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一生经历过什么,他主张的儒家思想,为何对后世有这么多大的影响

吖胖典来了 2023-05-27 13:02:44

孟子的一生经历过什么,他主张的儒家思想,为何对后世有这么多大的影响

孟子名轲,,是东周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出生于邹国(今天的山东省邹城市)。

《孟子》是孟子门下的几位学生共同撰写的。他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学大师,被人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相传孟子出身于鲁桓公的庶出之子孟庆父,而孟庆父的儿子孟孙敖则建立了一个孟孙氏,又叫仲孙氏,孟氏。鲁穆公八年(前四百零八年),孟孙氏的食邑郕城被齐国攻破,孟孙氏后裔四散奔逃,孟子的先祖就是从鲁国移居到了邹国。传说他的父亲字公宜,名叫“激”;而他的母亲,则是以仉氏和李氏为姓。相传,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孟母管得很紧,他的“孟母三迁”,“断机教子”,都被传为佳话,被后人奉为楷模。

在先秦时期,儒学十分重视人类本性的“善”与“恶”。在中国人类本性论发展史上,孟子最早提出了“性善”理论。他相信,人的本性是好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孟子主张人类天生具有一种最根本、最普遍的天性,即“性善”,即“同情心”,即对他人有一种同情心。

“怜悯之情”又被称为“恻隐之心”。除此之外,还存在着“羞恶之心”和“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等。这四个“心”(又称“四端”、“四德”),正是孟子关于人类本性善良的理论依据。孟子说,人和动物之间只有一点点的区别,只是人拥有了“心”而已。若无“心”,则不能称之为人。依他之见,人若为恶,并非其本质,乃因其放弃其本质未得其本质,故决不能说其本质上无“善”。所以,人若有恶念、恶行,就要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舍弃掉那“心”,尽力找回“心”,才能恢复人的本性。这一点在孟子那里被称为“求其放心”,在后世被称为“复性”。若能自我检讨,每一件事都符合自然之道,则为无上之喜也,此谓孟子之言:“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的性善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宋朝之后,《三字经》中有一条“人之初,性本善。”也被后世的儒学奉为主流。

在孟子的“性善”说和“性恶”说之间,存在着“性恶”说和“性善”说的对立。以荀子为代表。荀子在《道德经》中曾有过著名的论述:他相信“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天性是:饥饿时要有食物,寒冷时要有衣物,疲劳时要有睡眠,这是人性的真实表现。他认为,“好利”“疾恶”“好声色”是人类天性中的欲望,是人类本性中的恶。而“善”的伦理观念则是人类对“善”的处理过程。而这些经过处理的东西,则被称为“伪”。

在回应孟子“性善”理论的基础上,荀子首次提出了“性”、“伪”两个概念,阐释了人的天性与社会伦理之间的联系,他拒绝将人的天性道德化,并着重强调了“性伪之分”,指出人的天性是人的生理功能所引起的一种对物质的欲望,而社会伦理则是对此欲望的约束与调整,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也就是说,没有了天性,就不可能对人类的社会伦理进行处理;人类的本性如果不经过处理,是不可能从“坏”向“好”的。圣贤之功,就是将“性”与“伪”很好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荀子对“性”和“伪”之间的对立和统一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述,并把重点放在了人类本质的转化上,他提出了“化性起伪”和“涂之人可为禹”的思想,并指出每个人都具有转化自然而成圣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恶”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对法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儒家的认可。在傅斯年看来,荀子的观点更接近于孔子,但在性的问题上,孔子和孟子却有很大的不同。

孟子认为,如果君王不讲道理,百姓就会有造反的权力。孟子主张,要有爱民之心和正当的方法,才能达到执政的目的。再说了,一个人的权力也是建立在人民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那么这个人也就失去了统治这个国家的权力。孟子还援引了《尚书》中的一句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也是为什么《汉书》“艺文志”中只将《孟子》归入“诸子略”一类的子书而未获得其应有位置的重要原因。

孟子提倡君王实行仁义政策,继承了“人性善”的理论,孟子相信,“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王要做的,就是弘扬自己的仁义,这就是仁义政策。

其实施的具体方法就是实行“王道”,以求民生富裕,民生幸福,也就是“保民而王”,这样,民众就会拥护国王,从而使得国泰民安。

1 阅读:17

吖胖典来了

简介:脑洞新知识,历史小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