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一句话:好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深以为然。遇到一个好老师,对孩子来说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
很想对郑州中学的殷主任说声:谢谢。感谢您对孩子的鼓励,让他在最至暗时刻里鼓起重新出发的勇气,也感谢您在孩子中考失利对我的疏导,让我开始接纳现实,不再去愤愤不平和抱怨。
时间真快,孩子进入郑中已经一个学期了,这一学期我看到了孩子身上巨大的变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心态越来越平和,学习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好。
虽然孩的成绩平平,却让我第一次有这么欣慰的感觉,第一次一个学期没有任何焦虑和担心,第一次有种“放心”的感觉。
在孩没有进入郑中之前,我是一个超级“鸡娃”妈妈,每天一睁眼想的就是:今天要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如何让他再进一步?如何能让他学会不满足,去勇争第一?
这样的“高压“教育下,孩子并不开心,成绩好了飘飘然,觉得自己真是太厉害了,一旦成绩差了,就陷入各种自我怀疑:”我太菜了“,”我太笨了“,”我是个废物“。
之前,我一直以为是孩子对学习没有敬畏心,是他学习态度不端正,才会导致过山车。纠结于“他明明可以,不该犯这样低级错误“的想法。
于是,我就更加坚定要将他那些“毛病“清理干净,给他定目标,做试卷分析,告诉他提分点在哪,然后逼着他去提升。分数是真的提上去了,然而孩子的情绪也越来越两极分化。
我想这是我太焦虑导致的,我一心盯的是孩子的成绩和排名,忽略了他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变化。让他有种“考不好就对不起我妈“的自责和内疚,在双重的压力下,变成了高度紧张和担心自己考不好的严重后果。
去年5月份带孩子去郑中探校时,是他情绪最低谷和自我怀疑的时刻,孩子情绪很差,每天都怼得我不敢吭声,找的学校他看不上,他看上的又怕考不上。二模的那点分数让他的自信跌入了谷底,那段时间我夜里偷偷哭生怕孩子自暴自弃,真会退学。四处奔波去给孩子找学校。
直到那个下大雨的天,我尝试带孩子去郑中跟殷主任聊一聊,希望孩子能重燃信心,别放弃自己。路上孩还在跟我吵,埋怨我为啥要带他探校,说这点分咋好意思去到处看学校,埋怨我不嫌丢人,还让我随便报一个就行,大不了就去上技校。
我哀求着孩子,既然已经来了,能不能跟殷主任聊一聊。很庆幸自己当时的坚持,通过殷主任跟孩子聊过一个多小时后,孩子的眼里竟然有了光,这是一模二模之后,我第一次看见他眼神有了变化。
回家路上,孩就坚定给我说:妈,我只报郑中,其它学校都不考虑了。我当时听了孩子的话,差点要哭了。对于孩子当时来说,郑中是他最合适的选择了。
这之后的孩子状态还不错,开始投入了复习,成绩也很快回到从前的水平了,孩的自信也一点点回来了。我们以为所有事情都向好而生时,中考时语文和政治又考砸了。
比起孩子的失落,我更无法接受,孩语文和政治平时从来没考这么差过,孩子老师震惊,我也很震惊。所以那段我焦虑到整夜睡不着,生怕滑档到后边的学校,难过得眼泪没停过。
是殷主任的那句话点醒了我:现在结果还没出,即便孩子去了其它学校,只要保持年级前几,都不会差。听了殷主任这句话,我恍然大悟,又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开始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陪孩子出去散心,陪着孩子读书和预科。
很幸运,孩子最终还用分配生进了郑中,让我明白“不要过早下定义”,不要用激烈的情绪替代接纳问题。这也算给我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挫折和反思课。
进入高中后,我及时跳出了之前的思维定势和教育习惯,开始重孩子情绪,重心理陪伴,轻成绩和排名。从来不唠叨着催学习,也从来不指责孩子“为什么别人能做到,就你做不到“。
没有了之前的“望子成龙“的高标准要求,我眼里都是孩子的优点,能看见他的乐观、积极、有韧性、能坚持、不气馁等。昨天他笑着跟我聊前几天考数学时把自己考懵时,那样的神采飞扬和欢声笑语,让我由衷欣慰。
没考好没关系,重要的是他可以悦纳结果,还能轻松地调侃当时的自己。我觉得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孩子,心理韧性强,也有梦想期许,更有重振旗鼓,再次出发的勇气。
我接受了孩子不够聪明,也不够勤奋,我也接受了孩子的普通。但我知道孩子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遇到什么打击,都不会影响他向上的决心,都无法阻挡他出发的勇气,我对他很是放心和安心。
谢谢殷主任的教导,谢谢郑中各位老师们用心的培养。在殷主任的帮助下,我懂得平凡的孩子也可以光芒万丈。
是啊,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前方的路,还有很远,我会陪孩子一起稳步向上,放平心态,不慌不忙。
相约郑中,不负遇见。我想要是当初不是探校时,幸运的遇到殷主任跟孩子的促膝长谈,如果不是殷主任一直鼓励和关心着孩子,真不知道孩子现在会怎么样。
或许,很多礼物,上天会绕个圈子给你。现在我和孩子都能坦然面对所有的挫折和落寞,但从来不曾失去前行的动力和勇气。前行的路上,一切都欣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