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中央政府已经进行了相关的部署,但问题依然存在,甚至一年比一年严重。学生们因为前途的不确定性,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丧失,导致学业成绩下滑,教学质量每况愈下。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了教育者的努力,成为了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学校的管理体制问题,制约了学校自身功能的进步和转化,既不能有效培养人才,也浪费了教育资源,制造了社会矛盾。
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中国教育系统的一种萎缩。教育部门在自身萎缩,变成了一个以利益为导向的机构,而非以教育为主旨。教育系统作为社会中最有智力和知识的部分,理应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社会,引导社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被动地适应社会风气。然而,长期以来,学校的积极力量受到抑制,人们更多的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行动,而非为了公共利益。
中国的教育问题需要深入思考。我们需要在政治上恢复学校的生机,但更难的是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和体制,这个制度和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学习和教育需要了。
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在于,它并非源自中国的传统和自我探索,而是模仿和抄写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这种抄写行为被称为“教育现代化”,但实际上,它忽视了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第一次转型:以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参照的转型,第二次转型:对前苏联模式的全面照搬,第三次转型:以欧美高教模式为主,参照各国大学发展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模式。但是,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的教育制度有其历史文化的沿革,而且有其超级大国地位的支撑,中国盲目地拷贝他国的教育制度就是在追求虚幻,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是危险的。
在这个问题面前,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大学生“回炉”技校的现象。近年来,不少大学生到职校、技校以及一些专业培训机构再学习,且逐年增多。大学生纷纷选择“回炉”,背后凸显大学生就业难与就业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在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近年来连创新高的背景下,“本科生满街跑,技术工无处找”。
像目前,一些偏重于技术实操的专业,类似影视后期、电商设计等,成为“回炉”大学生青睐的方向。对于选择职业培训的缘由,尝试新的职业发展或人生规划,成为众多大学生“回炉”的主因。
的确,不少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回炉”技校,大多是出于“专业就业率低”“没有技术,好工作难找”“本身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等因素。所以,大学生“回炉”读技校,本质就是接受继续教育,就和企业入职前安排的岗前培训差不多。现在社会发展多元化,大学也早已不是精英教育。其实,大学生去技校“回炉”并非中国特色,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不仅学士需要学习职业技能,甚至硕士、博士就业前都必须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
针对大学生“回炉”读职校,当下的大学教育也需要反思和改变,在对学生对接社会、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要多想一些办法,要让学生毕业时至少有拿得出手的“本领”。特别是本该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工科院校,尤其要引起重视。对于职校来说,要抓住机遇,进一步适应市场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好更多的就业机会。
进一步看,大学生“回炉”到技校“淬火”,主动学习技术,用
技能为学历镀金,这说明了职业教育逐渐得到了社会认可,也从侧面反映出,注重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能力更强。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社会还是“学历社会”,国民有强烈的“学历情结”,而学校办学也有十分明显的“学历导向”。在“学历情结”的驱使下,很多学生读本科、读硕士和博士,首先想到的是获得更高的学历,而不是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提高自己的能力。
大学生“回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对职业教育观点的良性改变,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就业市场的理性认识。事实上,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其本质都是为国家社会提供人才,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路径不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综合应用型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此,国家应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之道,推动高校与职校合作办学模式,为国家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中国需要有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更需要优质的教育,但前提是低成本的。单纯追求教育人口比例的高,却忽视了经济基础方面的劣势,这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不可能持久的。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改革教育制度,以满足中国的实际需求,而非盲目模仿西方,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