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豫北太行山区丧礼的一点残存记忆

识上善看历史 2024-07-29 03:42:31

​​

中国称礼仪之邦,从以前的遇到人打恭,后来有了鞠躬;后来受国外文化的影响,将手举起,掌近于眉,称为敬礼。以后又改为两人握手,现在则是点一下头,或是翘一个下巴。

现在的中国人,见面施礼的动作不知变成了哪一套,让人感慨良多。

明朝初年,在政府的号召与强制下,山西移民大批向河南迁居,他们带来了各种生活习惯和风俗,并以种种方式影响着河南当地居民。万历年间在河南做官的进士王士性在谈到河南风俗习惯时说:

郡邑无二百年耆旧之家,除缙绅巨室外,民间俱不立祠堂,不置宗谱,争嗣续者,止以殓葬时作佛超度所烧瘗yì纸姓名为质。庶民服制外,同宗不相敦睦,惟以同户当差者为亲。同姓为婚,多不避忌。同宗子姓,有力者蓄之为奴。此皆国初徙民中州时,各带其五方土俗而来故也。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讲王士性所处的时代(公元1573年之后),河南的府县之中没有超过200年的德高望重的家族,除了士大夫等世家大族外,普通百姓家族都不设供奉祖先牌位的家庙祠堂,不编修家谱,世代子孙繁衍,仅仅是在人去世时做佛事超度,在烧给去死之人的纸钱之上写上姓名。

普通百姓出了五服以外,即使是同宗也不互相亲善和睦,如果同宗之中有人在官府当差者则走的比较亲近。同姓的男女结婚也不忌讳。同宗的后辈子孙,有身强力壮的还可以当做家仆。这些都是因为明朝建国初期移民到中原地区时,从东西南北中各方带过来的家乡的习俗。

从历史记载可知,豫北是明朝山西向河南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豫北的地区风俗习惯也不免受到山西移民的影响。就如今而言,我所在的豫北山区老家,还是和王士性先生描述的基本类似,不修祠堂,族谱也是清代雍正年以后开始编纂,五服之外,人情淡漠。同姓男女成婚非常常见。丧事极其简单,不置酒席,白事三顿饭,正事的前一天晚饭和次日的早饭都熬一大锅豆沫汤,佐以馒头和亲戚拿来的供品烧饼,正事的当天中午吃大锅烩菜配馒头。

我们村子属于历史上的彰德府地区,村子附近都是沟沟壑壑的丘陵浅山区,向西则是太行山脉。九十年代初期,我有十多岁,有一次和弟弟两人走路去二三里地之外的姥姥家串亲戚,母亲则在前一日已经到了。村子里的人家都是散居在沟坡之上,依稀记得是我大姥爷去世的葬礼。不巧村中有两家人都办白事,我和弟弟不明就里,看见人多的地方,拿起碗就吃饭,吃完以后,就愉快的在一边玩耍起来。

办事人家的家人碰巧问了一句,你们两个是哪里的亲戚呀!

我回答,是某某村的。

那家人说,哎呀,小伙子,你们两个走错了,你们姥爷家在上面。

意识到走错以后,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无脸面见人了,于是我拉着弟弟眯缝着眼睛迅速的跑开了,闹了不大不小的一个笑话。

这天的上午,按照葬礼安排的仪式顺序,有一场家祭仪式,我姥姥村里的规矩是先亲友,后家人的顺序,轮流向去世老人的遗像叩头行礼。而我们村则是先家人后亲友,正好相反,真是印证了三里地改规矩的俗语。

堂屋中间的两扇门板已经被去掉,棺材对着门口架在两条长凳之上,此时去世的老人已经入殓,地上散落着停草铺时的秆草(谷子的茎秆),棺材的正前方有一小方桌,左右各点一只白色大蜡烛,有供品三样,小桌前地上有一瓦盆,烧纸钱用。棺材尾部斜靠着一袋开着口的口袋,口袋里面装的大部分是谷糠,最上层覆盖薄薄一层五谷杂粮。

堂屋门外的院子里搭着灵棚,堂屋的正门前有一八仙桌,桌上放纸扎的大门楼,大门楼正前方安放去世之人的遗像,遗像前有位牌。位牌上书:“先考某公讳某某之灵位”。位牌前有水果、点心之类的各色供品,其中最重要的供品是一对圆形三层花糕馍,直径大约一尺半左右,放在遗像的左右,这对花糕由孝子的姥姥家提供,我们称之为“后家”。

仪式开始后,管事的两位族中长辈位列供桌两旁,孝子跪在左侧,媳妇和侄女等女眷跪在右侧。管事会按照提前拟好的名单,按照长幼顺序依次高喊某某村的某人前来祭奠。关于祭奠的规矩,来者如果是父子,则父亲在前,儿子在后,父亲为主祭,父亲先向两位管事打恭(弯下身子作揖),然后父子二人同时跪下,父亲对遗像叩头四次,儿子只能俯身低头跪下,不能叩头,在父亲未起身之前不能起身,不能抬头。夫妻和父子的情况一样,妻子跪在丈夫斜后方即可,不需叩头。来者如果是兄弟二人,则可以同排站立,二人分别向二位管事打恭,然后同时跪下,同时叩头。来者如果是多人,则按照辈分站立,以辈分最大者为主祭,打恭、下跪、叩首四次,同行的其他人只需俯身低头跪下,主祭起身后方可起身。

当日,母亲是侄女的身份,按说应该是我父亲来祭奠的,母亲跟在父亲身后即可。当时由于父亲有教职在身,未能前来。母亲便把我叫来,我作为长子可以代父行礼,按照规矩,母亲依然要在我身后。可当时我的,脸面单薄,扭扭捏捏,无论如何是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行礼的。虽然豫北太行山区的祭礼如此简单,并不是向东部平原一样,需要上香敬酒烧纸,然后三拜九叩,为难母亲自己磕了四个头了事。

从此以后,母亲便有意要锻炼我,让我多多参与本族的白事,不再害羞在人前露脸。

在我家的村子里,某家有了白事,都是同宗的远支前去帮忙料理后事,一般是由家族里的长辈主持安排,互帮互助。以我家所在的支派为例,族人分住村东村西。村西的族人家里办白事,那么就是村东的族人来帮忙,反之亦然,村东的族人家里有事,就是村西的族人去帮忙,这件事还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串忙”。充分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帮互助的精神。

遇到需要去帮忙的白事,无论你在外多忙,只要族里的长辈通知你了,你就必须到场,因为大家都知道,谁家都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所以大家也都比较自觉。

以后再遇到村里有了白事,只要不是上学的时间,我就被派去顶替父亲,向管事的长辈报道。去的时候还会带上一床被子,一同交给管事,这是用于响器班晚上休息之用。我们小孩子去报道了,管事一般会分配一些轻松的活计,比如家祭的时候端“条办”(木质四方形托盘,托举供品用),村里转街的时候拿一些重量极轻的纸扎,如仙鹤、金山、银山之类。

如此一段时间的历练,我便也不再那么害羞,也知道了村中的辈分,见人该怎么称呼,也算是母亲煞费苦心,使我成长了。

0 阅读:4

识上善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