就能推测出它将在不久后下水的事实。

位于加利福尼亚的行星公司是家大量发展卫星技术的“商业公司”。在这家公司的官方网站首页,赫然挂着“辽宁”号与“山东”号并列的照片,而这是他们拿来炫耀的“业绩”。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8年,他们用卫星上的0.5米精度摄像头捕捉到了茫茫大海中的中国海军编队。

2020年6月16日,中印军队在加勒万河谷爆发严重肢体冲突,印军20名军人死于直接冲突和恶劣环境,解放军也损失惨重。

事件发生后,在媒体的报道下迅速发酵,双方在寻求沟通的同时也都各自加强了争议地区的军力部署。

事件刚有平息的迹象,美国人再次跳出来施展他们搅屎棍的本事,曝光了争议地区的卫星图像。

解放军的部署被直接展示,两国民间的对立情绪也被挑动起来,两国政府通过沟通解决争端的努力险些化为泡影。

近年来,美国曾经的间谍卫星计划走到了保密期的尽头。随着保密文件的陆续解密,美国政府做下的勾当一次次震撼着全世界,这其中就有许多与中国有关。

被解密的照片中,包含了1962年后的中国各个角落,无论是百姓生活的乡野村落,还是高度保密的军事设施,无一能从美国政府的偷窥中逃脱。

将这些照片按时间排列,甚至能组合出一套北京城的发展史,城墙的拆除、人口的增多等等细节比官方的记载还要详细。

凡此种种,都让我们意识到了保密的重要性!可是间谍卫星离地球上百公里,地面武器根本奈何不了他。

那么如何才能够遮住美国间谍卫星的眼睛,治住它胡乱窥探的臭毛病呢?

中国应对间谍卫星的措施

今年年初,天文爱好者刘博洋用民用设备,在北京捕捉到一颗间谍卫星的图像。

刘博洋拍到间谍卫星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人们赞扬刘博洋的同时也意识到,间谍卫星并不是无法被锁定的。

事实上,像锁眼12这种运行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在独享广阔视野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他们的运行轨道与地球相对静止,运行规律单一,只要有耐心详加观察,必定可以锁定它们的位置。

而更多的间谍卫星还是位于距离地面几百千米的高度,由于目标相对较近,探测到它们更为容易。

像这次刘博洋发现的间谍卫星,就是锁眼11的第19颗卫星,内部代号NROL-91,国际代号USA-338,隶属于NRO。

它的运行高度仅有两三百千米,发射后不久就曾被一名荷兰天文爱好者锁定,不过当时没有留下图像。

发现卫星只是整个间谍卫星防御战中的第一步,要使它无法再对我国进行偷窥,还要有能力把它消灭。而在这方面,中国的能力可不输于美俄等军事强国。

从打击方式区分,反卫星武器大致包括四大类,分别是共轨式、直升式、定向式、软杀伤式。

共轨式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反卫星当时,只需要将另一颗卫星发射到目标的相同轨道,通过变轨接近目标,随后通过爆炸散步金属片、气溶胶等组织,损毁目标卫星。

直升式更容易理解,即从地面或海上发射导弹,直接命中目标卫星,将其摧毁。这种方式说起来简单。

但要完成强求流程对技术的考验极大,现在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四个国家掌握了这一技术并进行过试验。

定向式是指用激光、粒子、微波等射向目标卫星,使其失效或直接损毁。这种方式的突然性和精准度都要优于其他方式。

但受制于技术限制和大气层条件,至今没有国家能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定向式反卫星武器。

软杀伤式则是通过电子对抗的方式阻断或干扰卫星的通信系统,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卫星失效,还可以让它为己所用。

2016年美国《国家利益》期刊就曾发文宣称,中国已经部署大量反卫星武器,之后美国官方和媒体时不时就会拿反卫星武器渲染“中国威胁论”,可见他们对中国反卫星技术的忌惮。

前不久,太空新闻网发文称,编号TJS-3的中国卫星在去年9月13日和今年2月8日曾两度接近编号USA-233和USA-293的美国卫星。

该网站称中国卫星可能获取了两颗美国卫星的信息,而这两颗美国卫星隶属于美国空军,任务就是窥视他国。

中国卫星的行动既是对美国监视他国的反制,也向对方表明自己有发现和应对间谍卫星的能力。

这番操作让美国的高科技间谍们目瞪口呆,但这还不是中国的看家本事,“抓活口”是才解放军的拿手好戏。

前文中曾提到,实践系列卫星屡次与美国间谍卫星交锋,而它们的另一个“兄弟”实践21还曾完成过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

2022年1月,实践21在36000公里的高度,抓取到一颗失效的北斗二号卫星,将后者送入了“墓地轨道”。

这次行动完全是基于妥善处理太空垃圾的美好想法,但用间谍手段全程监视了行动始末后,美国人却近乎歇斯底里。

这项技术美国人自己都没有掌握,他们清楚一旦自己做出出格的事,自己手里那些太空间谍将面临什么后果。

上个世纪,美国可以凭借技术差距肆意窥探别国家事。但进入新世纪后,科研人员用天上的卫星、地上的导弹为中国打造了一道高大的围墙,太空不再是美国间谍卫星的主场。

0 阅读:61

白马过隙弹指间

简介:说一说历史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