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亿芯片补贴没了?美国翻脸不认账,韩企“哑巴吃黄连”

互联鱼 2025-02-17 22:27:06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美国政客的承诺向来是“雷声大雨点小”。

2025年开年,特朗普政府一纸政策调整,让韩国半导体炸开了锅,原本承诺分别给三星47.45亿美元、SK海力士4.58亿美元,(约378亿元人民币)补贴,说没就要没了!这出“翻脸不认账”的戏码,让韩国芯片企业尝到了“哑巴吃黄连”的味道。

从“撒钱抢人”到“关税逼宫”

拜登政府当年推出《芯片法案》时,口号喊得震天响:“390亿美元补贴,重振美国芯片霸权!”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纷纷“闻钱而动”,砸下数百亿美元赴美建厂。拜登甚至亲自为三星德州工厂剪彩,拍胸脯保证“补贴一分不少”。

可谁能想到,特朗普一上台,直接掀了桌子:“芯片厂个个富得流油,凭什么拿美国纳税人的钱?”

特朗普的逻辑简单粗暴:“与其花钱请客,不如拿鞭子赶人。”他主张对进口芯片加征高额关税,逼着企业“自愿”赴美建厂。这招“空手套白狼”,像极了市井商贩的“强买强卖”——“要么交钱(关税),要么搬厂(来美国)”。拜登的“补贴诱饵”瞬间成了“镜花水月”,而三星、SK海力士的工厂却已破土动工,数亿美元前期投入如同“肉包子打狗”。

韩企硬着头皮“填坑”

眼下,韩国巨头们正面临“两杯毒药选一杯”的窘境。继续建厂?美国人工成本比亚洲高30%,补贴一断,每年运营成本得多掏数亿美元;半途而废?工地烂尾、设备闲置不说,还可能被美国扣上“违约”帽子,今后别想再进北美市场。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撕毁补贴协议,一边还要求企业“遵守原定条款”。比如三星德州工厂必须用工会工人、给员工建员工住所等等,这些条件本是此前美国为讨好劳工团体设的“枷锁”,如今却成了特朗普政府拿捏外企的“把柄”。有业内人士苦笑:“这就像请客吃饭,客人菜都点了,主人突然说AA制,还要求必须用金盘子装菜!”

美芯片产业链“拆东墙补西墙”

美国这招“变脸”,动摇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信任根基。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虽已拿到15亿美元补贴,但后续资金岌岌可危;英特尔一边数着22亿美元补贴,一边偷偷在中国市场扩建封装厂,结果被特朗普骂作“吃里扒外”。

更现实的原因在于,“美国优先”正在撕裂技术全球化。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大陆的工厂占全球存储芯片产量的40%,但特朗普政府强硬要求“减少对华依赖”,甚至可能禁止它们向中国出口高端存储芯片。企业被迫在“保市场”和“保补贴”之间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美国分析师直言:“打压中国芯片,反而会逼出更快的国产替代。”当前,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已突破128层3D NAND技术;华为海思的GPU芯片通过“多重曝光”工艺,用14纳米设备做出了7纳米性能。正如老话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半导体行业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

结语: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精明,实则暴露了美国产业政策的短视。昔日“美国制造”靠技术领先征服世界,如今却要靠关税壁垒苟延残喘。三星、SK海力士的遭遇,不过是全球产业链“美国陷阱”的缩影。

今日可以撕毁补贴协议,明日就能没收工厂资产。当商业逻辑让位于政治博弈,再大的企业也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

1 阅读:8
互联鱼

互联鱼

新媒体公司创业者,致敬科技发展,趣聊商业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