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评价夏曦:两头好中间坏!廖汉生反驳:前倨后恭,对革命犯罪

小咪乌龙茶 2025-04-23 11:28:40

萧克将军,他来自红六军团,聊起夏曦时,他是这么说的:

革命的人要是犯了错,那对革命工作可没啥好处。但咱们得根据真实的历史情况,来客观评判一个人的好坏。说到夏曦,咱们得看他这一辈子都为革命做了啥。我个人觉得,他开头和结尾都干得不错,就是中间那段出了点岔子。他在湘鄂西苏区那会儿犯的错误,其实是跟着第三条错路走的结果。所以,咱们批评他犯错时,也别光把责任往他一个人身上推。

说到萧克的评价,廖汉生将军,这位与红二军团一路走来的老将,心里并不买账。到了晚年,廖汉生在写回忆录时,还总是提起夏曦给湘鄂西苏区带来的那场大灾难。这不只是他个人的看法,也是那些经历过红三军团(后来就是红二军团)那次惨痛教训的老兵们的共同心声。

廖汉生记录说,1984年那年,我去了洪湖,参加了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开幕仪式。在那,一些红三军的老兵回忆起过去的经历,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心里的怨气久久不能散去。有的战友指着纪念馆里夏曦的照片,情绪激动,不停地指责和抱怨。

廖汉生对夏曦的看法跟萧克强调其优点不同,他直言不讳地说:“夏曦犯的错误真的非常严重。可以说,那就是对革命的一种背叛!”

1931年3月份,夏曦接到了新任务,他得去湘鄂西苏区,接替邓中夏的领导位置,同时还当上了红二军团的政委。到了那儿后没多久,大概也就一年光景吧,夏曦就挨了批评,而且还不是小打小闹,是万涛、潘佳辰等七十多号人一块儿上的。这七十多个人都觉得,夏曦这大半年来,工作上出了不少岔子。

不过王明站边夏曦,觉得夏曦才是对的。潘佳辰一听,气得立马晕了过去。就这样,有了王明的支持,夏曦在湘鄂西苏区坐上了头把交椅。打那以后,红3军的9师师长段德昌、政委万涛,参谋长孙德清还兼着红7师师长,红7师的师长王一鸣、叶光吉,政委朱勉之、盛联均,红9师的政委宋盘铭、参谋长王炳南,还有红3军的政治部主任柳直荀,红8师的师长段玉林,红3军教导第1师的参谋长董朗,这些人全都被夏曦给狠狠收拾了一番。原本红红火火的湘鄂西苏区,在他的带领下,慢慢衰败了。

最终,中央严厉批评了夏曦的做法,说他“压根儿不信任群众和身边的同志”,“反而把反革命的力量无端扩大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到了这时候,夏曦才勉强做了点自我反省,承认自己搞错了。不过他那自我反省可不真心,当时红军第九师二十六团的政委汤成功直接问他:“你咋就犯下这种错呢?”夏曦一听这话,立马火了,大发雷霆。

看到这一幕,贺龙也生气了,他直接对夏曦说道:“你都承认自己错了,人家问几句咋就不行了?”两人当场吵得不可开交,结果会议也没法进行下去,夏曦的错误还是没能真正意识到。

这个状况在他们跟红六军团成功汇合后才有了转机。那时候,领导红六军团的是任弼时同志,他在党内声望极高,已经是政治局委员了。任弼时跟红二军团碰头后,马上向中央发电报,说夏曦“不能再当头儿”,建议中央拿掉他的中央分局书记和分革军委会主席的帽子。

二军团的战友们对任弼时同志特别支持,都希望他能接替夏曦那不合适的领导位置,成为他们的头号政治头头,并且让贺龙来担任最高的军事指挥官。

打完敌人那一仗后,两个军团的人聚在永顺天主堂开了个会,会上把夏曦的那些不对头的地方都好好说了说,批评了个遍。

廖汉生说起往事,那时候夏曦虽然被拿掉了官职,但他还在领导圈子里头。等开会的时候,红二军团的那些干部原本打算第一个站出来说说夏曦的问题,可一瞅见夏曦跟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他们一块儿坐在主席台上,心里头就有点发怵,不敢吭声了。倒是红六军团的干部,他们先开了口,讲了几句。

1935年1月份,丁家溶这个地方,两个军团又一次把团级以上的干部聚到了一块儿,还是为了说说夏曦的那些不对的地方。这回,红二军团的干部们可算是放开了,直接站出来指出夏曦的问题。

廖汉生回想起那时候的情况,他说道:“一想起丢了根据地,过着到处跑的游击生活,大家心里头都很不是滋味。有的人边哭边讲着以前的苦楚,有的人则瞪大眼睛,狠狠地盯着夏曦。不过,因为咱们那时候政治觉悟不高,讲不出太多有说服力的话。比起来,六军团的干部倒是能说会道,他们讲的话听起来挺有道理。我感觉,六军团的干部在政治水平上,确实比我们高出一筹。”

当轮到任弼时同志发言时,他条理清晰地指出了夏曦所犯错误的本质、造成的影响以及背后的原因。他不仅讲了理论,还举了实例,既做了详细分析,也做了总结归纳。廖汉生一直到老年,都对那次讲话记忆犹新。他说:“那些话,我们根本想不到,也表达不出来。”

在丁家溶的聚会上,夏曦之前担任的官职被正式拿掉了。遵照上面的安排,他转去红六军团,当上了政治部的头儿。这次丁家溶的聚会,就意味着夏曦之前那套错误的领导方式,彻底翻篇了。

萧克回想起,丁家溶会议结束后,夏曦加入了红六军团,他们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萧克对那段时间的夏曦印象挺好,说他在贵州时,很努力地去做当地那些开明绅士的统战工作,还有贵州抗日救国军第一支队的工作。但遗憾的是,在回部队的路上,他过河时不小心淹死了。萧克在回忆录里写到,夏曦的离去,对党和红军来说,真是个不小的损失。

在廖汉生的记忆里,他可不这么想。他亲自经历了那些事儿,是当事人。廖汉生亲眼见过夏曦给革命造成的惨重损失,他没法像萧克这个“后来人”和“局外人”那样,把夏曦的过错忘掉,更别提原谅他那些“过失”了。

他肯定不赞成萧克的说法,说夏曦的离去是党和红军的一大遗憾。在廖汉生眼里,夏曦在红六军团那么拼命,无非是因为他被撤了职,从领导位置摔了下来,开始变得会看风向,做事也灵活了,但这不代表他真的变了个人。他晚年写回忆录时,还是一口咬定:夏曦在丁家溶会议上虽然检讨了,但都是把问题往“路线”上推,他心里其实还是觉得自己特冤枉,特别不甘心。

要想成为我的铁杆粉丝,其实挺简单的,就是得多跟我互动互动。要是你觉得我写的东西还行,那就动动手指,点个“”吧。这样一来,你成了铁粉,我这边一发文章,你就能立马收到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