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几内亚土著
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处的岛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本应是南太平洋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现实却远非如此。
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殖民文化,加上部落林立、经济落后,使得这个国家长期深陷贫困和冲突的泥潭。800多种语言的背后,是800多个部落间的隔阂与摩擦,械斗频发,民不聊生。
日均收入不足40元人民币的赤贫线,将87%的巴新人民牢牢困住。2018年,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巴新排名153位,经济发展水平之低可见一斑。
西方国家并非没有尝试过伸出援手。板球运动的引入,试图以体育竞技的方式化解部落冲突,然而,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终究无法触及问题的根源——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一切和平的愿景都如同空中楼阁。
试想,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又怎会有心思去球场上挥洒汗水?西方专家的“大聪明”方案,暴露出他们对当地实际情况的漠视,以及缺乏真正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耐心。
直到1998年,来自中国的农业专家带来了菌草和旱稻技术,才彻底结束了巴新长达数个世纪的贫困与混乱。
信息来源:2023-11-01 06:42 澎湃新闻 【“一带一路”启示录|中国的“幸福草”在巴新“化剑为犁”】
菌草技术,一项看似简单的农业技术,却蕴藏着改变世界的力量。上世纪80年代,面对传统蘑菇种植对森林资源的过度依赖,福建农林大学的林占熺教授另辟蹊径,发明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技术——菌草技术。
这项技术的诞生,不仅解决了“菌林矛盾”,更开启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林占熺教授
菌草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草的生长速度远快于树木,且易于获取,成本低廉,极大降低了蘑菇种植的门槛。
再加上菌草产量高,回报周期短,能够快速为农户带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菌草技术对环境友好,避免了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这对于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来说,无疑是一项雪中送炭的技术。
1998年,林占熺及其团队远赴巴新,开启了菌草技术的推广之旅。面对当地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刀耕火种的传统耕作方式,推广菌草技术并非易事。
当地人缺乏科学种植的经验,基础设施也十分简陋。例如,菌种培育所需的灭菌设备价格昂贵,一个锅炉就需要12万元,这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家因地制宜,用汽油桶改造灭菌灶,将成本压缩至800元,展现了中国专家灵活变通和务实求真的精神。
除了菌草技术,中国还向巴新引进了旱稻种植技术。巴新东高地省虽然拥有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降水,却从未种植过水稻。
中国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试验,最终选择了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金山一号”旱稻品种,并在当地成功推广种植。这项技术的引进,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餐桌,也为巴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中方专家的指导下,巴新东高地省创造了巨菌草最高达853吨/公顷、旱稻产量达8.5吨/公顷的纪录,旱稻宿根法栽培更是实现了1次播种连续收割13次的奇迹。
林占熺教授
林占熺教授因其他任务无法长期驻留巴新,但他的弟弟林占森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在巴新默默坚守了8年,确保菌草技术在当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中国援助巴新的真实写照。
菌草技术的引进,并非仅仅是一项农业技术的推广,它更像是一颗种子,在巴新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深刻地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并在和平、经济和文化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经济层面来看,菌草种植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
以巴新东高地省的一位农妇为例,自从2020年开始种植菌草养菇以来,她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2.7万元,是当地种植咖啡收入的7倍多。
这对于过去日均收入不足40元人民币的当地居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正如这位农妇所言:“这是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感谢中国政府。”菌草技术,让当地居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也为巴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和平层面来看,菌草技术为化解部落冲突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过去,为了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部落之间械斗不断。
而菌草种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种新的生计方式,让他们看到了通过劳动致富的可能性。部落内部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种稻子种菌草又可以吃饱肚子,又可以挣钱,我不再打架了。”
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菌草技术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和平。这恰恰是西方国家提出的板球运动等方案所无法企及的。
菌草技术,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更从根本上消除了冲突的根源,为巴新带来了持久的和平。
除了经济和和平层面,菌草技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巴新的文化和社会结构。菌草种植需要集体协作,这无形中促进了社区内部的团结互助,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过去,不同部落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兵戎相见。如今,他们为了共同学习菌草种植技术,为了共同发展菌菇产业,开始放下隔阂,彼此交流,共同进步。菌草,就像一根纽带,将原本分散的部落连接在一起,构建起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与西方国家提出的板球运动相比,菌草技术更能解决巴新面临的深层次社会问题。板球运动虽然可以暂时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但无法解决温饱问题,也无法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
而菌草技术,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计方式,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从而获得尊严和自信。这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提升,更是精神层面的升华。
中国对巴新的援助,并非简单的“输血式”援助,而是更加注重“造血”功能的培养,秉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这种援助模式,不仅体现在菌草和旱稻等农业技术的引进上,还包括人员培训、资金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中国专家不仅将技术带到巴新,更重要的是教会当地人如何运用这些技术,让他们掌握了独立发展的能力。
中国与巴新的合作,并非单向的援助,而是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巴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咖啡、棕榈油等产品,这些都是中国所需的资源。
在经贸领域,两国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了共同发展。在政治上,巴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关闭了在台湾的机构,这体现了巴新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尊重和支持。
巴新也是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太平洋岛国,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了多项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与过去欧洲殖民者掠夺式的开发不同,中国与巴新的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中国没有将巴新视为资源的攫取地,而是将其视为共同发展的伙伴。
这种合作模式,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了力量。
中国人为世界带去生存和希望,一个杂交水稻救活许多贫穷的人。而美帝国为了自己的私利,带给世界只有战争和死亡。
能吃饱饭谁TM还打架
改变人类命运的事业,现在伟人用另一种方式拯救世界。
这样的人就是我的目标,我也想能成为这样的人。有一天我也能做到
他们种的东西都自己吃吗?还是出口?
日均40元也不错了吧。
咱们国家扶贫是无敌的。。西方只有民主,没扶贫。
看到了,800元可以办成的事到了中国就要花费12万元,到底问题根源在哪
前些天刚在央视播完讲这个事的电视剧
顺带让他们统一学中文,形成中文为官方语言,方便中国人民与当地人民深入了解,交流,为世界和平发展指出中国方案
有没有大力推广中文,中国文化,要让他们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知恩图报,千万别当白眼狼
中国人到那都喜欢种地[笑着哭]
在想他蘑菇卖给谁?水稻可以自己吃。我们再也没说明蘑菇是怎么去实现利润?谁来吃不可能自己吃天天吃吧。
宿根种植水稻大法!!!我笑了。这是不是全文唯一的一个负能量?国内也有再生稻,确实省工夫,但是那产量减半再减半的,适合懒人!
之前我有个工作计划是去这个国家,从来没听过,一查在澳大利亚旁边 ,又远又穷不想去
虽然不是重点,但是中国技术成本12万,当地降到八百块[笑着哭]。
这个已经拍成电视剧了,一模一样的情节[赞][赞][赞]
多种点红杆杆白伞伞,大家一起躺板板[呲牙笑]
真正的专家[点赞]
这个用草种菇技术国内有没有?这旱稻种子国内有没有?种一次连收十三季,得省多少种子钱啊
这就是中国力量的正确打开方式
自媒体真容易做。“中国还向巴新引进了旱稻种植技术”。“从xxx引进技术”“向xxx输出或者传授技术”[笑着哭]
800元灭菌灶什么样?
这是山海情电视描述的甘肃的案例在国外复制了一遍[点赞]
不错不错,什么时候来国内推广?增长国内的经济?
30多年前我学习菌菇种植,书就是林占熺教授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