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怎么回事?九千名新四军战士命丧国民党之手

小瑀说史吧 2024-08-01 23:38:34
序言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9000余人奉国民政府之命北移,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却被国民党7个师8万多人拦截。

经过七个昼夜的血战,新四军将士大部分被残忍杀害,军长叶挺被抓,副军长项英在战斗中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不久,蒋介石诬陷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

对于蒋介石的一系列倒行逆施,周恩来公开谴责道:“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皖南事变的发生标志国共合作发生破裂,从此蒋介石的目标开始从积极抗日到消极抗日、反共并重转变。

那么蒋介石为何突然翻脸?皖南事变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事情?

庐山会谈:第二次国共合作,军事指挥权争议为国共破裂埋下伏笔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虽然早在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以兵谏的形式逼迫蒋介石抗日,但蒋并未有什么实质性作为,直到日本攻打北平,才让蒋介石放弃幻想。

7月17日,蒋介石身着戎装,在庐山,他面对国共双方党代表和社会各界名流,正式发表《抗战宣言》,庄严宣告:

“抗战将会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庐山会谈既是对日抗战之声明,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开始。

当然,不同于第一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的焦点围绕部队指挥权展开。

首先蒋介石认为,中国共产党既然已经承认三民主义,就应该同意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对于这点,中共谈判代表周恩来表示赞同。

不过在红军归谁领导的问题上双方争议,蒋介石主张红军改编后,各师派出政训处主任和参谋长,统一由国民党指挥。

周恩来对此表示反对,这分明是向外界表明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共抗日决心的不信任,也是不信任共产党的领兵能力,更是借抗日之名行独裁之实。

周恩来对此进行了严肃的驳斥,最终在一番博弈后,自知理亏的蒋介石选择退让。

中共在名义上服从国民政府,但保留了红军的军事指挥权,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8月中旬,陕北中央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0月,在南方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

此后国共两党共同进行抗日战争,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配合国民党第二战区作战,取得平型关首战大捷。

不过由于共产党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这让顽固专制的蒋介石政府甚为忌惮,虽然国共合作抗日,但却为其后来反共埋下伏笔。

百团大战——共产党重创日军侵略,却让蒋介石顿起杀心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中日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上,日军侵略至华中地区后再无力推进。

为了巩固侵略成果,日军一方面在政治上威逼诱降蒋介石政权,另一面对日益活跃于华北、晋察冀等地的八路军进行围剿。

日军在铁路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以及隧道附近建筑大量坚固据点,并制定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为冲破日军的绞杀扫荡,八路军制定大规模进攻反扫荡的作战任务,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又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从1939年8月持续至1940年1月,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总共大大小小战斗两千余次,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八路军自身伤亡3.7万人,此战冲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破坏敌后交通线,沉重打击日军在华北的有生力量。

同时粉碎了国民党内部散布的“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从此日军在华北的作战任务转向以八路军为主。

不过共产党在百团大战中展现出的卓越军事能力和超强军事实力引起了蒋介石的警惕和不安。

要知道,在此前的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中,国民党以百万大军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激烈厮杀,最终无不以失败告终,将士伤亡均在数十万,中日伤亡率在5-6:1的程度。

而在百团大战中,共产党不仅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军,还将伤亡率控制在日军以下,这让蒋介石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威胁。

特别是新四军在原国统区江浙一带建立根据地,更是让国民党内的顽固分子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反共的暗流在国民党内部涌动。

同时由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蒋介石决定将剿共放到与抗日同等的位置。

这样一来,大部分国民党高层官员达成了抑制共产党的共识,并将政治上的忧虑逐渐演变为实际的行动,于是一场针对共产党的阴谋开始酝酿。

皖南事变——图穷匕见,国民党公开反共

1940年10月1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禧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发出电报,要求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

在此之前,中共已收到情报,获悉国民党扫荡暗算的险恶用心。

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江北八路军暂免调动,但对皖南方面让步,答应北移,以此顾全大局、团结抗日,并争取国民党内中间派支持。

12月上旬,蒋介石秘密签署下达《剿灭黄河以南匪军作战计划》、《解决江南新四军方案》等。

同时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调兵围歼新四军。

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率领新四军9000余人,由泾县的云岭起程,向茂林前进。

茂林地区崇山峻岭,森林环绕,断崖峭壁,地形十分险恶,顾祝同等七个师,约8万余人在此埋伏。

7日,当新四军到达预先埋伏好的包围圈时,国民党军队立即发起袭击,新四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

愤怒的叶挺当即致电国民党,质问缘由,蒋介石假惺惺的称将调查此事真相,但转过身就密令一网打尽。

新四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抗击国民党反动部队的围攻,但奈何敌众我寡,实力悬殊。

经过七天的血战拼杀后,9000余战士大部牺牲,军长叶挺前往谈判遭遇扣押,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等全部遇难。

皖南事变发生后不久,蒋介石竟反咬一口,称新四军叛变,下令取消其番号,军长叶挺革职,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

而中共方面则作出有力有理有节的反击,不仅严厉谴责国民党罪恶阴谋,还严正宣布重建新四军,同时在政治上、宣传上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强有力的斗争。

共产党的正义立场,得到社会各界人士、民主党派的同情和支持。

他们以各种方式声援中共,就连很多国民党左派也开始谴责蒋介石的反动行为,国际上,英美苏等大国也对其反共表示不满。

此时国民党在政治上处于空前孤立的地位,蒋介石为了扭转形象,只能邀请驻重庆中共参政员出席会议以粉饰门面,欺骗舆论。

在遭到拒绝后,双方几经斗争,直到蒋介石作出退让才出席,即承认中共及民主党派在陕甘宁边区的合法地位、释放皖南事变中被捕干部以及“再无剿共之军事行为”等。

至此国民党反共高潮被成功打退,但从此以后国共关系破裂,最终走向内战,而国民党受到舆论声讨,逐渐失去民众信任。

0 阅读:1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