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正式编背后1.8个临时工!“公务员经济”拼不了经济

小卢走职场 2024-10-25 05:10:39

最近不少网友都在讨论“公务员经济”这个话题,有人说现在一个正式编背后跟着1.8个临时工,还有人说体制内越来越臃肿,效率越来越低。

这些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财政供养人员规模越来越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却越来越模糊。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1.8是怎么来的。

其实很多地方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这个数字更多的是一种感受,一种基于观察和体验得出的印象。

你去很多政府部门办事,会发现窗口后面坐着的,除了正式公务员,还有不少编外人员,比如劳务派遣、合同工等等。

这些人承担着大量的具体工作,但待遇和保障却远不如正式员工。

这种“二元结构”在一些地方甚至更加突出,正式编成了“管理岗”,主要负责指挥协调,而具体事务则全部交由临时工处理。

这种模式在短期内似乎降低了用人成本,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比如说,责任划分不清。

出了问题,正式工可能会把责任推给临时工,临时工又没有足够的权限和资源去解决问题,最终损害的是办事群众的利益。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去办个证,材料来回交了好几次,就是因为正式工和临时工之间沟通不畅,互相推诿。

还有网友反映,一些地方的热线电话,接线员都是外包公司的人员,对政策和流程不熟悉,经常答非所问,甚至给出错误的信息。

再比如说,影响工作积极性。

临时工待遇低,缺乏晋升通道,工作积极性自然不高。

他们更倾向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创新。

长此以往,整个机构的效率和活力都会受到影响。

我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某地一个临时工负责管理一个重要的数据库,由于疏忽大意,导致数据丢失,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事后调查发现,这个临时工的工资只有正式工的一半,而且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拿到绩效奖金了。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临时工都不好,很多临时工也很认真负责,兢兢业业。

但问题在于,这种“1+1.8”的模式本身就存在结构性缺陷。

它把正式工和临时工放在了不平等的地位上,人为地制造了矛盾和隔阂。

这种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反而会增加管理成本,降低服务质量。

更重要的是,“公务员经济”拼不了经济。

一个地方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实体经济,靠企业,靠创新。

如果财政供养人员越来越多,而真正创造价值的岗位却相对减少,那么经济发展的活力就会受到抑制。

一些地方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与民生无关的项目上,却忽视了对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的投入,这无疑是本末倒置。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增加一些体制内的岗位,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治标不治本。

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不是依靠扩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来“消化”失业人口。

说到底,一个健康的经济体,应该是由充满活力的企业和高效的政府共同构成的。

政府的作用应该是服务于经济发展,而不是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

与其纠结于“1+1.8”这个数字,不如认真思考如何提高政府效率,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如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安心发展,让经济能够持续增长。

这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

毕竟,水涨才能船高,经济发展好了,大家的日子才能过得更好。

0 阅读:71

小卢走职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