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活了89岁,辅佐6帝,知道建文帝下落,见证了明朝60年兴衰

醉波看过去 2024-09-05 21:58:47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伐返回北京途中,在宣府暂歇。

一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朱棣也已经睡着,却突然有人禀报,说胡濙回来了,马上要见他。

原本,朱棣在睡觉的时候,除非是天大的事情,他是不见任何人的,但他听说是胡濙回来了,却马上起床召见胡濙。

原来,胡濙一直在帮朱棣打听见建文帝的下落,这是朱棣二十多年来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所以他才大半夜接见胡濙的。

当晚,朱棣与胡濙谈了四个多小时,一直到凌晨三点钟,胡濙才从朱棣的寝宫出来,史书没有记载胡濙说了什么,只说朱棣从此释怀,自此不再过问建文帝之事。

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

由此可见,胡濙完成了朱棣交代的任务,他查到了建文帝的下落,让朱棣不再担任建文帝会威胁他的皇位。

这件事之后半年,朱棣就在榆木川因病去世了,临死前也没有交代后世之君要继续寻找建文帝,也可以侧面说明他确实找到了建文帝。

那么,胡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解开朱棣的心结呢?

历史上的胡濙,确实是个很牛的人物,他辅佐过六位皇帝,活了89岁,更是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上连续干了32年,创造了明朝的奇迹。

一、寻找建文帝

胡濙(yíng),洪武八年(1375年)生,江苏武进人。

据记载,胡濙出生的时候十分神奇,竟然满头白发,一直到满月之后才变黑,这在二十四史当中仅此一人。

胡濙长大之后,读书十分刻苦,最终他在建文二年(1400年),即25岁的时候就高中进士,被授予兵部给事中,与他一同考中进士的,还有后来的内阁首辅杨溥,以及内阁成员杨荣、胡广、金幼孜等人。

在靖难之役中,胡濙曾为建文帝出谋划策,但奇怪的是,朱棣登基后,大量建文旧臣遭到清洗,他却安全着陆,而且受到朱棣的赏识,被任命为户部给事中。

根据史料推测,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胡濙这个人为人沉稳,办事踏实,得到了朱棣的肯定,朱棣这才留下他,并且交给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即寻找建文帝。

原来,朱棣进入北京的时候,虽然在皇宫找到了几具烧焦的尸体,怀疑其中有建文帝,但后来又传言建文帝已经逃走,而且带着许多建文旧臣,这让朱棣十分怀疑和担心。

于是,在永乐六年的时候,朱棣就让胡濙带着预制的诏书,一方面寻找仙人张邋遢,另一方面在全国各州府暗中寻找建文帝。

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可以说,建文帝是生是死,对朱棣及其子孙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建文帝如果活着,万一有一天振臂一呼,百姓云从,会推翻他的皇位,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做贼心虚”吧。

因此,朱棣必须找到建文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只有这样才会安心。

而对胡濙来说,寻找建文帝谈何容易,就犹如大海捞针,因为天下之大,容身之所有很多。

在接受朱棣的任务后,胡濙马上就出发了,这一走就是十二年,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主要集中在南方诸省,却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期间,胡濙的母亲还因病去世了,他上书朱棣,请求回家守孝,却被朱棣拒绝,朱棣便升任他为礼部左侍郎作为回报。

明朝以孝治天下,臣子的父母去世,必须丁忧回家守孝三年,这也是人之常情,朱棣却不许胡濙回家守孝,可见他寻找建文帝的心情有多急切。

永乐十七年(1419年),胡濙第一次回到京城,他得到了几个有关建文帝行踪的消息,在禀告朱棣之后,被确认是假消息,于是他又离京寻找建文帝。

这一次,胡濙花了四年时间,终于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于是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胡濙当时对朱棣说了什么,史书虽然没有记载,但根据史学家研究,情况或许是这样的:

