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黑豹行动”,88人仅剩不到10人,战士遗言喊了26声“娘”

同巍聊历史 2024-10-09 09:48:41

“我宣誓,在作战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发扬我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誓死保持革命气节。

为祖国争光,为家乡人民争光,为牺牲的战友报仇,誓与阵地共存亡!”

战士们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回响在偌大的山林里,他们表情视死如归,毫无退意。

里面的战士都是即将奔赴对越作战前线的小英雄们,平均年龄甚至不到二十岁。

当战地记者问到战士们春节最想要的是什么时,最多的回答,不是金钱、不是荣誉,而是理解二字。

只因很多人都说:“现在去前线打仗的都是傻瓜!”“打吧,多牺牲点,以后搞计划生育就好办了!”

彼时正值寒冬腊月,而这些人的恶语更像一把把冰冷的利刃刺进战士们的心里。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嚣张的越军没有就此收敛,而是靠着修筑的军事工体频繁出兵骚扰我国边境。

长期战事对峙,我国实施各地军区轮流奔赴对越前线作战的计划,而1986年冬,前线由兰州军区接手,167高地又改名为425阵地。

开头便是号称“夜老虎”的精英部队——47军139师417团在庄严宣誓,誓要夺下167高地(即425阵地)。

首长十分看好这个颇有盛名的突击连队,特此赐名417团勇夺167高地(即425阵地)的行动为“黑豹行动”。

黑豹,凶猛而又迅捷,便是对此次突击行动最形象的概括。

团领导深知此次行动的重要性,为此进行了几个月的集训,挑选出了88名“敢死队”队员,开始了167高地(即425阵地)争夺战。

此战役持续了十个多小时,可在激烈的战场上,这十个多小时充斥着血红的天空,血染的土地,弥漫的黑烟以及无情的炮弹……

“当年上战场的88人,只剩不到10人能自己走下战场……”

当年的“1·7战役”究竟发生了什么?“黑豹行动”最后成功了吗?

壹:

88名英雄,各自分成了火力队、战勤队、通讯队和医疗队,战斗代号都是“黑豹行动”。

每个小分队有自己的行动代号,比如副连长郭继额带领的“黑豹突击队”,是88人中的第一梯队,也是最精英的部队。

“黑豹行动”中的第一突击队共31人组成,“1·7战役”后,却仅有6人存活。

他们六人每年都在队长郭继额的组织下,来到西安陵园祭拜牺牲的弟兄们。

苍柏翠松,严肃地矗立在纪念碑旁,亦如当年守卫国家的战士们一样守护着沉睡的烈士们。

郭继额眼眶微湿,他瞧着湛蓝澄净的天空,嗓音高亢嘹亮,仿佛还是“黑豹突击队”出站前的例行点名。

每一个战友的名字他都仔细刻在了心底。一个又一个的名字蹦出,每当念到牺牲的战友的名字,六人便会齐声喊“到”。

明明只有六个人,却喊出了31人二十多年前临行时响彻山野的气势。

“报告!‘黑豹突击一队’应到31人,实到31人,汇报完毕!”

郭继额喉咙哽咽,每次点完名,总有拂过的阵阵微风为他们拭去脸庞上未干的泪水,就好像战友们从来没有离开过,

忆往昔峥嵘岁月,有人弹着吉他,有人唱着家乡歌,大家欢声笑语,一切是那么模糊,却又那么切实。

战场上的炮火与无情的敌军也侵袭着他们的梦,回到那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后的几年里,越军仗着167高地(即425阵地)这般易守难攻的地势特点,多次侵扰、偷袭我国军队。

虽然是小规模的争夺战,但只要打赢夺回阵地,便能打击越军嚣张气焰,还边境一份安宁。

而“黑豹突击队”中的31人,便是经过层层严格筛选,才进入第一突击队,又称“第一敢死队”。

他们明白这称号的荣耀,也清楚需要付出的努力。

战士宋飞在加入敢死队的那天,写下了一篇日记:

“我出生在一个和平年代,也有义务去当兵、立功报效祖国。

我为加入敢死队而骄傲,只有上战场杀敌、保护人民和国家,才能使我的人生充满意义……”

临行前,每个人都要留下自己想要说的话,战士马占福对着录音机,看着面前那个小小的方块,承载着无数战友最虔诚的愿望。

马占福仿佛透过录音机看到了在家辛勤耕作的母亲,泪水打湿了眼眶,他深知此次任务艰险,哭着喊了26声“娘”。

战士们心中浸染着悲伤的情绪,看着眼前的少年抱着录音机哭倒在地。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马占福在后面的战斗中作出了和英雄黄继光一样的壮举。

那拉地区,是极为重要的军事据点,而167高地(即425阵地)便是其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拿下它,战斗其实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兰州军区接手昆明军区的167高地(即425阵地),就是“黑豹突击队”要拿下的首要目标。

425阵地周围的无名高地,都被越军派重兵把守,他们也清楚此处阵地的绝佳位置,更是建立起许多密不透风的防御工事。

若我军被动防御,只会放大敌军优势,愈发难打。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上级首长决定拔点作战。

1月6日凌晨,“黑豹突击队”收到团指挥部的命令,即刻动身前往425阵地潜伏作战。

贰:

