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六岁就继承皇位,二十四岁因为得了天花而早早死去。在他一生中,有许多扑朔迷离的悬案。其中顺治出家尤其真假难辨。民间有传言,说顺治并非在二十四岁死于天花,而是到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直到康熙五十年,也就是公元一七一一年左右圆寂。那么顺治。是真的出家当了和尚吗?
顺治皇帝幼年丧父,曾遭到宗室奚落甚至欺凌,而且当他刚继位的时候,朝野争斗不休,国内战乱频发,年幼的顺治从小饱经风霜,虽然有做一代明君、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他内心对安宁平和的生活的渴望从未消除过。
少年时的一次经历,让顺治从此和佛教结下了缘。顺治对于这个佛学的研究是下了很大功夫的,而且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他十四岁的时候出去打猎,见到了一个和尚,这个和尚的名字叫别山,别山在一个石洞修行了九年,顺治非常感动。回宫后,顺治请别山法师入宫供养。但别山法师只是短暂入宫后,就拒绝了皇帝的好意,又回到景忠山石洞内修行去了。这件事使顺治越发对佛教僧人们超越世俗的做法。深感敬仰。从此以后,顺治深深迷恋上了佛教。
作为第一位入主中原的清朝皇帝,治国的巨大危机感和压力,促使顺治对佛教的心理依赖越来越强烈。他刚进关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不仅看不懂汉字,连汉话都听不懂。那么要统治这么大一个汉族占主体地位的国家,看不懂汉字,不懂汉话,怎么来治理这个国家?所以摆在他面前的难度非常大,大臣上书,看不懂,讨论问题,汇报问题,听不懂,怎么治理这个国家?可以说特殊的成长经历和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让顺治亲近佛学。
顺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后是蒙古族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八年,一六五一年八月,博尔济吉特氏被立为皇后。但两人性格不合,经常发生矛盾,这让顺治异常烦恼,发展到最后,顺治皇帝干脆就废掉了这个原配皇后。
董鄂妃的出现却让顺治得到了他想要的爱情。董鄂妃在十几岁选秀女时选进宫来,但是没有选给皇帝?给了皇帝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做老婆。皇帝的这个弟弟。偶尔有一次带着他的夫人就是董鄂妃进宫,顺治见到了他弟弟的媳妇,非常美貌,而且谈吐高雅,非常喜欢,就把她强行取到宫里,作了自己的妃子。在深宫里,董鄂妃和顺治过了四年幸福美满生活。随着两人感情的加深,顺治皇帝册封董鄂妃为皇贵妃,是按册封皇后的大礼布告天下来的,其后董鄂妃生下一个皇子,然而孩子出生仅百日,这位小皇子就夭折了。
顺治十七年,二十二岁的董鄂妃因受不住失去孩子之痛,在承乾宫病死,顺治皇帝悲痛欲绝,周围的人不得不昼夜看着他,以防他冲动自杀。同时顺治皇帝一连五天不上朝。由此推测,如果顺治真出家,董鄂妃的去世无疑是其中重要原因。
在董鄂妃去世后两个月中,顺治帝曾先后访问寺院与僧人三十八次相逢论禅、彻夜交谈,多次表露出想出家的意愿,直至驾崩。
顺治帝在死前曾多次接触僧人、出入寺院,顺治驾崩真的是得天花而死,还是他事先为自己成功脱身设下的一个局呢?按现在的说法,他出家了,而且他是七十四岁的时候,他在康熙五年的时候他才去世。
但专家所说,顺治皇帝不可能和天下的臣民开这样大一个玩笑,弄出一个假出殡来。相关史料不仅有世祖实录,还有与顺治来往密切的高僧等人的相关记载。顺治的火化是由高僧亲自点火,这些都说明顺治出殡。不可能是一出金蝉脱壳的闹剧。
据负责起草顺治皇帝遗诏的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的年谱回忆说,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日,顺治帝前往寺院看出家替身吴良辅。回来后,圣公少安,也就是说顺治帝突然病倒,病情严重,初六日子夜又招王熙到养心殿说听朕言,速撰诏书。说完第二天晚上就去世了。
清世祖实录中,也记录了顺治死前一周左右的活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一,顺治帝不早朝,也免去群臣朝贺,初二顺治身体不适,初六应当顺治亲自参加的礼仪,也是派官员代替前往。当日赦免京城内除十恶不赦死罪外的一切罪犯。初七夜崩于养心殿,此时距董鄂妃去世仅四个月。
说顺治出家了,这只不过是民间人士为了让顺治对董鄂妃的深情怀念,有一个让人感动的结局,才编出了这么一个并不存在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