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万降至260万!国产7.0T核磁仪再迎突破,海外巨头砸10亿示好

海菡聊商业 2025-01-15 11:11:22

“躺下五分钟,花掉大几千!”

因为设备长期依赖进口,价高难下!多少患者谈及核磁检查时,满是无奈与愤懑。如今国产核磁设备再迎重大突破,似乎并非曙光乍现。

据中企联影消息,其成功攻克7.0T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核心难题——超高场磁体。成像精度相比 5.0T 设备提升近30%,扫描速度缩短超四成,能够捕捉到以往难以察觉的细微病变。目前,国产 7.0T 磁共振成像设备已落户南山区人民医院,预计年内可投入使用。

此前其研发的全球首款5.0T核磁共振仪,也早已推进到量产阶段,并成功入驻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顶尖机构。

公开数据显示,自国产核磁技术成功突破封锁,一举将3200万高价打下至260万以来,国产核磁共振仪出货量大增100%。全球医疗器械巨头西门子很快就坐不住了,不仅砸下超10亿元追投在华工厂建设,还直言:“决不能缺席中国市场!”

01 进口成依赖,天价设备谁在用

因能做到无创伤无辐射高质量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是各大医院放射科的“宠儿”。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核心技术被垄断,全球核磁共振仪市场主要被西门子、飞利浦等国际医疗科技巨头所把控,导致国内医院不得不斥巨资采购国外品牌的磁共振设备。

外国厂商倚仗垄断优势,对中国市场喊出天价。一台3.0T的核磁共振仪,售价就高达3200万,且后续还需要高昂的定期维护保养费(每次大约100万)。若设备出现故障造成停机维修,单次损失即可高达60万。

如此庞大的开支,使得我国核磁共振类的高精尖仪器仪表进口额暴涨至每年千亿美元,仅次于石油和芯片。不仅这些“暴利”全进了外国人的口袋,昂贵的成本也使得检测费用居高不下。

不仅如此,近年来不少外企屡屡倚仗领先优势,在尖端医疗、生命科技等领域对我国高价收割。

听障人群的刚需人工耳蜗,进口价一副高达30万;心脏病患者手术救命时需要的人工心脏支架,进口最低都要3万元一个;被顶级学术期刊《Aging》证实可靶向活化线粒体,放缓机体老化的乐龄维制品。老美将其核心成分炒作至单克两万元高价,意图封锁核心原料和技术。

攻克难关之前,国内数亿有需求群体只能无奈被收割。

02 国产核磁崛起,海外巨头紧急示好

如今,历时24年钻研,3.0T核磁共振仪落地成功并实现量产,一举打破几十年的西方垄断,中国也正式成为了第三个全面掌握该领域核心技术的国家。此后我国更是加速研发,成功落地全球首台5.0T核磁共振仪。

在7.0T核磁共振仪上,国内辰光医疗也取得重大突破。已开发成功预临床7T整机系统,安装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研究院。此外,西门子医疗的MAGNETOM Terra.X系统在中国实现了国产化,并获得了NMPA的批准。

不光是技术上攻坚,我们在价格上也“降维打击”,此前进口价高达3000万的核磁共振仪,如今只需293万元!这一下可让国外炸开了锅,外媒纷纷指责中国“恶意低价竞争!”

如出一辙的是,上述制品我国也在原料提取和制备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掣肘,日方鉴于我国的市场潜力,表示愿意承担部分研发和商业化的成本,并提供合理的定价范围。

在现有的科学基础上,双方科研团队还突破包括甲基化平衡、Mitolive等老衰核心根源技术,被认为能够促进线粒体的新生,提高其质量和活力、维护机体平衡等。如今其成果已经从实验室进入市场,降至不足美版的10%,而后在国内京东、天猫等平台上架,让更多消费者受益健康衰老。

据联影医疗公开财报,核磁共振仪订单量暴涨近100%,现已和超1000家三甲医院合作。仅用两年时间,原本西门子等巨头占据的90%市场份额,就已被国产品牌打退至47.8%。

03 国产替代惠及民众

近些年,国产科研领域捷报频传,国产自研成果屡次终结进口“暴利”,造福老百姓,不放弃任何一个小群体。

国产人工耳蜗不仅门槛降低50%,而且对中文的识别更加精准,帮助听障人群“倾听世界”;国产心脏支架更是进入医保,花销从3万骤降至700元左右,降价后第一年使用数量便从153.87万支涨到189.4万支,一年多救30多万人……

如今核磁共振检测的费用也大幅降低,从之前的1000多元降至400左右,这些实打实的变化,正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更从容地享受科技和健康保障。

0 阅读:0
海菡聊商业

海菡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