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晚年坚持不刮胡子,其儿女向邓公求助,邓公:他想毛主席了!

璟中玩转世界 2025-02-21 05:11:03

王震晚年被病魔折磨的痛苦不堪,哪怕是这么一位铮铮铁汉也有疼到流泪的时候,眼泪顺着他的脸颊浸湿了王震下巴花白的胡子,每次擦拭的时候都很是麻烦。

王震的枕边一直放着一块镜子,每天都要对着镜子照半天,儿女们看到都感觉父亲有点魔怔了。

再三要求王震将胡子刮掉,可王震每次都把自己的胡子当个宝一样说什么都不让刮。

无奈之下,儿女只好请求邓公出面说服王震,可邓公在知晓后却说道:“唉,就由着他去吧,他这是想毛主席了......”

邓公这话有何含义,王震和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交情?

“胡子上将”不留余力开发南泥湾

1937年,日军突破山海关挥师南下,虽然早在一年前由于西安事变的爆发国共两党彼此放下成见,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对于我党来说为了能够挽救国家一直听从国民政府的安排,从来不会耍什么心眼。但蒋介石和他的国民党就不同了,本来蒋介石就想要攘外必先安内,最后实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和我党联手。

可以说在心中始终对我党有所提防,亡我之心不死。

结果在1939年抗日形势正胶着的时候,蒋介石竟然在玩阴的,在背后“捅”我党一刀。

当时我军的大部队都在集中在陕甘宁边区对日寇进行敌寇作战,蒋介石正是趁着我党此时军力都在外抗日,根据地防守能力薄弱的时候对我党下手。

蒋介石向胡宗南下令,直取延安。

面对国民党大军的来势汹汹,到底该如何是好?中央一时间炸开了锅,此时只有毛主席还保持着冷静。

思考许久后说道:“给王震下令,让他用最快的速度带领部队赶回陕甘宁边区!”

此刻只有王震的359旅距离根据地最近,不夸张地说我党在当时的所有希望都在王震一人的身上。

王震将军一路快马加鞭赶到后不负众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火拼,最终成功将我党挽救于水火之中。

但即便打退了国民党军队,我党还面临着被日军、伪军以及国民党封锁的情况,导致无法从外界获取粮食,眼看储备的粮食已经见底,再这么下去就要被饿死。

毛主席这时候就提出了,既然无法从外界获取粮食,那就自己种。“自己种?”很多人觉定毛主席的这个想法不太切实际,因为在当时的解放区一共就那么大一点,根本没有什么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

针对这个问题,毛主席对着地图研究了很长时间,发现一块宝地。

随后在会议上指着地图说道:“谁说咱们这没有适合种粮食的土地了,这南泥湾不就是吗?”

事实上,南泥湾的确可以进行种植,可那里的环境却十分恶劣,不仅杂草丛生还时不时会有凶猛的野兽出没,想要到南泥湾去种地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当地的环境问题。

那么这个艰巨的任务该由谁来进行呢?王震这个时候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表示自己从小就种地,出来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了,但种庄稼的本事还在。

于是,王震便带领着这359旅化身为“生产队”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下对南泥湾进行大开发。

毛主席对王震很是信任,虽然南泥湾距离延安足足有百余里,毛主席只要把工作完成就会抽时间到南泥湾去视察,基本上每次去都能看到南泥湾日新月异的变化。

1943年的时候,毛主席因为工作繁忙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到南泥湾去了,时隔一年多再到南泥湾这里的景象险些让毛主席认不出来。

原本杂草丛生的景象不再,映入眼帘的则是苍翠的群山以及长势喜人的庄稼。

一年多的时间不见,王震的胡子都已经长的老长,毛主席见状便问道:“胡子留这么长,难道不会影响劳作吗?”

王震抚摸着自己的胡须,笑着说道:“从我来这第一天我就决定了,只要这南泥湾还有一处荒地没能种上庄稼,我这胡子就一天不剃。”

王震还十分风趣的对毛主席说:“等咱们把南泥湾变成‘陕北江南’,我再剃也不迟!”

随后王震带毛主席到粮仓看了他们这些年来努力的成果,只见几座粮仓已经堆放的满满当当,毛主席看到眼前的景象,乐的合不拢嘴,一直夸奖着王震。

王震表示这两三年来,他们在南泥湾一共开垦了30玩亩的荒地,年产900多万斤的粮食。

看到王震交出的“答卷”,毛主席对其钦佩不已,对他说道:“我就知道,把这项任务交给你“王胡子”准没错。”

“王胡子”的名号就从南泥湾和毛主席的口中开始传了起来,一传十十传百,人们这才知道原来王震的这个名号是毛主席给取的,以及王震和南泥湾还有这样一段往事。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对王震的信任,毛主席决定派他驻军新疆,一来是帮助新疆同胞发展当地的经济和民生,二来就是新疆一直存在着匪患猖獗的问题。

毛主席在王震临行前,特别对他嘱咐道:““解放军进入新疆后的首要任务是屯垦和稳定治安,先不要去和那些大型匪帮交锋。

并且新疆地广人稀,部队多了养不起,少了又不够用,因此应该走南泥湾的老路”,执行屯垦政策。”

在到达新疆后,王震时刻谨记着毛主席的话,将新疆人民的生活质量放在第一位。

和开垦南泥湾一样,在新疆问题上王震处理的十分了当,处理当地复杂的民族问题以及在新疆大力推行土地改革,让新疆老百姓真正的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尤其是在工业上,新疆的工业在当时可以说是全国最落后的地方,王震也明白,想要发展好新疆人民的民生,工业基建是必不可少的。

在他的领导指挥下,新疆八一钢铁厂、七一纺织厂、水泥厂....等一座座工业设施拔地而起,极大的改善了新疆老百姓的生活。

王震的一生中为新中国立下了多个汗马功劳,但英雄也会迟暮,王震晚年也饱受着病痛的折磨,尤其是他对毛主席的那份怀念之情,更是让人备受感动。

王震和毛主席的不了情

1976年毛主席离世,得知王震的消息悲痛交加,泣不成声。

对于王震来说毛主席在他的人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不单单是因为毛主席是新中国的领袖,王震能够走上革命的这条路。

那是1925年的春天,当时只有17岁的王震和全中国所有有志向的青年一样,都在探索一条能够挽救中国免于列强侵扰,真正走向富强的路线。

那时候中国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再加上蒋介石对革命人士的大肆捕杀,让王震对中国的未来感到迷茫,看不到头。

正是在机缘巧合下,王震结识了大他15岁的毛主席,在交谈下王震被毛主席的谈吐以及抱负所折服,他没想到一个才刚刚三十岁出头的人,竟然能将中国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走向看的如此清晰透彻。

毛主席甚至还为王震描绘出了一幅未来新中国的蓝图,正因如此,后面的几十年时间里王震一直追随着毛主席,就是出于对毛主席的信任。

所以对于王震来说,毛主席不光是他的领导,更是良师和益友。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王震的悲伤之情迟迟缓不过来,晚年的时候又患上了疾病身体状况每日愈下。

而“王胡子”这个称号也就成了王震对毛主席的一个念想,每每看到自己的胡子,当年和毛主席一起经历的往事便纷纷浮现在眼前。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便是胡子杂乱无章难以打理,王震也不愿剃去。

一声“王胡子”,一辈子军旅情。

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深厚情谊,每每想起还是让人动容不已。

参考资料:人物春秋:《主席称他“王胡子”——毛泽东与王震》

0 阅读:0
璟中玩转世界

璟中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