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汉带全村人“造假”,一年净赚1.6亿,警察:合理,不犯法

皇甫江峰讲历史 2023-09-14 17:32:47

河南老汉方兴庆靠着自己的独门手艺,带着全村人一起发家致富,一年净赚1.6亿。

有人眼红他的生意,偷偷举报他贩卖和造假文物,声称他们村是“造假村”。老汉被警察请到警察局“喝茶”,但没有半日,他就被放了出来。

警察表示:“方兴庆买卖合法,不存在违法行为!”

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

不爱种地的农民

方兴庆出生在1942年的河南,恰是他出生的这一年,河南全境闹饥荒,因此在那一代人眼里,粮食是无比宝贵的东西,种地也成了所有人都必须做的事情。

但方兴庆却是个例外,从小他就对种地没啥兴趣,这一度让父母头疼不已,不种地,以后不得饿死吗!

虽然不爱种地,但方兴庆对读书有着莫大的兴趣,他认识一些字,也能凑合看几本历史文化类的书籍。

他最喜欢看的书是《天工开物》,因为上面图文并茂,讲述的是各种器具的制造过程,这深深地吸引了他,让他爱不释手。

原本家里人都骂他是个“吃白饭的”,但有一件事,让家人们对他彻底改观了。

有一次,家里的锄头坏了,家里人愁得不行,没有锄头还怎么下地干活,再买一把可要花上不少钱。

方兴庆见状表示:“这个我会修。”家里人还以为他在吹牛,他平时连农具碰都不碰,怎么可能修的来?

但是,方兴庆还真凭着他在书上看到的方法,把锄头给修好了,这让家里人吃惊不已,没想到他还有这本事。

此后,家里的桌子椅子、锅碗瓢盆,只要是有损坏的东西,在方兴庆一双巧手的鼓捣下,很快就能够修好。

家里人也不再责怪他,毕竟靠这一门本事,就算不种地也能混口饭吃。

1963年,方兴庆意外得到了一面青铜古镜子,虽说是个古董,但上面锈迹斑斑,背面还有破损,在妻子的眼里,还不如把它熔了打个农具用。

但方兴庆对这块青铜镜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在书上看到过,这些青铜器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很大的文化价值。

只是现在这块镜子样子太埋汰了,没有人会把它当做宝物。

忽然,一个想法闪过方兴庆的脑中,既然自己能修好农具,那么能不能也把青铜镜给修好呢?

有这个想法后方兴庆很兴奋,他当即想要尝试,却又下不了手,毕竟那些农具要是没修好,丢了也无所谓,但这青铜镜就这么一块,修坏了就彻底没了。

方兴庆赶紧找到镇上的铜匠探讨怎么修复,铜匠则告诉他,难度很大,文物修复专家都不一定能修的好。

但方兴庆不信邪,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亲自修复它。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方兴庆每天都沉溺于研究怎么修复青铜镜。

他专门买了一堆铜锭和锡锭回来,按照古书上的记载,先研究怎么制作青铜器。等到能熟练地制作青铜器后,他又尝试在自己做出来的青铜器上研究怎么做旧。

毕竟古董上面的青绿色的铜锈是它的特征,新做出来的没有这些铜锈,就算修补好了那块古铜镜上面的破损,也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出人意料的是,方兴庆在鼓捣了一段时间后,还真把那块镜子给修复好了,而且修补的地方和原本的镜子完全融为一体,一点都看不出修补的痕迹。

方兴庆看着自己的杰作,高兴极了,把它拿到了文物局找专家鉴定,专家看了以后,认为这就是一块完整的古董青铜镜。

方兴庆很是骄傲,自己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儿。

同时,他也因为这段时间和青铜器的朝夕相处,萌生出用自己的手,再现青铜器辉煌的想法。

以假乱真,险些坐牢

此后,方兴庆开始把精力放在了仿制青铜古董上。

他跑到洛阳的博物馆里,仔细欣赏着大大小小的青铜器,研究着它们的制作工艺。

回家后,他买了很多跟青铜器有关的画册,根据上面青铜器的样子,制作出的对应的模具,然后把铜和锡融化后按照一定比例倒进模具里,等到冷却后敲开模具,就得到了青铜器。

之后他又在这些青铜器的表面贴上铜锈,然后把它们埋进湿润的土壤里,在一段时间后再取出,最终得到了跟博物馆里一模一样的仿制青铜器。

但是,因为方兴庆长期把时间花在仿制青铜器上,耕地、养家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妻子身上,这让他内心十分愧疚。

