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中期评估基本进入尾声,大多数高校得到的评价基本都是“达成率高”“同意通过”等。教育部已明确表示,中期评估不会直接淘汰,相关院校可以缓一口气。
一片祥和的场面,却隐隐令人生忧。2017年“双一流”建设在启动时,就明确提出了“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的原则。与之前缺乏竞争机制的“985”“211”不同,“双一流”的动态调整机制就是为了革除弊端,对高校来说既是压力,亦是动力。
然而,已经得到“双一流”头衔的高校宛如拿到护身符,自认万事大吉,就像四川大学李言荣校长所说的,“慢慢进步纯属自娱自乐”。
不过,将眼光放到另一个高校群体——双非院校,我们会欣慰地发现,近些年已经有不少高校在强势崛起,风头甚至盖过不少名校。他们,或将成为下一轮“双一流”名单竞争中的佼佼者。
本期,小编带大家从本年度已全部公布的四大国际大学排行榜,看看都有哪些双非院校值得关注。
US News10月22日,US News发布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涵盖了分布在81个国家/地区的前1500家院校,中国共有223所高校入围,其中内地高校188所。
表格中为排名前十的双非院校,全部分布在世界前1000名以内。其中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并列第一,内地排名均为第48位,超过绝大多数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紧随其后的是两所在苏高校,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内地排名分别是第54名、第64名。
泰晤士9月1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发布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国125所高校上榜,包括81所内地高校。
表格中为排名前十的双非院校,内地排名成绩都非常优秀,均位于50位之前。其中,南方科技大学一骑绝尘位列内地高校第9名,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并列,超过绝大多数“双一流”;深圳大学不甘示弱,内地排名第18位;随后是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并列内地高校第28位。
ARWU8月19日,2019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正式发布,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132所大学上榜。
表格中为排名前十的双非院校,世界排名分布在300-600位,整体算是比较优秀。由于榜单给出的是位次区间,所有存在很多并列情况。居首的是首都医科大学和深圳大学,内地排名在28-39位,这一位次基本进入“双一流”的领先梯队。
QS6月19日,QS教育集团正式发布了第16届世界大学排名,榜单共评估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所高校。中国共有66所高校上榜,包括内地高校42所。双非院校仅2所上榜,分别是深圳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
综合四大排名,我们可以整理出如下几所出现频率较高的双非院校。
深圳大学:上榜4次,平均第1-2名;
南方科技大学:上榜3次,平均第1-2名;
南京工业大学:上榜3次,平均第3-4名;
南京医科大学:上榜3次,平均第3-4名;
首都医科大学:上榜2次,平均第3名;
江苏大学:上榜2次,平均第4名;
上海科技大学:上榜2次,平均第6-7名;
(注:平均名次是指在双非院校当中)
如此看来,下一轮中最有可能晋级“双一流”的院校,不外乎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四所了。
深圳大学提起深圳大学,相关的词条实在太多了,“窗口大学”、“特区大学”、“土豪大学”、“最美大学”……学校依山傍海,位于南山区黄金地段,校内各类生活设施一流,再加上可高达20万元的奖助学金,可谓天生自带流量。但是,这些也掩盖不了其突飞猛进的“深大速度”——国际排名每年上升100+位,国内排名每年上升10+位,以这样的实力晋升“双一流”不是手到擒来?
南方科技大学要说中国最有国际范的高校,南方科技大学算得上一所,连其官网简介也透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别的高校简介基本都是洋洋洒洒数以千字,只有这所高校,短短四段话便收尾。没有悠久的建校历史,2012年才正式招生,要说起来,南方科技大学好像很简单,但其实力却是不能寥寥几笔说完的:第三年正式招生人数便破表,自然指数内地高校排名第28,首次提交数据给泰晤士,内地排名就在第8……
南京工业大学小编一直非常偏爱南京工业大学,因为这是一所实打实的好学校。之前在小编的盘点中就说过,我国一共有七所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却未评上“双一流”高校,南京工业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学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确实积淀深厚,值得关注。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所在苏高校了。江苏的高等教育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从这里就可见一斑,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另外,还有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这样的强力竞争者。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A+学科,是我国拥有A+学科却连211高校都不是的十所高校之一。拥有26所附属医院和50多所教学医院,数量可观。
注:本文转载自“高校与科研”
关注“在言高校”,get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