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殿碑》是清代乾隆二十四年(1759)建立,原碑在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内容如下:
为善最乐(额)
重修娘娘殿碑記
京都西直门内新街口北路东,曾建一刹,历年所多矣。内娘娘殿显灵虽不多,而附近士商以泔(1)远来贸易者,时时每憩息其中,有公事则群聚而议之。盖叨厥庇况复不少也。第世远年深,栋宇摧穨(2)墙垣倾圮,日见此,能无心恻旻?是众性集议,欲谋所以新载。以人众则事易举,志坚则功易成。各各努力共创盛世,不数月而土师告竣。庙宇重光,殿庭焕彩,娘娘神像然如生。义举克成,众心悉慰矣。夫承平之世,百废具举,岂常聚处之神庙而能置之不问也,况神明所式凭,则而感众,虽不因些邀福娘娘之精真于此,共其护庇此一方也。宁有是为记。
乾隆貮拾肆年 月 日吉旦立。
注解:
(1)泔,在这里应该解释为“盈满”的意思
(2)穨:tuí 崩塌,坠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9aea3e48e9204e8de6120bf79d5b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