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时,晋南哥老会的革命活动
小西水历史
2024-07-14 10:14:44
哥老会又名江湖会,它的口号是“灭清扶汉”,它的武装名叫洪汉军,清末在陕西和晋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在山西的活动中心,河东一带为永济、猗氏等地,平阳一带为洪洞、赵城、浮山、太平等地。在辛亥革命中,各县的哥老会员都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运城一带的哥老会首领杨九娃,由于和当地同盟会员没有联系,所以在西安起义后,即与一部分成员相偕入陕。太原起义后,南桂馨赴陕求援,杨九娃表示愿意参加陕西革命军,经南介绍,所部编入秦陇复汉军陈树藩旅。后来随陈渡河支援河东革命,参加了攻克运城的战斗。与陈树藩一同支援河东的洪汉军陈树发部,其成员主要是哥老会的成员。在河东民军中,哥老会的成员也不少,不过不是以哥老会的名义组织而已。这些成员一般在战斗中比较勇敢,但组织纪律性却较差,清廷官员诬“会”为“匪”。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张士秀在请陕军援晋所订的条款中,即规定:“河东官吏于剿土匪时,应但论匪不匪,莫问会不会,以免滥杀无辜。”其用意即在保护哥老会成员。
洪洞、赵城一带的哥老会势力很大。太原起义后,在山西优级师范学堂学习的张清源(字境塘)奉命到洪洞、赵城募兵筹款。他在赵城明姜村会见了哥老会首领龙头老大姜某,和龙头老七宋煜,请他们出面动员青年参军。
当时广胜寺附近的青年听到太原起义的消息后,都自动跑到广胜寺表示庆贺和响应,其中有许多就是哥老会的成员。当时有首歌谣是:“广胜寺,地方宽,人马聚了好几千,锨把锄头当火药,吓得巡防队不知该咋办!”姜、宋、张三人相偕到广胜寺,说明革命的目的和意义后,报名参军的青年十分踊跃。洪洞县规定到南坂里报名,每十人编为一排,十排为一队,公推一队长,率领大家到太原向副都督温寿泉(洪洞人)报到。不到十天时间,就送了二十队,共约两千人。最后一批二百四十人,是龙头老大姜某与张清源亲自把他们领到太原的。
民谣记述的参军盛况是:“广胜寺,有高塔,十月初五把营扎。扎下营,就能行,赶快报名到省城。”洪洞、赵城一带的哥老会首领,还有杜金莲、李海杰、牛如虎等。南桂馨赴陕路经洪、赵时,结识了牛如虎。经南动员,牛如虎同情革命,愿为民军效力,他号召数百人参加了刘汉卿的南路民军。光复平阳后,他被刘汉卿委为平阳府镇台。谢有功复据平阳时,他正在洪、赵一带招募新兵。娘子关战败,温寿泉、李鸣凤等率民军南下时,他又参加了这部分民军。在攻取平阳的战斗中,牛如虎率部攻城,英勇奋战。杜金莲、李海杰等参加了南下民军的霹雳队,在老张湾堵截卢永祥部,予敌重创,在霍州城附近毙敌管带一名,在赵城红坡又予敌袭击,在后来攻取平阳的战斗中,又立新功。
太平县的哥老会在县城西南太山沟一带活动,首领是曲沃县北坞村人靳殿华。太原起义后,靳纠集会众一千余人,成立晋南民军。成员都是农民,没有新式武器,训练也才开始。事为谢有功侦悉,立派巡防队一哨会同太平、新绛两县巡警前往镇压。农民骤被袭击,惊慌失措,四散逃逸,伤亡不少。
靳殿华率少数骨干突围后,又组织起千余人的队伍,由侯马锺仁义、锺天义兄弟和曲沃陈方金等分领,后来参加了温寿泉率领的南下民军,靳殿华、锺仁义被委为管带。他们的队伍在攻打绛州、平阳等地的战斗中,起过一定的作用。夏县哥老会首领王进魁也曾参加过攻取平阳的战斗。
在辛亥革命时,影响最大的要数浮山县陈彩彰领导的洪汉军。陈是浮山县北王村人,习拳练武,仗义疏财,好打不平,曾与盖清元、盖会元、柏长胜、段德胜、张大厢、李思信、段福胜等结义,人称“八大弟兄”。陈彩彰后来被征入城守营,由练勇升为什长。
1905年,茅津渡哥老会起事,他趁公干的机会,到该地与哥老会取得了联系,从此秘密发展会友,进行“灭清复汉”的活动。1910年,浮山县增加煤税,引起人民群众的反对。陈支持这一运动,迫使知县郑景贤准予豁免煤税,进一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太原起义后,陈彩彰以城守营的士兵为基本力量,联合县自治所所长张共沂,同盟会员乔名昌、贾耀宸等,驱逐了知县王锦昌和管带高锡恩,组织了革命政府,公推张共沂护理县印,陈彩彰代理管带,在城头竖起了“灭清复汉”的大旗。起义不久,平阳府巡防队前往镇压,革命政府不得不退出县城。
温寿泉、李鸣凤等南下时,陈彩彰参加了南下民军,担任排长。河东军政分府成立后,派陈彩彰为东路招抚委员,收编散兵。后来陈彩彰又随李鸣凤攻打平阳,在围城战斗中,服从调遣,英勇善战,很受李鸣凤的赏识。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