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了一个阿姨的贴子,看完以后感慨颇多,拿过来和大家分享。
儿子结婚以后父母的处境儿子结婚的时候,父母按照儿媳妇的要求,给儿子儿媳妇在市中心买了一套婚房。
另外婚礼的一切费用,都是父母承担。
让这位阿姨觉得不舒服的是,两个人结婚以后,却从不邀请父母去短住,反而是亲家常去。
有了孙子以后,儿媳妇让亲家带娃,这样亲家就顺理成章和儿子儿媳妇住到了一起,她作为小两口婚姻的主要出资人,作为孩子的奶奶,却没有这个资格。
这两年大环境不好,儿子总是跟父母哭穷,说公司要倒闭了,日子太难了,一来二去她就答应每个月给儿子儿媳妇转账4000元,老两口有5000多的退休工资,平时用的地方少,每月生活费直接转到儿媳妇账上。
即便如此,她和老头子还是没有被邀请去短住,亲家继续跟儿子儿媳妇住在一起。
养儿子的意义到底是为什么?这位阿姨陷入了一种困惑中,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妈妈,也是一个很有忍耐力的婆婆。
养大儿子的最初,她也一定幻想过等到孙子出生以后,跟儿子住在一起,帮忙带孩子,搭人搭钱都不叫事,苦点累点也幸福,为了子孙后代嘛。
可是她怎么都没想到,儿子是给别人养的。
孙子出生儿媳妇直接要求他们给钱,不用出力,既然不出力,给钱就是应该的,可是她想出钱也想出力,都没有这个机会。
最让她想不通的是,分明她和老头子是出钱主力,怎么亲家就能占了他们的坑呢?
在儿媳妇的这一套理论中:她的父母出力了,她要感恩,公婆出钱是应该的。
如何看待这个现象?这位阿姨觉得难过,觉得困惑,是应该的,这个问题是要解决的。
她一定是为了家庭和睦,所以才选择闭口,儿子儿媳妇说什么就是什么,可是如果一直闭口,这种模式就会一直存在下去,她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钱没了,后辈也和自己不亲近,老两口会越来越被边缘化。
我也是一个当儿媳妇的,真心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才更应该一碗水端平,不能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父母,而忽视了对方的父母。
老人的思维跟我们不一样,只要我们愿意去看待这个区别,就一定能发现这个区别,我们也得去关注老人的诉求。
如果觉得跟公婆住在一个屋檐下不方便,也可以让自己的父母带孩子,但是就别让公婆掏钱了,这对她们来说不公平。
不能让老人有苦难言。
希望这种困惑不会发展成一种常态,只是个别存在的。要不然养儿子的父母会越来越寒心。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有事情跟儿子直接沟通交谈,不要去责怪儿媳妇。
儿子要求父母每个月贴补4000元,并且不让父母到自己家里,这就是不合理的,可以说这是养了个“白眼狼”。
这种情况下,直接跟儿子摊牌就行,人不能这么做,一直榨干自己的父母,去供养自己的小家庭。
千万不要把矛头对准儿媳妇,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儿子。
如果儿子儿媳妇的确不想邀请父母同住,那就不提这个要求,但是也不要用自己的退休金去供养小家庭。
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直接沟通,直接面对问题,掩饰问题只能让矛盾越来越深。
儿子结婚后和亲家同住,父母会介意吗通常都会介意,只有一些情况不会介意,那就是在小家庭组建的时候,亲家也搭钱了,这种情况下,父母还能心平气和一些。
谁花钱谁做主,这个道理在家庭中尤其适用,尤其是在双方父母这更为适用,如果花了钱,却被边缘化,还美化约“你们轻松,外公外婆受累”,父母会非常难过,并且陷入很大的困惑中。
如果父母没有把毕生攒的钱都贡献给小家庭,那父母的心态会好很多。
结语还是觉得说,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还是和为贵,双方父母都是一样的人,不能厚此薄彼。
不管是男方父母还是女方父母,都是家人,年轻人都应该去尊重。
多沟通,多理解,多包容,双方同步,不应该只是让老人去理解和包容,这对他们来说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