朱棣进入皇宫之前,建文帝已经在僧人溥洽的帮助下向逃往南方,后剃发为僧,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二十余年来一直潜心修佛,无复国之志。

而根据现代学者徐作生的考究,建文帝或许在永乐二十一年就死于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就埋在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如果这一研究确凿,那么事情就很清楚了, 胡濙告诉朱棣的,正是建文帝已经去世的消息,并且说出了埋葬点,朱棣因此解开心结,从此不再过问建文帝的下落。

不管事情真相如何,胡濙算是为朱棣立了一大功,让朱棣及其子孙自此可以安坐皇位,不用担心建文帝重新争夺皇位。

而胡濙也是个聪明人,从此闭口不谈有关建文帝之事,这就确保了他自身的安全。

二、托孤重臣

朱棣去世前,曾派遣太子朱高炽到南京监国,而汉王朱高燧为了争夺太子之位,竟然制造谣言诽谤朱高炽。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朱棣将胡濙调任南京,让其展开秘密调查,胡濙经过走访调查,发现汉王诽谤太子的七件事都是不实的,就上书说明情况,朱棣因此很高兴。

在这件事上,胡濙为朱高炽立了大功,但朱高炽并不知道实情,还误会了胡濙,误以为胡濙说了自己的坏话。

朱棣去世后,朱高炽继位为帝,是为明仁宗,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启用了不少自己赏识的臣子,也打压了一些永乐旧臣,其中就包括胡濙。

在朱高炽看来,胡濙不但说了自己的坏话,而且十几年来一直从事秘密工作,这些工作肯定是阴暗的,不可告人的,他很不喜欢这样的人,所以将胡濙贬为太子宾客,兼南京国子监祭酒。

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朱高炽只在位十个月就去世了,其子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

朱瞻基与朱棣的关系比较亲近,对胡濙的了解也更多,他知道胡濙的为人,也很欣赏他,便将其任命为礼部左侍郎,不久后又任命其为礼部尚书。

宣德元年,爆发了汉王谋反案,当时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许多大臣都反对,只有胡濙、杨荣等少数人支持。

后来,朱瞻基领军出征,成功平定了汉王叛乱,自此坐稳了皇位。

据记载,胡濙也跟着朱瞻基一起出征了,史书没有说他起到了什么作用,只知道朱瞻基在事后重赏了他,不但送给他一套靠近皇城的宅院,还赐给他四枚印章。

并且,胡濙过生日的时候,朱瞻基还亲临他的府邸,并从宫中带去了大量美食和酒,为他赐宴。

从这件事可见,胡濙在平定汉王叛乱的过程中是立下功劳的,他也由此成为朱瞻基的心腹之臣。

之后数年,胡濙被朱瞻基多次委以重任,他不但掌握着礼部,后来还监管了户部,而正是在管户部的时候,展示出了他理财的过人才能。

那时候,明朝的开支逐渐增多,而朱瞻基又实施休养生息的国策,经常下诏减免赋税,朝廷因此经常入不敷出。

有一次,朱瞻基再次下诏减免赋税,胡濙却拒不执行,后来朱瞻基又委婉地批评他,他依然充耳不闻。

等到年底的时候,朱瞻基发现国库充盈,百姓也并没有因为赋税而饿肚子,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减免赋税的时机不对,于是设宴招待胡濙,还说胡濙与杨士奇、夏原吉、蹇义四人是天下安定的最大功臣。

天下无患,全倚仗卿等四人之力。

并且,在胡濙掌管户部的几年时间里,从未出过差错,国家的财政收支能力也越来越强,因此宣德之治有他的一份功劳。

宣德九年(1435年),朱瞻基因病去世,他临终前将太子托付给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濙五人,这五个人也被称为“宣宗托孤五大臣”。

