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金吉奇出卖米洛舍维奇,以换取美国的支持,最终他下场如何

玮宏看历史 2024-01-13 16:36:17

在2005年3月11日的清晨,海牙国际法庭羁留中心的一间简朴牢房内,曾经的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被发现毫无生气地躺在床上。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冰冷的墙壁上,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悲剧的终结。这个曾经在巴尔干地区掀起风暴的强人,他的生命在这里默默地画上了句号。

米洛舍维奇的死亡,就如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和神秘色彩。米洛舍维奇,一个如此得民心的领袖,是如何最终走到海牙法庭,又是如何在牢房中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呢?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段充满背叛与权力斗争的故事。关键人物就是塞尔维亚的政府总理,金吉奇。2001年4月,正是他下达了逮捕米洛舍维奇的命令,标志着这场悲剧的序幕。

金吉奇不仅逮捕了米洛舍维奇,更是在短短几个月内,秘密地将他交予了海牙法庭。那么,金吉奇作为这一切的推手,他最终的下场又是如何的呢?

金吉奇的政治生涯

金吉奇,出生于波斯尼亚沙马茨的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在一个压抑而严苛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形成了隐忍深沉的性格。

这种性格在他早期的政治生涯中显得尤为重要。他以温文尔雅的外表和善于斡旋的能力,迅速在政坛中崭露头角。但这背后,隐藏着他叛逆的灵魂和对权力的渴望。

1989年,金吉奇创立了民主党,正值米洛舍维奇作为原南联盟总统执政的时期。金吉奇积极参与反对米洛舍维奇的运动,很快成为了反对党的领袖。

金吉奇面临着两个选择:坚守民族尊严或向西方低头。他选择了后者,这一决定为他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金吉奇在米洛舍维奇执政期间曾担任贝尔格莱德市长。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他作为市长,因逃至黑山避难而受到诸多指责。科索沃战争结束后不久,他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会面再次引发争议,但这些并未阻挡他的政治野心。

2000年的南联盟总统大选中,金吉奇在西方支持下,推动了18个塞尔维亚反对党派的联合,最终赢得了选举。在这件事上,金吉奇立下大功,也让他成功出任了塞尔维亚的政府总理一职。

米洛舍维奇的统治与争议

米洛舍维奇的统治始于1988年,他成为塞尔维亚总统的时刻,也是南斯拉夫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内部的民族矛盾日渐浮现,米洛舍维奇作为一名激进的“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对此心怀不满。

他的统治伊始,米洛舍维奇便开始打压少数民族,取消了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的自治权,这一行动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分裂,米洛舍维奇仍坚持“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声称所有塞尔维亚人居住的国家都应并入南联盟。这一主张不仅引发了波黑战争和克罗地亚战争,还成为了后来米洛舍维奇被指控为“种族大屠杀”的幕后黑手。

与此同时,米洛舍维奇对科索沃的独立运动进行了强力镇压,维持着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

然而,他的这些行动引起西方国家的不满,特别是美国和北约。当米洛舍维奇拒绝从科索沃撤军时,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长达78天的空中轰炸,迫使他最终妥协。

科索沃战争的结束并没有为米洛舍维奇带来和平。在战争的烟雾散去后,他成为了塞尔维亚人民心中的“英雄”,但同时也彻底得罪了西方国家。

美国中情局和英国军情六处开始介入南联盟的政治,扶植起反对党,组成了塞尔维亚反对党联盟,试图将米洛舍维奇从权力的巅峰拉下。

2001年的转变:金吉奇与美国的交易

2001年,塞尔维亚政坛上演了一出震惊世界的戏剧。米洛舍维奇,这位曾经在南斯拉夫掌权多年、引起无数争议的领导人,被国际社会列为战犯,指控其犯下了“66条战争罪行”。西方国家紧随其后,要求南联盟将其引渡至海牙国际法庭。

年初,海牙法庭检察官亲自来到贝尔格莱德,要求总统科什图尼察交出米洛舍维奇。这一要求在南联盟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因为米洛舍维奇在当地拥有高度的声望和人气,他的引渡可能导致严重的动荡。

面对这种情况,科什图尼察拒绝了西方的要求,但西方国家随即开始施加压力,同时也提出了利诱。他们威胁要加大对南联盟的制裁,并表示如果引渡米洛舍维奇,将提供巨额援助并帮助南联盟“回归国际社会”。

随着美国通牒的最后期限临近,金吉奇在公开场合表态反对引渡,但私下里他积极参与了抓捕米洛舍维奇的行动。金吉奇向米洛舍维奇承诺,只要无罪,就不会将其送往海牙。米洛舍维奇相信法律会给予他公正,因此同意在南联盟法官面前受审。

