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雷打正月,遍地坟头”近日多地打雷,啥预兆?看农谚咋说

霏霰轻扬时 2025-02-20 14:37:35

奇了怪了,这正月还没有过完,居然就打雷了!各位网友们,你们这几天听到打雷了吗?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别人家放炮,可是我爸妈都说是打雷,他们也都听到了!

就连我我80多岁,耳朵不怎么好的奶奶也听到了,还说“雷打正月,遍地坟头”,今的年景不太好!

我问她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正月打雷有什么预兆?奶奶说,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老话了,而且去年冬季是多年不遇的少雨雪天气,估计今春的雨水多,而且来的早!

那么,这句老话说的“雷打正月,遍地坟头”,到底啥意思?正月打雷真的不好吗?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

“雷打正月,遍地坟头”

这句老话从字面看,意思是正月里要是打雷,往后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甚至会有很多人去世,新坟遍地。

有的地方说成是“正月打雷,遍地是贼”,或者是“正月打雷遍地坟”等,说法不同,意思差不多,都是说正月打雷,是不好的现象!

在以前,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知有限,也不知道为何会打雷,甚至还认为天上有神仙,是他们在操控着打雷!

而且打雷又大多出现在夏季,正月还很冷,突然打雷,就觉得是反常的。

而这种反常就被认为是不祥之兆,预示着接下来的年景不好,可能会有饥荒、疫病,洪涝等灾害,会导致很多人受灾,所以才会有“遍地坟头”这样让人害怕的说法。

那正月打雷真的不好吗?从科学角度来讲,打雷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大气中存在强烈的对流运动,正负电荷相互碰撞,就会产生雷电。

正月里如果冷暖空气交汇剧烈,同样能满足打雷的条件,所以正月打雷本身没什么神秘的。

而且一般正月打雷的话,往往预示着后面天气会有大变化,比如大降温,或者是降雪等,因此也有“雷打雪”的说法!

不过,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正月打雷可能真有点影响。正月时,很多农作物处在返青或者播种的关键时期,像冬小麦,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来生长。

要是正月打雷,往往伴随着降雨,温度也会降低,小麦返青可能就会受影响,甚至导致减产。要是碰上雷打雪这种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的危害就更大了。

既然正月打雷不太妙,那几月打雷才好呢?在老祖宗的经验里,三月打雷是比较好的。

有农谚说“三月打雷谷成堆”,到了农历的三月份,春天已经站稳脚跟,气温回升,农作物开始茁壮成长,这时候打雷下雨,能给庄稼补充水分,有利于生长,预示着秋天能丰收,粮食堆满仓。

还有“春雷震乾坤,瑞雪兆丰年”,春雷响起,意味着春天真正来了,再加上冬天的瑞雪,这一年的收成就有了保障。

民间还流传着不少关于其他月份打雷的谚语,像“二月打雷麦堆堆”,二月是冬小麦返青的关键时期,打雷带来雨水,能让小麦喝饱水,茁壮成长,所以预示着小麦会丰收。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就是说“二月雷不鸣,百果不实,小儿多死”,二月不打雷,可能会影响果树结果,对小孩子的健康也不利。

另外还有“八月打雷谷堆堆,九月打雷黄土堆”,八月正是庄稼灌浆成熟的时候,打雷下雨能让粮食颗粒饱满,迎来丰收。

但是到了九月就不一样了,进入农历九月,天气逐渐转凉,正常情况下不该打雷了。

要是九月打雷,可能预示着接下来天气反常,不利于庄稼生长,甚至会出现干旱等灾害!比如农谚说,“九月雷声发,天干一百八”,就是说九月打雷后可能会持续干旱,庄稼没水喝,产量就会受影响!

还有在“十月打雷大雪飞,腊月打雷刀兵动”,十月打雷,可能预示着天气会急剧变冷,大雪提前降临,对越冬农作物不利。

而腊月打雷,在古代被认为可能会引发战争或者社会动荡,不过这更多是古人的一种联想和担忧,没有太多科学依据。

虽然现在科技发达,能从科学角度解释打雷现象,但这些农谚里藏着的古人智慧和经验,依然值得我们参考。

咱不用对正月打雷过于恐慌,但也要留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范,保护好农作物,保障生活不受太大影响。

各位网友们,你们这几天听到打雷了吗?你家乡打雷了吗?

0 阅读:0
霏霰轻扬时

霏霰轻扬时

霏霰轻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