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一则立案调查美国杜邦中国有限公司的消息登上热搜,网友纷纷点赞,中国硬气!
完美伪装被撕碎了
“兄弟们,杜邦公司被查了!这个捐过防护服的美国企业,竟然是个披着羊皮的狼!”当这个消息在抖音刷屏时,无数网友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吧?是不是搞错了?”但当你翻开杜邦在中国的“双面人生”,就会发现这场立案调查,不过是撕开了美国资本最虚伪的面具。

防疫“白莲花”背后的生意经
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杜邦公司紧急捐赠了52万件Tyvek防护服,还上了人民日报和各大官媒头条。
讽刺的是,杜邦的闪蒸纺丝技术专利早在1990年就过期了,但靠着“工艺秘密”的狡辩,硬是把技术垄断变成了70年的“印钞机”。
就像网友调侃的:“杜邦的防护服确实好用,就是价格贵得能买三件国产的。”这种“良心企业”的人设,不过是精心策划的公关秀。
当我国国产企业想研发替代材料时,杜邦立刻祭出“337调查”大杀器,2024年直接逼退三家中国材料企业。这种“左手发糖右手挥刀”的操作,真是把商业伪装玩明白了。

共和党金主的中国生意经
你以为杜邦只是个普通的外企?翻开它的家谱你会发现,这个家族从一战时期就开始给共和党捐款,和洛克菲勒、科氏工业这些老牌财阀都是“自己人”。当特朗普在台上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时,杜邦正在用“长臂管辖”把中国企业的产品拦在北美市场之外。
但中国这次直接拿反垄断法开刀,相当于在美国人的规则体系里打了一套“降龙十八掌”。
就像网友说的:“你玩你的专利战,我查你的垄断账,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杜邦的过期专利、强制二选一、未申报控制权变更,每一条都精准戳中反垄断法的红点,这次真是“装X装到反垄断局了”。

从救命恩人到阶下囚的蜕变
最魔幻的是杜邦在中国的发家史。1988年作为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落地深圳时,杜邦可是被当作“座上宾”的存在。
但吃着中国市场的红利,转身就用规则武器打压中国本土企业。就像网友比喻的:“这就好比请了个保姆,结果保姆把家当都偷光了。”
现在市场监管总局的立案调查,不仅让杜邦市值蒸发20亿美元,更让那些还在迷信外企光环的人清醒过来。
正如某大V的评论:“当资本露出獠牙时,监管的重锤就该砸下去了。”这次的调查不仅是对杜邦的惩戒,更是给所有外资企业敲响的警钟:在中国市场赚钱可以,但想砸中国人的锅?门都没有!
看美国巨头现原形
当杜邦的股价在美股盘前暴跌14%时,中国网友的评论亮了:“建议查查辉瑞,说不定有惊喜!”这波操作不仅大快人心,更彰显了中国的监管底气。
就像外交部发言人说的:“中国市场开放包容,但绝不纵容破坏规则的行为。”
从防疫英雄到垄断黑手,杜邦的翻车给所有企业上了生动一课:在中国赚钱,就要遵守中国的规矩。那些既想当“白莲花”又想当“搅屎棍”的企业,终将在监管的聚光灯下无所遁形。
而这场立案调查,不过是中美博弈中的一个小插曲,好戏还在后头呢!
你支持中国政府对杜邦立案调查吗?
来者上宾
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哪有这种好事
用户15xxx81
坚决支持[呲牙笑]
莫问
能这么做,肯定是掌握了不为外人所知的信息
用户10xxx32
支持查
平安
早该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