然而,金吉奇背弃了自己的承诺,不仅拒绝了米洛舍维奇的保释请求,还将其家人和同事纳入调查范围。美国私下向金吉奇保证,如果成功引渡米洛舍维奇,西方国家将给予12亿美元的援助。

在一系列的政治操作和国际压力下,金吉奇决定私自进行引渡。他命令亲信将米洛舍维奇带出中央监狱,直接送往海牙。

米洛舍维奇在离开监狱时发现被欺骗,激烈反抗,但最终无济于事。他被送上飞往海牙的专机,这意味着他再也不能回到故乡。金吉奇在米洛舍维奇被引渡后向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引起了南联盟内部的巨大震动。

此后,南联盟政府前往布鲁塞尔,参加了国际援助南斯拉夫会议。会议决定,西方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向南联盟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然而,金吉奇并未满足于此,他试图将援助额度提高至更高的水平。在内部争议声中,金吉奇坚持其立场,希望将援助金额提高至12.5亿美元。

出乎意料的是,西方国家对此迅速做出回应,不仅同意了南联盟的要求,还额外增加了3000万美元,使总援助金额达到了12.8亿美元。这一举动被金吉奇及其同党视为“前所未有的胜利”。

金吉奇的这一系列决策和行动,在塞尔维亚国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许多人认为,这是对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严重侮辱,金吉奇为了经济援助,牺牲了国家的利益和独立性。然而,对于金吉奇来说,这些援助是塞尔维亚脱离困境的必要条件,是他为国家未来考虑的结果。

金吉奇的最终结局

金吉奇原本计划通过“金钱外交”来稳定国内的动荡局势。他期望通过与西方国家的合作,获得经济援助来安抚国民的不满。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发展。金吉奇将米洛舍维奇出卖给国际法庭后,南联盟失去了与西方国家博弈的底牌。

原本在2001年8月应该收到的3亿欧元援助,被西方国家临时更改了条件。他们决定从这笔款项中扣除南联盟欠下的外债利息,高达2.25亿欧元,仅剩下0.75亿欧元,并且要推迟到11月份兑现。

2003年3月12日,一个寻常的中午,在塞尔维亚政府大楼前的宁静被打破。总理佐兰·金吉奇从宝马轿车走下,踏向大楼,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阳光下的街道显得和平而平常,但这平静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机。

就在金吉奇踏出几步的瞬间,两声沉闷的枪响划破了空气,瞬间改变了一切。保镖们还未来得及反应,金吉奇已倒地不起。枪声在政府大楼周围的建筑中回荡,引起一片混乱。人群惊慌中,保镖们急忙把金吉奇抬上车,朝着贝尔格莱德医院飞驰。

到达医院,医生们对金吉奇展开了紧急抢救。但伤势太重,金吉奇在医院宣布不治。塞尔维亚政府随后向公众宣布了这个噩耗。金吉奇,这位50岁的塞尔维亚总理,就这样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戛然而止。

金吉奇之死不仅震动了塞尔维亚,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的调查和审判揭露了这起暗杀的幕后黑手。

2007年,塞尔维亚特别行动队指挥官米洛拉德·乌莱梅克和兹韦兹丹·约万诺维奇因策划和执行这一暗杀活动而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他涉案人员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金吉奇的逝世,不仅是对他个人生命的终结,也是对他多年政治生涯的一个悲剧性的谢幕。这一事件在塞尔维亚乃至整个巴尔干地区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一位曾经在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的人物,最终在暗杀者的枪口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结语

2005年,米洛舍维奇在海牙国际法庭的牢房中猝死,结束了他那充满争议的一生。在许多南斯拉夫,尤其是塞尔维亚人民心中,他是一位民族英雄,但他的结局却是在异国的牢房中。这位传奇人物的去世,与他生前的对手金吉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金吉奇,这个曾经憎恨并出卖米洛舍维奇的人,早在米洛舍维奇之前就被暗杀了。历史的巧合令人唏嘘:金吉奇没能看到他的政敌米洛舍维奇的最终结局。

金吉奇的生命轨迹提醒人们,政治舞台上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金吉奇出卖米洛舍维奇,希望通过这一行为获取西方的支持和经济援助,但这一行为最终却导致了他自己的不幸下场。

米洛舍维奇的去世和金吉奇的命运,都映射了那个时代的混乱和残酷。在国际政治的大棋盘上,每个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他们的命运往往不是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金吉奇和米洛舍维奇的故事,是权力、背叛、和政治理想的交织,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提醒着后人深思政治决策的长远影响。

参考资料:

《塞尔维亚总理遇刺身亡 中国表示哀悼和慰问(图)》中国新闻网

《金吉奇死于黑帮之手》扬子晚报

0 阅读:0

玮宏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