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的回目名是“庆元宵贾元春省亲,助情人林黛玉传诗”,主要围绕元春省亲来展开。
作为读者的我们,有必要注意一点,作者不仅仅是写故事,故事里还带有一些自传的性质,所以会把贵族的生活细节描绘出来。
这些细节,主要体现的是贵族生活的礼仪规范,对于我等普通人来说,有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大饱了一番眼福。
场面是盛大的,礼仪是繁琐的,但这些都是冰冷的仪式,唯有人是鲜活的,在统一的仪式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显示出不同的生态。
或者可以说,省亲只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众生相。
首先是省亲的主角贾元春,新晋的贤德妃。
喜欢用宫斗思维来读红楼的人,其实应该好好体会一下元春省亲时的表现。
按照宫斗剧的写法,元春在宫里孤身奋斗多年,现在一步登天成了皇妃,有机会回一趟娘家,那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哪怕不会嚣张跋扈,趾高气扬总会有的吧?
可我们看到的元春,低调内敛、宽厚仁慈、从善如流。
和贾母追求奢靡腐化的生活不同,元春承袭了王夫人的生活态度,崇尚俭朴,所以看到大观园的建设时,默默叹息过于奢华了。
从她说出“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来看,当日进宫,非她所愿,但她并没有心生怨恨。现在回家省亲,也没有因自己的身份拔高而威风八面、发号施令,反而以晚辈的身份行家礼,只想和家人叙亲情。
还有对龄官忤逆的包容,对黛玉诗中观点的认同等,都给我们勾勒出一个谦卑、大气的形象。
这才是作者所称颂的儒家代表人物:贤孝才德、修齐治平、谦恭仁厚、礼贤下士,元春都做到了。
然后是贾政,通过元春省亲,一个迂腐的读书人形象跃然纸上。
贾政是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是一个被规矩驯化了的工具人。
书中写得很明白,开省亲之先河,是因为“当今以孝治天下”,让深宫中的女人们有机会回娘家略尽孝道。
然而,贾政脑子里已经被植入了程序,女儿已不再是往昔的女儿,而是皇妃,是皇家人。
于是,贾政脑子里关于“忠”的程序被调用出来,对着女儿口口声声称臣,对女儿喊着“贵妃”。
有理由相信,贾政这番话是提前写好并背熟的演讲稿,就像出席重大活动时的发言稿。
看二人的对话,元春说的是:
“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完全是真情流露,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所想。
贵为皇妃的她,入宫之前也是金娇玉贵的千金小姐,但这样的富贵,反而缺少了平民家庭的天伦之乐,尤其是规矩极多极严,了然无趣。
然而,此时的贾政是个没有任何感情的机器,完全无视女儿拉家常式的开场白,直接背了自己的发言稿,证明了确实“无意趣”。
所以,元春只好好草草结束了对话,随即把宝玉叫进来,拥进怀里,尽情地宣泄。
拿贾政和元春一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真儒和贾儒的差异。“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以儒士自居的贾政,在儒学的实践上,哪哪都不如自己的女儿。
最后再来看宝黛钗三人的表现。
上一章回提到,听闻元春封妃,府里上下都欣喜异常,唯独宝玉毫无反应,不当回事。
这是正常反应,孩子嘛,对这些影响不到自己的事毫不关心。但是,书中交代,元春与宝玉虽然是姐弟,但情如母子,元春还是宝玉的启蒙老师。
听说久未见面的姐姐要回来的,他该兴奋和期盼才对。
但是,见到姐姐的宝玉如同木头人,感觉不到有什么情绪。
结合第二十八回宝玉对黛玉说:
“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姊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
可见他在感情上早已不愿与元春亲近。
所以,他在元春省亲的过程中,表现和贾政差不多,只是机械地完成该他完成的仪式。
元春要宝玉作诗,用意很明显。这个她亲自教导过的弟弟,如今在诗词上显露出了一些才华,她想当场再试一试。
当然,她要试的并非宝玉的诗词写得有多好,而是想从中看看宝玉的思想境界到了哪一步,是不是可以培养的治国人才。
所以,她把黛玉代写的“杏帘“一首评为最优,并且把“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因为这首诗里的“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正是元春这样的统治阶级想要实现的治世目标。
然而宝玉的表现差强人意,面对亲姐姐发来的考卷,他不但“大费神思”,才思受阻,而且作品充满了慵懒的脂粉气,传达的是安富尊荣的享乐思想。
这应该就是后续元春没有为他安排培养计划的原因。
孺子不可教也!
至于宝钗和黛玉,本来在这场省亲仪式中没啥存在感,毕竟她们只是贾府的亲戚,有机会和元春见个面就算不错了。
然而,因为宝玉答卷不顺,这才让钗黛在这一章回中多了一些描绘她们的文字。
先是宝钗见宝玉写“绿玉”,大有和元春对着干的意思,于是提醒他改“绿玉”为“绿蜡”,被宝玉称为“一字师”。
很多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宝钗说“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认为宝钗是羡慕元春当上了贵妃,而且提醒宝玉不用“绿玉”是在迎合元春。
其实,真正能表达宝钗内心所想的是这句话:
“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
宝钗看穿了元春考宝玉的用意,知道她是想要培养宝玉。
从聪慧程度来说,宝玉确实是可造之材,有皇妃姐姐的帮助,他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
如果他被培养出来,不但能稳定贾府即将到来的风雨飘摇的局面,而且还能成为元春的倚仗。
这也是宝玉这个男儿该承担的责任。
所以第三十回,宝钗用“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来打击宝玉,正是对此处宝玉辜负了元春的回应。
此时此刻,宝钗的思想境界是与元春齐平的,那就是尽量发挥能力扶助救济更多人。只有让自身通达了,才能兼济天下。
可惜,宝钗的大格局,非但井蛙般的宝黛看不明白,书外的诸多读者也被蒙蔽。
相比之下,黛玉体现出来的就是自私自利,只考虑个人感受:
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
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处。
“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就是想出风头。
林黛玉最大的问题就是聪明没用对地方。
皇妃省亲这样的场合,你该摆在什么位置心里没数吗?哪是你出风头的时候?人家把你和三春放在一起,已经是给了你足够的脸面,你还想反客为主抢风头?
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元春命大家作诗是为了试宝玉的才华,三春、薛林都只是陪衬。
身为陪衬,就老老实实做好陪衬好了,偏偏黛玉无时无刻不想出风头成为焦点,目标没有实现还心里不舒服。
从礼节上来说,这叫不知进退。
所以,她主动提出帮宝玉代考。好在她和宝玉一样有着享乐思想,否则就严重干扰了元春对宝玉的判断。
这就是元春省亲照出的众生相,高下立判。
用户10xxx70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