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恶性肿瘤的医学征程中,复发难治性淋巴瘤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传统的治疗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病情反复的患者而言,生存希望往往渺茫。然而,随着CAR-T细胞疗法的问世,这一困境被彻底打破。作为中国首款获批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复星凯瑞的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通过创新的支付模式和高效的联合监管机制,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重获新生的希望。
突破性疗法:CAR-T技术的革命性价值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使其能够精准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的创新疗法。奕凯达®作为个体化定制药物,从采集患者T细胞到完成600多道制备工艺,每一步都严格把控,确保疗效与安全性。截至目前,奕凯达®已成功治疗近1000位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其真实世界数据显示,最佳缓解率(bORR)达83.1%,最佳完全缓解率(bCR)高达67.2%,与全球数据相当且安全性更优。更令人振奋的是,ZUMA-1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表明,接受治疗后3个月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中,64.1%可实现5年持续缓解,这意味着他们有望达到临床治愈。

创新支付模式:以疗效为导向,减轻患者负担
CAR-T疗法的高昂成本曾是许多患者面临的“生命门槛”。为解决这一问题,复星凯瑞联合国药控股旗下宸汐健康,推出了中国首个淋巴瘤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在这一模式下,治疗过程分为细胞采集和回输两个关键阶段,分别设置相应的支付节点;在完成治疗后,通过专业医疗团队的客观评估,若疗效未达预期目标,患者可获得最高60万元的费用返还。这一创新支付方式不仅体现了企业对产品疗效的坚定信心,更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经济风险,真正实现了“有效才付费”的公平理念。
北京协和医院的张薇教授指出,按疗效支付的方式不仅体现了企业对患者的关爱,也极大地提高了奕凯达®的可及性,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同时,这种支付方式也为CAR-T疗法未来纳入不同层级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联合监管机制:打通细胞治疗的“生命通道”
细胞治疗产品的个性化特性对运输和储存提出了极高要求。复星凯瑞依托上海首创的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成功实现了细胞治疗产品的快速跨境运输。例如,2025年一例香港患者的血液样本仅用4小时便完成通关并送至上海细胞工厂,彰显了“浦东速度”的高效与可靠。这一机制不仅为国内患者争取了宝贵时间,更推动了CAR-T疗法的国际化应用,惠及全球患者。
政策助力与行业认可: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随着国家医保局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高值创新药如奕凯达®有望通过多元支付机制进一步普及。2025年3月,复星凯瑞入选上海市24年科技小巨人企业,其技术实力与创新模式再获肯定。企业首席执行官陈星蓉表示:“我们将继续深耕细胞治疗领域,通过创新支付和政策协同,让更多患者‘用得上’也‘用得起’这一突破性疗法。”
复星凯瑞奕凯达®的成功,是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力量的缩影。从技术突破到支付创新,从联合监管到政策赋能,奕凯达®正以全方位的卓越表现,重塑淋巴瘤治疗格局。未来,随着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奕凯达®将继续为更多患者点燃生命之光,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这不仅是一次医学的进步,更是一场关于生命希望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