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五一前后吃什么鱼好?老渔民:这5种肥美无养殖,错过再等一年!
五一假期将至,对于海鲜爱好者而言,这是一年中不容错过的美味时节。尤其是海鱼,在此时节肉质肥美,口感鲜嫩。然而,随着休渔期的临近,许多野生海鱼将暂时告别市场。老渔民提醒,五一前后有五种肥美且无法人工养殖的海鱼,错过便要再等一年。
鲅鱼:海上牛肉的鲜美馈赠
鲅鱼,被誉为“海上牛肉”,是春季海鱼中的佼佼者。每年春秋两季上市的鲅鱼,春季个体更大,花纹泛绿,肉质紧实细腻有弹性。
青岛地区有“鲅鱼跳,丈人笑”的俗语,女婿在春季会买新鲜鲅鱼孝敬老丈人。鲅鱼富含DHA和EPA等Omega-3脂肪酸,肉质呈蒜瓣状,刺少,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鲅鱼烹饪方式多样,鲅鱼炖粉条、熏鲅鱼、鲅鱼饺子等都是经典美味。鲅鱼饺子需用猪肥膘肉、葱姜花椒水和料油去腥,不能放料酒,否则会出现怪味。鲅鱼比较耐储存,休渔期前储存一些,封海期间也能品尝到这份鲜美。
小黄花鱼:平民海鲜的营养珍品
小黄花鱼是中国传统的四大经济海鱼之一,被称为“平民海鲜”,但营养价值极高。它对水质要求极高,人工养殖环境难以满足其生长需求,因此目前无法人工养殖。
小黄花鱼富含烟酸和核黄素,硒含量极高,有“天然抗氧化剂”的美誉。其肉质细腻无细刺,呈现典型的蒜瓣状结构。
烹饪时,用黄豆酱炒出香味,加入少许料酒和白糖调和口感,加水焖煮后,出锅前加盐和胡椒粉调味,大火收汁即可。黄豆酱与小黄花鱼的鲜味搭配,堪称绝配。
带鱼:深海至鲜的性价比之王
带鱼生活在80—200米的深海区域,出水即因压力骤变死亡,人工无法模拟其生存环境,养殖成本过高,因此无法人工养殖。带鱼性价比高,价格亲民但营养和口感不输高端海鱼。
黑眼带鱼肉质鲜美,黄眼带鱼腥味较重。优质带鱼鱼身有银光,表面黏液少。香煎带鱼是经典做法,将带鱼切段,用盐、胡椒粉和料酒腌制后,擦干水分,热锅冷油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酥脆,出锅前撒上椒盐或淋上柠檬汁,可搭配醋蒜或辣椒蘸料食用,鲜香无比。
煎带鱼前一定要彻底擦干水分,否则下锅会油溅。第一次煎至两面金黄后,可以进行二次复炸,这样外皮会更加酥脆,里面却依然鲜嫩多汁。
辫子鱼:沙泥中的低调美味
辫子鱼也叫“辫鲢子”或“摆甲子”,头大尾细如牛尾,外形独特。它栖息在海底沙泥区,擅长伪装和拟态,人工环境难以复制其生态环境,养殖难度极高。辫子鱼肉质雪白细腻,牛磺酸含量高。鱼肉呈蒜瓣状,口感富有弹性。
挑选新鲜辫子鱼时,要注意眼睛清亮,鱼身有光泽,按压有弹性。酸辣辫子鱼是不错的吃法,将辫子鱼去鳃去内脏,剪去背鳍上的硬刺,在鱼身两面改上花刀,锅中油热后爆香葱姜蒜,加入料酒和酱油去腥增香,加水没过鱼身,大火烧开后淋入少许白醋,转小火慢炖15分钟,汤汁浓稠后加入适量胡椒粉,再淋入少许白醋提味。
秋刀鱼:鲜美如刀的海上精灵
秋刀鱼虽然名为“秋刀鱼”,但春季也是它的上市季节之一。这种细长如刀的鱼儿,肉质鲜嫩,油脂丰富却不腻口。
它属于中上层洄游鱼类,生活在太平洋亚热带或温带海域,洄游路线复杂,生活环境特殊,人工养殖难以模拟其自然生长条件。秋刀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多吃对身体好。春季的秋刀鱼脂肪含量适中,是补充DHA和EPA的理想选择。
挑选新鲜秋刀鱼时,要注意皮肤有光泽,眼睛清亮,腹部完整,按压有弹性。盐烤秋刀鱼是经典吃法,将秋刀鱼去内脏和鳃,保留鱼头,用厨房纸擦干表面水分,在鱼身两面撒上适量粗盐,腌制15分钟,烤箱预热200度,将秋刀鱼放在铺了锡纸的烤盘上,200度烤制15分钟,皮酥肉嫩即可出炉,挤上柠檬汁或搭配萝卜泥食用,去腥提鲜。
五一前后,这五种肥美无养殖的海鱼是海鲜爱好者的不二之选。它们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由于无法人工养殖,在休渔期后将很难买到。趁着休渔期还未到来,赶紧品尝这份来自大海的馈赠,让味蕾沉浸在这场鲜美的盛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