于是有一次,方兴庆拉着自己仿制的十几件青铜器到镇上的集市去售卖,一时间竟然吸引了不少人围观,纷纷询问这些是不是真的。

当得知这些都是方兴庆自己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相信,觉得他在骗人。

最终,这些青铜器被卖出了200元,要知道那个时候,200元可是一笔巨款,相当于现在的2万元,方兴庆第一次因为自己仿制青铜器赚到了钱。

当他把200元交到妻子手上时,妻子都惊呆了,没想到鼓捣这看起来没用的玩意竟然这么赚钱。

就此以后,妻子全力支持起方兴庆的事业来。

有了家人的支持,方兴庆仿制青铜器也更有干劲了,他不断精进工艺,仿制出了更加精美的青铜器具,之后再拿到古玩市场去叫卖。

方兴庆仿制的青铜器十分精美和逼真,但方兴庆每次都会明确地告诉购买者,这些都是赝品,并不是真的古董,只能算是工艺品。

他卖的价格也并不高,只是一件正常工艺品的价格,然而几年下来,方兴庆靠这门手艺攒下了一万多元,成了烟云涧村的第一个万元户。

他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还有其他地方的商人专门跑到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找到方兴庆,大批量地问他订购仿制青铜器,甚至有外国人慕名而来。

然而,1981年春节前夕,正当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即将过年的喜悦中时,几辆警车打破了这里祥和的气氛。

警车直奔方兴庆家里,把正在鼓捣青铜器的方兴庆当场抓获。

警方以涉嫌走私文物的罪名逮捕了方兴庆,随后把他带回了警局,让他辨认之前在上海海关截获的一批青铜器是不是他卖出去的。

“方兴庆,你好好看看,这些文物是不是你卖给别人的?”警察把方兴庆带到了证物室,指着摆放了一屋子的青铜器对他说道。

这些青铜器是近日被上海海关查获的,险些走私出境,造成国家的重大损失。

方兴庆看到这些青铜器后,确认是出自自己之手,他解释道:自己并不是什么倒卖文物的走私者,这些都是他仿制出来的工艺品。

这让警方吃惊不已,因为专家已经鉴定这批青铜器为真品,警方还以为方兴庆在狡辩。

然而在看到方兴庆家里的小作坊,和堆放在家中成堆的仿制青铜器后,警方相信了他的说法。

因为方兴庆一直以来都是以工艺品的名义和价格出售这些仿制青铜器的,也就不构成任何犯罪了,最终,警方又把方兴庆送回了家里。

这件事虽然是有惊无险,却让方兴庆有了深刻的思考。

他把制作的足以以假乱真的仿制青铜器,以一两百元的价格卖给别人,而那些无耻的二道贩子,竟然以一两千元的价格再卖给其他人,甚至还有人拿这些青铜器冒充正品实施诈骗,这是方兴庆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于是,方兴庆决定,他要在每一件仿制青铜器上留下一个专门的标记,告诉所有人,这就是仿制品,不要上当受骗。

发展产业,全村致富

很快,方兴庆被警方误抓的事情在村里传开了,大家没想到方兴庆竟然有能骗过文物专家的仿制本事。

同时,村子里的其他人见方兴庆鼓捣这个小玩意竟然赚了这么多钱,都羡慕极了,有些人就跑到他家里,想拜师学艺。

方兴庆看到这些来拜师的人出乎意料地高兴,他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研究了很久的手艺传授给了村民们。

在他看来,自己富了不算什么,如果能让乡亲们都富起来,那才叫真本事。

就这样,河南洛阳烟云涧村,这么一个原本穷得叮当响的落后农村,在方兴庆的带领下,发展起一项独特的仿制青铜器产业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烟云涧村全村3318人,有2000人以上直接或间接从事仿古青铜器的制造,有257户青铜器加工户形成了规模。

村里还形成了青铜器生产企业34家,年销售百万元以上的厂家店面18家,全村年销售收入超过1.6亿元,税收贡献超2000万元。

烟云涧村成了“中国仿制古铜器第一村”,是全国有名的仿古青铜器制造基地,产品不仅遍布全国,还远渡重洋,被卖到了英美、日本,在世界工艺品舞台上绽放光彩。

这个原本家家种地为生的小村子,因为方兴庆看似不成用的鼓捣,最终带领着全村人一起“造假”,实现了全村脱贫致富。

如今的方兴庆已经81岁高龄,早已鼓捣不动青铜器了,闲暇之余,他喜欢喝喝茶。

每当人们对他肯于钻研、无私奉献的事迹大加赞赏之时,他总是摆摆手:“仿的是物,铸的是梦。老祖宗的工艺精妙绝伦,我不忍心就这么让它被历史淹没。”

结语

方兴庆是个朴实的中国工匠,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传承中国传统青铜铸造工艺上。

在他的手里,青铜器这样绝美的中国文化瑰宝不仅没有被历史掩埋,还具有了时代的新意义,成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堪称“工匠”,值得致敬!

2 阅读:519
皇甫江峰讲历史

皇甫江峰讲历史

分享历史故事,贯通古今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