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毛主席得知袁世凯之子穷困,批示:要给出路,我赞助生活费

海外看军事 2024-11-09 04:25:15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 | 海外见闻Talk

编辑 | 海外见闻Talk

新中国刚成立之际,整个国家百废待兴,而彼时的北京城内,有一位特殊的穷困之人吸引了少数人的目光。他是袁克定,清末民初“民国四公子”之首、袁世凯的嫡长子。一代权贵的遗孤,如今却衣衫褴褛,过着靠接济才能度日的生活。得知这一情况后,毛主席亲自批示:“要给出路”,甚至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20元,帮助这位一度陷入困境的前政要之子。

袁克定出身名门,生于1878年,是袁世凯唯一的嫡出长子。从小他便生活在父亲袁世凯的权势与影响之下,接受着顶尖的教育,甚至到德国留学,精通多国语言,曾被称为“青年俊才”。与一般的纨绔子弟不同,袁克定自小谨言慎行,养成了较为严谨的作风,他不抽烟、不饮酒,也不沾赌博。但性格上的严肃与修养并未阻挡他对权力的渴望。彼时,袁世凯在北洋政府中节节高升,袁克定看在眼里,心中也不免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

但是,袁克定的仕途并不如他所愿,一次意外坠马,导致他从此留下了腿部残疾,这让袁世凯对他的继承能力产生了怀疑。可即便如此,袁克定并未放弃自己的野心。当父亲袁世凯在民国初期的政局中如鱼得水,甚至动了称帝的念头时,袁克定成为了父亲称帝的积极支持者。

为了让父亲迈出那一步,袁克定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资伪造了《顺天时报》,每天编造民众对帝制的支持和劝进的文章,专供袁世凯阅读。他清楚地了解父亲最在意的就是日本的态度,而《顺天时报》正是日本人控制的报纸。于是,袁克定暗中筹谋,为父亲制造出“天意顺从”的假象,希望自己能在未来坐上太子的位子。

最终,袁世凯在多方推波助澜下于1915年称帝,但帝制仅维持了短短83天。全国反对声四起,反对军的逼迫令袁世凯措手不及。这时,袁世凯的三女儿袁静雪发现了家中所见的《顺天时报》和市面上的内容并不一致,随即揭穿了袁克定的伪报手段。

袁世凯得知真相后勃然大怒,狠狠鞭打了袁克定,痛斥其“欺父误国”。在内忧外患之下,袁世凯的身体迅速恶化,数月后因病去世。袁世凯的早逝不仅终结了袁家的辉煌,也给袁克定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打击。袁克定的政治梦随之破碎,生活境遇也急转直下。

袁克定的生活从权贵阶层急速滑落,他失去了本可以享有的一切家族资源。袁世凯留下的遗产虽分到袁克定手中不少,但他完全缺乏经营才能,钱财很快耗尽。起初,他依靠变卖家产维生,甚至希望通过向蒋介石申请返还袁家的部分家产,但蒋介石对他的请求置之不理。

生活一天天拮据下去,袁克定在抗日战争期间愈发穷困潦倒。尽管经济窘迫,但面对日本的拉拢,袁克定仍拒绝加入伪政府,不愿做汉奸。日军占领北京后,情报头子土肥原贤二几次派人希望袁克定出面支持伪政权,但袁克定坚决回绝。为表明自己的立场,他甚至登报声明因病无法应对来访,堵住了所有可能的伪职机会。

拒绝伪职虽让袁克定保住了晚节,但也断绝了他的财源。至此,他的经济状况愈加窘困,靠亲戚接济生活,栖身在京郊的偏僻小屋中,几乎无人问津。日常生活中,袁克定的餐桌上不过是最简单的窝窝头和咸菜。即便如此,袁克定仍保持自己的“太子”仪态,用刀叉将窝窝头切成小块,并正襟危坐进食。在旁人看来,这一举动或许显得滑稽,但对袁克定来说,这份“太子风范”似乎成了他残存的尊严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袁克定的晚景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当时的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得知袁克定的境况,提笔向毛主席写信,为这位昔日袁世凯的儿子争取一份生活出路。章士钊认为,袁克定虽然曾参与推动帝制,但在抗战中拒绝伪职,保持了民族气节,这样的表现值得宽大处理。

毛主席读罢,深为同意章士钊的看法,并亲自批示,指示中央政府对袁克定予以安置。同时,毛主席慷慨地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20元,资助袁克定的生活,让这位昔日的“皇太子”得以在新社会中维持生计。

袁克定晚年辗转到北京的中央文史馆,成为一名普通的馆员,靠每月五六十元的收入度日。他在文史馆的日子平静而低调,虽不再有过往的奢华和权势,但生活也算安稳。毛主席的资助让他在新中国中获得一席容身之地,走完了自己波澜起伏的一生。最终,这位大清遗臣和帝制余孽,以一种平凡而悄然的方式,于1958年病逝,享年81岁。

袁克定的一生既是旧时代遗族生活变化的缩影,也是历史风云变幻的真实写照。他在短暂的帝制复辟中踌躇满志,但随着父亲的去世与帝制的瓦解,家族显赫的光环迅速褪去。即使在困境中保持了身份的“体面”,也难以逃脱被历史边缘化的命运。他在毛主席的支持下走完晚年生活,成了时代中的一个沉默背影。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35
海外看军事

海外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