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量1万多斤

我们的平凡之路 2024-05-18 03:48:13

炽热的太阳下,黄沙漫天飞舞,狂风时而肆虐,带来无边的沙尘暴。若被卷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人们普遍认为,沙漠通常是主导者,在沙漠化地区,“沙进人退”是最为普遍的景象。但在中国,却有一个沙漠,十分不起眼。

黄沙逐渐减少,绿色的生命不断在人类的努力下扩展,青草和绿树的面积逐渐增加。最终,未经过治理的沙漠面积不足7%。

人们在治理沙漠后,不仅没有让土地荒废,而是将其用于种植土豆,取得了每亩最高产量达到万斤的惊人成果。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哪片沙漠如此“狼狈”?人们是如何将那片荒漠变成绿洲的呢?

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在地图上,它呈现为一片广袤的黄色。数百年来,这片土地一直以贫瘠和沙漠化闻名。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毛乌素并非自然形成的沙漠。在历史长河中,这片土地并非覆盖着漫天黄沙,而是一片郁郁葱葱、风景宜人的草场,当时的匈奴王城就座落在这片区域附近。

这片风水宝地是如何转眼之间变成黄沙满天、土地枯竭的景象呢?

据相关研究资料指出,毛乌素原始沙漠实际上只占据了一小片区域,其他地区则属于森林草原。尽管在表面上是茂密的草皮覆盖,但其下却全是由沙砾构成的。一旦草皮遭受破坏,沙漠化的过程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这片土地上居住的恰巧是游牧民族,他们长期以来一直以放牧为生。众所周知,牛羊的健康生长离不开丰美的草地,但草地并非立即就能长出来,它们需要及时的精心呵护。

这里的古代游牧民族却并非如此,对于他们而言,草原的广袤似海,草料消耗殆尽,只需迁徙他处,必有新草场可供放牧。

这片土地处在毛乌素,土地不像其他草原那样肥沃,而是干涸的砂砾。一旦草皮减少,沙子便会很快占领地面。在其他地方或许情况不会这么严重,但在这里就不同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迁徙至更为宜居的地方。从秦汉时期延续到唐初,代代游牧民族,一批又一批的牛羊,逐渐创造了广袤的沙漠景观。

宋朝时,沙漠开始向东南地区扩展,加之战乱和不合理的开发。近百年后,到了明朝中后期,沙漠化已蔓延至长城脚下。为了加强边防,明朝每年都派遣人员前往沙漠进行“扒沙”工作。

在清朝时期,几千年来这样的行为使得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进一步淡化。因此,到了1949年,沙丘已经在长城旁形成了一片,随风四处飘散。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新中国成立后的政府并未袖手旁观。从1959年起,一批又一批的治沙人前赴后继,他们修筑防风带、疏通水道,改善土地,开展了一项世纪工程,即沙漠改造。

官方民间齐努力,誓把沙漠变绿地

国家为了有效治理广袤的沙漠,采取了将其划分为不同区域的措施,由沙漠周边的各省政府分别负责治理。各省区承担着自己辖区内沙漠的治理责任,在整体上组织沙漠治理工作。

沙漠周边的居民不仅依赖官方政府机构治理沙漠,还自发地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一些人甚至成立了公司,投入资金用于沙漠治理。在所有私人从事治沙活动的人中,石光银的经历无疑是最为丰富多彩的。

1952年,石光银诞生。他的家庭坐落在名声狼藉的“沙窝窝”区域,此处环境极为恶劣,风大时常席卷沙尘,人们不得不躲避,沙尘则驱赶人们。

孩子们在这里从小就接受教育,被告知沙子会吞噬人类,因此在沙暴来临时务必寻找藏身之处,否则就会被沙尘卷走,生命也将随之消失。这一点给石光银留下了深刻印象,小时候经历的一次沙暴成为他终身难忘的记忆。

1959年,年仅七岁的石光银接到了父亲交给他的放羊任务。与此同时,邻居家的小弟弟赵虎娃得知他要去放羊,兴高采烈地便跟着他一同奔向了草原。

两个年幼的孩子一边赶着羊群,一边闲谈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上午十点。突然,耳边传来阵阵风声。石光银抬头望去,远处竟然出现了一片漆黑的沙尘暴。

孩子们缺乏面对沙暴的经验,只能朝着家的方向奔跑,但人类的双腿如何能在风中奔跑?转眼之间,沙暴便将两个孩子的身影吞没。

石光银的父母望见外面满目沙尘,顿时心中警觉,但沙尘一旦肆虐,便是一片浓密的帷幕,现在出门寻找显然不明智。他们只得等待沙暴过后,方能踏上沙漠之路,寻觅孩子的踪迹。

星点点在夜空中闪烁,夫妻二人手持灯笼,不停呼唤着石光银的名字,但尽管他们寻找了整整一个晚上,孩子却始终未能寻觅到。

听闻此事,村民们纷至沓来提供帮助,历经一天的搜寻,终于在一个沙坑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牧羊犬。村民们面露惋惜之情,纷纷劝慰着夫妻俩,希望他们能够接受这个事实。