从一个替朱棣满世界找人的“密探”,到成为朱瞻基的托孤重臣,胡濙花了二十多年时间,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因为他干的几件大事,没有哪一件没干成,这样的人皇帝当然喜欢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胡濙掌握着天下财富,他本人却十分节俭,而且他为人处世十分周到,待人宽厚,喜怒不形于色,有时候还能屈尊待人,因此他在朝中人缘还不错,也得到了多数人的敬重。

据说,朱瞻基对胡濙就十分恭敬,一方面是因为胡濙的为人和才能,另一方面他也很像知道胡濙究竟帮朱棣干了什么事。

只不过,胡濙从未向朱瞻基提及建文帝之事,但其实很多人知道,他就是去寻找建文帝的,并且找到了。

朱瞻基其实也猜出了十之八九,因此他很感激胡濙对他家的帮助,对胡濙始终另眼相看。

三、夺门风波

朱瞻基去世之后,其子朱祁镇继位为帝,是为明英宗。

据记载,明英宗继位的第一天,太皇太后张氏就将三杨、张辅及胡濙召入宫中,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老臣,现在新君年幼,希望你们同心协力,维护好江山社稷。

卿等老臣,嗣君幼,幸同心共安社稷。

张氏是朱高炽的皇后,朱瞻基的母亲,朱瞻基去世前,曾在遗诏中让她监国,她因此称得上是大权在握,然而她并不喜欢政治,所以委托托孤五大臣代为执政。

因为这一缘故, 胡濙虽然只是礼部尚书,也不是内阁成员,但权力却很大,不过在明英宗即位之初,有一件事让他十分后悔。

当时,明英宗身边有个叫做王振的太监十分得宠,此人很有学问,却是个大奸臣,在很多事情上误导明英宗,致使明英宗从不学好,一身的坏毛病。

张氏很讨厌王振,便将其召入宫中训斥,还准备将其杀掉,但胡濙等五大辅臣却认为,王振不过是个太监,能掀起什么大浪,如果杀掉王振,势必让小皇帝伤心,便劝说张氏饶恕王振,张氏就放王振回去了。

此后数年,因为张氏的存在,王振始终不敢越界,但等到张氏去世后,他便开始蛊惑明英宗,让明英宗放权给他,他因此权势熏天,开始排斥异己,培植党羽,大肆贪腐,搅得大明朝天翻地覆。

这还没完,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时候,王振还蛊惑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几十万大军被葬送,明英宗还被瓦剌首领也先给俘虏了,史称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是大明朝的耻辱,让大明朝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也让胡濙后悔莫及,当初就应该同意杀掉王振。

但是,世间没有后悔药,胡濙能做的,只能是帮助新继位的景泰帝朱祁钰稳定局势,打赢北京保卫战。

起初,许多大臣建议朱祁钰迁都南京,但胡濙却对朱祁钰说,当初文皇帝(朱棣)将自己的陵墓放在北京,就是为了不让子孙迁都!

与胡濙持相同主张的还有兵部尚书于谦,在两人的极力坚持之下,朱祁钰最终没有迁都,而是准备积极打好北京保卫战。

英宗北狩,群臣聚哭于朝,有议南迁者。濙曰:“文皇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以不拔之计也。”与侍郎于谦合,中外始有固志。

当时,三杨都已去世,张辅也在土木之变中战死,胡濙因此成为独苗,他在朝中威望高,话语权重,名气也很大。

瓦剌也先抵达北京城下的时候,就要求胡濙出城谈判,他认为只有胡濙才能替皇帝做主,而胡濙原打算出城的,但却朱祁钰拦下,理由是担心胡濙的安全。

之后,胡濙与于谦、守将石亨、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人一起谋划,积极组织北京保卫战,并最终取得胜利。

北京保卫战之后,朱祁钰任用胡濙、于谦、彭时、商辂、陈循、王文等人,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进行改革,胡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明朝由乱而治,渐开中兴,短短数年就挽回了颓势,国力蒸蒸日上。