1月6日黎明,在离敌军阵地不到百米的距离,突击队队员们已经匍匐着前进了三个多小时。

寒冬腊月,战士们贴着冰冷梆硬的地面大气不敢出,只能死死咬住围在脖子上的三角巾憋住咳嗽。

“黑豹突击队”成功潜入167高地(即425阵地),分队埋伏在不同作战区。从出发到现在,战士们在恶劣的条件下坚持了近20多个小时。

“黑豹第一突击队”队长郭继额摸清目前双方位置后,坚持深入潜伏,找准时机,随时突袭随时敌人指挥所。

黎明渐渐拂晓,似乎是过于安静,一切显得不同寻常。不知是不是越军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们开始漫无目的地发射炮弹。

天空被射出的炮火撕开一道极细的裂缝,天色微亮,一场血战开始。雾也渐渐升起来,让敌我双方作战再上难度。

敌人无情的炮火不幸击中了突击一班埋伏的洞口,战士郗文华当场被炸得体无全尸,身旁的战友董永安和李秋平也受了重伤,另一隐蔽点的战友们想要前来救助,都被眼神拒绝。

一旦暴露隐藏点,前面的潜伏都会白白作废。

疼痛不断袭击着董永安,他狠狠咬住身上取暖的衣物,一手紧紧握住手榴弹,另一只手深深扎进泥土,一旦有敌人靠近便同归于尽。

隐蔽在对面的战士宋飞想要冲上前来救助,满头鲜血的董永安摇着头,双唇微张,想要说些什么,可奈何疼痛夺去了他的声音。

宋飞视线模糊,止不住的泪水让他无声呐喊着,就这样,他看着董永安保持着那个动作,最后如雕塑般牺牲。

李秋平拖着破败的下身,想要往反方向引诱敌人,他的双手狠狠钉进泥土,一帧一帧地爬行着。

天色已明,埋伏在暗处的战士们看着他拖出60米长的血路后沉沉睡去,只为帮战友们引出敌军的炮火点。

马占福在班长的指示下,凭借瘦小的身子穿梭在密林中,来到越军的一个指挥所前,点燃了炸药包,顺势炸伤了几名巡逻的士兵。

这引起了越军的针对,他们转移大量炮火防守。

马占福被击中腹部,肠子都流了一地,他忍痛捡起塞了回去,全身因疼痛失去了力气。

他瘫软在掩体旁,看着战友们被一处哨洞里的炮火口压制得抬不起头,他深深憋了一口气,努力摸索到那处炮火口。

腹部伤口血流成河,简单地包扎自然起不了什么作用,肠子耷拉着,马占福点燃两颗爆破筒,毅然扔进敌人炮火口,谁料敌人迅速扔了回来。

马占福疼痛难忍,他不停地喊着“娘”,捡回即将爆炸的爆破筒,塞回了敌人炮火口,倾尽全力,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炮火口。

“轰!”

一声巨大的炮声,马占福残破不堪的身体甚至飞到了半空。

战士们心中怒火滔天,猩红的双眼,颤抖的双手,用力扣响了手中的枪弹,一心只为替战友报仇。

有的战士哪怕枪里的子弹殆尽,心中的怒火也庇佑着他们,无视身旁流星般穿过的子弹,青筋暴起,直接徒手掐死了肉搏的越军。

有的战士哪怕身体被打得千疮百孔,也要在最后一刻拉掉手榴弹的环,投入敌人的碉堡,只为报仇。

一个小时后,167高地(即425阵地)便被“黑豹突击队”队员们迅速占领。

叁:

敌军最后濒死的反击,其威力可谓是穷极末路。

一次又一次的反扑,让我军逐渐招架不住,队长郭继额看着一名又一名战友的倒下,直接下令:

所有有意识能行动的战士停止战斗,迅速带着负伤战友撤离战场!

而他自己选择带着六名队友继续坚守阵地。

毫无意外,大家集体抗命,“誓与阵地共存亡!”战士们怒吼着,坚守阵地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不知过了多久,越军被我军战士的顽强意志所击败,随着弹药的耗尽,“黑豹突击队”坚守住了阵地,拿下胜利。

“1.7战役”虽然规模不大,却是战况最惨烈的。

“黑豹突击队”队员共88人,歼灭越军近200名人,但我军牺牲也是巨大的,最后能自己走下战场的仅仅不到十人。

“黑豹行动”结束后,国家最快时间内为他们授予了功勋。“黑豹突击队”所有队员都获得了一等功或者二等功的荣誉。

而此次战役中牺牲最大的四连也被评为“英雄四连”。

最后存活下来的战士们,最后选择了退伍复员。只因无数个夜里忽然惊醒,梦里挥之不去的炮火和牺牲的战友们。

国家也没有亏待他们,为其提供了优越的工作岗位,退伍战士也逐渐步入普通人的生活,每年都相约于陵园中祭奠逝去的战友。

又是一年冬,雪花飞舞,六人于1月7日再次相聚于此,他们撒完手中的酒,看着漫天雪花,心中思绪万千。

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到”,不仅仅代表突击一队的队员,也代表了整个“黑豹行动”的队员们。

那年大家一起征战沙场、为国争光的岁月,会一直篆刻在他们心底,也刻在汩汩长流的历史之河中,受人们敬仰。

中国人,中国魂,战士们用鲜活的生命捍卫了我们的国土,虽然有些未闻其名的英雄,但我们的敬意绝无差别!

让我们再次致敬英雄!

-END-

【文|糕糕】

【编辑|长庚】

0 阅读:0
同巍聊历史

同巍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