石光银的父母不肯轻易放弃,他们又连续搜寻了两天,在30公里外的一个牧民家中终于找到了石光银。

石光银被沙暴卷至牧民家蒙古包门前,幸得牧民热心相助,将其收留并施以救治,频频赐予奶茶,最终使其脱离险境。然而,与其同行的赵虎娃却神秘失踪,无人得见其生,亦无尸可觅。

石光银经历过这番事后,下定决心,他决意与风沙抗争到底,因为只有消除沙漠,他的后代才能摆脱与他相同的遭遇。

石光银在他15岁的时候成为了村里的小队长,率领全村人开始了栽树行动。整整三年的辛勤努力,他们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最终成功地种下了1.4万亩的树木。

石光银在年满20岁时晋升为大队长,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初心,带领着他的队伍在沙漠中种树。这一次,他们成功建立了一片绿洲,使得沙漠焕发了新的生机。

1984年,政府颁布了一项政策:允许个人承包治理沙漠。石光银当时担任乡农厂厂长,得知这则消息后,毅然辞去工作,带领全家迁往沙漠地区,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治沙的人。

牵头人石光银在第二年积极行动,争取到了近6万亩当地沙地的承包权,其中包括风口地段的“狼窝沙”,这项任务艰巨异常。但石光银毫不畏惧,与团队一同挑战“狼窝沙”,连续进行了三次决战。

他在此地品尝的是质地又干又坚硬的黄色馍馍,饮用的是从沙坑里挖出的稀糊状水,栖身于由柳条和塑料布搭建而成的小凉棚。他每天肩负着一捆又一捆不同的树苗进行栽培。

大自然不是轻易能被人类所征服的,每年有十多次狂风肆虐,而栽种的树苗存活率不足10%。面对这样的挑战,石光银口舌生疮,眼睛通红,却从未放弃。

石光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带领着团队继续努力,结果存活下来的树苗达到了20%,然而对于广袤的沙漠而言,这只是微不足道的进展。尽管历经两次失败,石光银并没有丧失信心,仍然坚定不移地前行。

他带领团队深刻反思,组织前往其他地区学习最新的沙漠治理技术。在第三次挑战狼窝沙时,最终获得胜利,种植的树苗存活率达到80%!

在石光银和无数治沙人的辛勤付出下,1990年,他负责的5.8万亩荒漠全面治理完成。凭借着人力和智慧,石光银在毛乌素沙漠周围筑起了一道长达45里、宽十几里的绿色屏障。

石光银在获得治沙经验后,积极承包了更多的荒地、沙地。他深知生命有限,已做好终身未见沙漠治理成果的准备。

尽管年事已高,石光银依然怀着乐观的心态,他深信自己也能如同愚公移山般改变命运。而在1997年,石光银的儿子石占军也步入父亲的行列,投身治沙造林的事业。

石光银看着年轻的儿子,心里感到无比欣慰。他常常向儿子表达自己的抱负:我一生的目标是治理13万亩的沙漠,等你长大了,我再一同治理13万亩,将来等你有了孩子,也让他来治理13万亩。这样,我们三代人努力下来,那座“绿色长城”就能够稳固守护了。

这位老人并未得到上天的眷顾。在2008年3月12日,也就是国际植树节这一天,为了及时将树苗运回定边,石光银的儿子一大早就驾驶着大卡车启程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路上发生了一场车祸,结果老人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石光银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沉重的打击,但他从未放弃他和儿子共同的治沙理想。他想起儿子为了植树而献出生命,这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新信念。

自那时起,这位老人全心投入治沙造林的工作中,担心有一天意外也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因此,他将自己一生的造林心得传授给了孙子石建阳。而这位孙子也坚定地选择了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黄沙“消失”土豆出,治沙人们笑开颜

在治沙人们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下,毛乌素沙漠已经从一片黄沙满地变成了郁郁葱葱,大约80%的沙漠区域都得到了有效治理。

地面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土流失得到改善,周边环境逐渐改善,从与毛乌素沙漠相对的“沙漠之都”,榆林已经转变为一个绿洲。

经过环境的改善,当地居民开始寻求摆脱传统的放羊吃草、草地逐渐变成沙漠的局面,他们开始探索新的生存之道。榆林市开辟了大量新的农田,这些土地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土豆。

每年七月份,当夏日炎炎来袭,毛乌素沙漠的草滩区便呈现出一幅万亩马铃薯竞相绽放的壮观景象。那洁白的花朵,仿佛是这片土地上居民生活的希望之花。据报道,毛乌素沙漠的土豆亩产量最高可达万斤,为这片荒漠带来了丰盈的收获。

治沙人们欣喜地露出笑容,因为他们目睹沙漠转化为绿洲,甚至成为了人们的财富之源。

1 阅读:396

我们的平凡之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