因为北京保卫战的功劳,胡濙还被任命为太子太傅,地位愈发提高。

不过,胡濙也有其狡猾的一面,这或许是他的生存之道吧。

比如,在对待是否迎会太上皇朱祁镇这个问题,胡濙始终没有表态,只是说让使者给朱祁镇带些衣服和吃食过去。

等到明英宗被接回,在该用何种仪式迎接这个问题上,胡濙也处理得很好,既给了朱祁镇足够的排面,又让朱祁钰不失颜面。

明英宗被关押后,许多人对朱祁钰不满,但胡濙绝口不提释放之事,只是多次建议朱祁钰去给朱祁镇请安,还让朱祁钰为朱祁镇祝贺生日。

尽管朱祁钰每次都拒绝,但他依然认为胡濙识大体,而朱祁镇也觉得胡濙很为自己考虑,就对他很有好感。

可见,胡濙很会做人,两位皇帝,哪个都不得罪,圆滑如斯,难怪能几十年屹立不倒。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钰病重,由于他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已经去世,胡濙便打算上书请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即后来的明宪宗。

当时,胡濙与商辂等人草拟好奏疏的时候,已经到了深夜了,来不及递交给朱祁钰,便打算第二天再递交。

然而,就在当天深夜,爆发了著名的夺门之变,朱祁镇在大臣徐有贞、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等人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将朱祁钰囚禁,等第二天一大早上朝的时候,大臣们这才发现朱祁镇已经复位。

当时,胡濙也准备去上早朝,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措手不及,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威胁下,他与其他大臣一起跪下来高呼万岁。

此时,胡濙已经82岁高龄了,当然不指望自己还能继续升官了,并且他早就有隐退之意,只待皇太子之位定下来,他就放心了。

然而,夺门之变打乱了胡濙的计划,但他不亏是侍奉了六位皇帝,在朝为官近六十年的“老江湖”,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很快就理顺了思路,知道自己该怎么干了。

四、急流勇退

朱祁镇复位之后,启用了徐有贞、石亨等一大批参与政变之人,这些人虽然是功臣,却十分专横跋扈,把持着朝堂,还干了许多违法乱纪之事。

并且,当初支持朱祁钰继位的于谦、王文等人,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坚持下,要么被杀,要么被罢黜,总之都没有好下场。

胡濙见朝堂如此混乱,自己虽然得以保全,恐难有立身之地,便产生了隐退之意,不过他在退休之前打算见一见朱祁镇,也好为子孙谋点福利。

当时,胡濙开始生病,他拖着病体入宫拜见明英宗,明英宗对他很客气,虽对其挽留,但他坚持请求退休,明英宗便答应了他,还赏赐给他大量财物,同时派车送他回家,并让他的一个儿子世袭锦衣卫镇抚使。

至此,胡濙结束了自己长达32年的礼部尚书生涯,他生于洪武年间,侍奉了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皇帝,在朝为官58年,见证了明朝的鼎盛,也看到了明朝衰落。

胡濙一生经历了明朝的许多大事件,参与过战争,经历过政变,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他却始终屹立不倒,不得不说他是明朝的一个传奇人物。

总结胡濙的生存之道,主要在于三点:一是他对皇帝是忠心的,二是他的能力很强,三是他很会做人。

我们不能说胡濙是完美的,因为完美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就比如于谦,他大公无私,在国家大义方面,堪称完美,却最终被杀。

胡濙身上其实是有很多瑕疵的,但都无伤大雅,因为他在大的方向与皇帝保持了一致,以此作为前提,他兼顾个人生存与发展,并最终取得成功。

天顺七年(1463年),胡濙因病去世,临终前他将自己儿子叫到身边,对他们说,你们一定要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千万不要败坏家族的名声。

说完这话,胡濙就去世了,终年89岁,可谓高寿而终。

而随着胡濙的去世,建文帝的下落也成为了永久的秘密,至今都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能够证明建文帝是逃走出家了,还是葬身火海了,或者渡海到国外生活去了。

0 阅读:93

醉波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