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故事最早源于《礼记》中《檩弓下》篇,齐庄公袭莒,大将杞梁战死,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到了汉代故事又发展为:燕人杞良,为避秦始皇北筑长城之役,逃入孟超家花园,正遇孟超之女孟仲姿在池中沐浴,仲姿因“女人之体不得再见丈夫”便请求父亲将自己嫁与杞良。婚后“主典怒其逃走,乃打杀之,并筑城内。仲姿闻之悲愤而往,向城号哭,其城当面一时崩倒,白骨交横,莫知孰是”。于是,滴血认骨“使将葬之”。到唐代,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与后来的孟姜女故事已很近似。故事发生的时间由春秋改为秦朝,地点由“齐长城”变为“秦长城”,人物由齐国大将杞梁变为燕人杞良,杞良妻姓了孟,到明代又多了“秦始皇逼婚”的情节,至此,其故事情节完全定型了,即:“紫燕送籽,姜女出世,闺房才女,捉拿杞良,莲池相遇,结拜天地,洞房花烛,夫妻两散,夜制寒衣,长亭送别,江畔遇险,异域亲人,绿林相送,过关悲曲,万夫筑城,望夫凹石,滴血认亲,秦皇逼婚,厚葬杞良,跳海铭贞”,经过清代一直流传至今。
孟姜女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丈夫的忠贞不渝以及对残酷暴君的反抗精神,对于推进民族进步,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稳定家庭结构,保障社会稳定以及对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虽然《孟姜女故事》传说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日益增多,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多数青少年对这一重要文化遗产了解不多,急待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