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降压药可导致肾损害?听听药师怎么说?

老孙的笔记本 2024-02-20 01:48:22

高血压早期一般无泌尿系统症状,伴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夜尿增多伴尿电解质排泄增加,继之可出现尿液检查异常,如出现蛋白尿、管型、红细胞。高血压有严重肾功能损害时,可出现慢性肾衰竭症状,患者可出现厌食、尿量下降;血浆非蛋白氮、血肌酥、尿素氮升高,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各类降压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保护肾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机制就是降低血压,推荐长效降压药,将每天24小时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可有效预防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显著降低终末期肾病的风险。在所有降压药中,有两类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有影响,今天孙药师为大家一一介绍: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 利、贝那普利、西拉普利、培垛普利、雷米普利等,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阻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抑制激肽酶的降解而发挥降压作用,同时还可通过影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系统实现抗炎性反应、抗细胞增生、改善代谢等全身效应。

ACEI‬‬降压作用明确,对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可增加ACEI的降压作用,尤其适用于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代谢综合征的患者。ACEI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干咳,多见于用药初期,症状较轻者可坚持服药,不能耐受者可换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阿利沙坦酯等。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路径和非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路径合成的血管紧张素II,与血管平滑肌、肾上腺、肾和心等组织细胞膜上的AT1受体相结合,引起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而水、钠潴留、平滑肌细胞增生。ARB拮抗血管紧张素II与AT1受体的结合,使血管阻力降低、醛固酮分泌减少而降低血压。ARB与ACEI不同,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也不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因此不易引起干咳不良反应。

ARB可降低有心血管病史(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病)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尤其适用于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并可预防心房颤动。

ACEI/ARB共同的特点是能够通过扩张动静脉血管,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还能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肾脏预后,降低全因死亡率。

但是,ACEI/ARB通过舒张小动脉(扩张出球>入球)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减少蛋白尿的发生,但这种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引起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故对于血管张力和肾功能主要依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患者(如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或者肾脏疾病患者包括肾动脉狭窄),使用这两类药物易出现急性低血压、氮质血症、少尿或少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用药初始2个月血肌酐可轻度上升(升幅 <30%)不需停药。但如升幅大于30%~50%,提示肾缺血,应停药或减量,双侧肾狭窄者禁用。联合使用ACEI和ARB可使低血压、高钾血症以及肾脏不良事件风险增高,因此不推荐两者联用。

替水沙坦仅1%通过肾脏排泄,几乎不经过肾脏清除。与其他ARB不同,替米沙坦在体内主要经胆汁消除。因此,对于不同程度肾脏疾病,替米沙使用无需调整剂量。

最后总结,高血压本身可引起肾损害,降压药通过降低血压对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推荐选择长效降压药,平稳降压可提高对肾脏的保护作用。ACEI/ARB属于一线降压药,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可延缓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其对肾动脉的作用,会导致肾功能下降,因此在使用ACEI/ARB过程中需定期检测血肌酐、平均肾小球滤过率、血钾等,若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30%需减量或停止使用。对于有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可首选替米沙坦。

0 阅读:0

老孙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