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我转业殡仪馆工作,父母因此在村里抬不起头,后来又以我为荣

麒仔剧评说 2025-01-10 11:04:44

"儿啊,你宁愿去那阴森森的地方,也不去供销社?"母亲拽着我的衣袖,声音颤抖得像秋天的落叶。那一刻,我感觉她苍老了许多。

那是1987年的夏天,知了在老槐树上拼命地叫着。我刚转业回到老家,背上的军用包还带着部队的味道。

母亲站在村口,满头的白发在暮色中格外刺眼。她的手上还带着老茧,那是年复一年操劳留下的痕迹。

"妈,殡仪馆也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地方。"我低着头,用脚尖踢着地上的小石子。从小到大,我还是头一回看见母亲这样难过。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母亲就会给我做身新衣裳。虽然是用补丁布拼的,可她总说:"咱家浩然长得俊,穿啥都好看。"那时候,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

当兵那会儿,我在部队表现不错,还立了个三等功。每次写信回家,母亲就让人把信念给全村人听。她总是骄傲地说:"我儿子是解放军,保家卫国的好战士!"

可谁知道去年训练时摔伤了腿,那次摔得不轻,整整躺了一个月。虽说最后养好了,可医生说不能再继续高强度训练,这才不得不提前转业。

组织上照顾我,给了几个选择。供销社确实是个好去处,每个月工资都不少,还能经常回家。可我想着殡仪馆工作稳定,能照顾家里。再说,总得有人干这个工作不是?

可没想到,这个决定让全家都抬不起头来。邻居王婶子来串门,说话时那眼神,就跟看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似的。

我的战友王建国、张德明特意从外地赶来。那天晚上,我们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手里攥着大茴香味的二锅头。月光洒在地上,影子斑驳。

德明直摇头:"老李,你是真不开窍,供销社多气派啊!那一天天的,跟领导似的。"他说这话时,眼里满是担忧。

建国也帮腔:"就是啊,你要真想清闲,镇上通讯社也成。咱战友一场,我去托人说说。"他拍着我的肩膀,力道重得发疼。

可我心意已决。这些年在部队,最懂得的就是一个"责任"字。既然选择了,就得坚持到底。就像当年在部队,再苦再累也不能掉队一样。

村里的广播喇叭下,老人们最爱纳凉。自打我去了殡仪馆,那些话就传得厉害。"李家那小子,整天跟死人打交道,晦气得很。"

"听说他连女朋友都找不着了,可不是嘛,哪个姑娘敢嫁过去?"这些话,风一样地传遍了整个村子。

。媒婆李婶给我说了好几个对象,一听我在殡仪馆上班,全都躲得远远的。有个姑娘甚至当场就哭了,说什么也不肯再谈。

最让我心寒的是,邻居家的二愣子,以前见了我总爱嚷嚷"李哥好",现在看见我掉头就跑,还念叨着:"见不得,见不得。"那模样,就跟见了鬼似的。

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这些天愁得抽烟都多了起来。我常常看见他坐在院子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着旱烟,烟雾中的脸庞布满了忧愁。

有天晚上,我听见他跟母亲说:"当初就该逼着他去供销社,这下可好,连个说亲的都没有了。"母亲叹气:"这孩子打小就倔,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我躺在土炕上,听着墙上的挂钟滴答响,心里也跟着一下下抽疼。转业这事,我也想过放弃,可每次想起在部队时立下的誓言,心里就有个声音在说:"李浩然,你是个军人,军人要对得起自己的选择。"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开始琢磨着怎么干好这份工作。部队教会我的就是,既然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把殡仪馆当成了自己的"战场",把服务群众当成新的使命。

那时候殡仪馆确实不够规范。办公室里的桌椅东倒西歪,院子里的杂草都快长到膝盖了。我就按照部队的要求,定下了一套标准流程。

从着装到礼仪,从接待到送行,事事都要求做到位。每天早上,我都要求大家列队集合,检查仪容仪表。职工们一开始不习惯,我就跟他们讲:"咱们是为逝者送行的最后一程,得用心对待。"

渐渐地,变化开始显现。我们不光穿戴整齐了,说话也客气了,还特意给贫困户减免费用。办公室焕然一新,院子里种上了花草,连门口的柏树都修剪得整整齐齐。

老职工刘师傅感慨:"浩然啊,你这个兵样子,给咱们殡仪馆带来了新气象。"他说这话时,眼睛里闪着光。

最让我感动的是老兵张德荣的后事。他是村里的老八路,一辈子为革命奋斗,生前没留下多少积蓄。临终前,他还念叨着要为党和人民再做贡献。

他儿子来办理手续时,我二话不说就给办了优惠。。那天,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了,目送着这位功臣最后一程。

后来他儿子红着眼睛说:"浩然同志,你这么做,我爸在天上也会笑的。"听到这话,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去年夏天,县里遭了特大暴雨。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河水漫过了堤坝,村里的庄稼地全都泡在了水里。我带着殡仪馆的同事们,主动请缨去帮助受灾群众。

那些天,我们穿梭在各个村庄,帮着搬运物资、清理淤泥。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村民们感激的眼神,心里就像喝了蜜似的甜。

有一天,我正在搬运沙袋,浑身是泥,汗水混着泥水往下淌。忽然听见有人喊:"李浩然,快歇会儿吧,来喝口水。"一抬头,竟是当初躲着我的二愣子,手里还端着热茶。

从那以后,村里人对我的态度慢慢变了。街上遇见,不再绕着走,反而热情地打招呼。就连那些爱嚼舌根的大妈,也改口说:"李家那小子,有担当!"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在一次业务培训中,我认识了县医院的护士小张。她性格开朗,说话做事都利索。最重要的是,她不但不嫌弃我的工作,反而说:"能把送行这样的工作做得这么好,真不容易。"

去年年底,我和小张领了结婚证。母亲高兴得直抹眼泪,拉着我的手说:"儿啊,你没给咱李家丢人,反而让咱家更有面子了。"

现在,我和小张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天早上,我们一起骑车上班,路过的时候,邻居们都会热情地打招呼。

前几天,我骑着自行车回家,远远就看见母亲在村口等我。她的头发白了不少,但精神头儿却更好了。她笑眯眯地说:"今天又有人托人来打听你了,说是想让咱们殡仪馆帮着操办后事。都说你们办事周到,让人放心。"

看着母亲欣慰的笑容,我忽然明白,人生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我在部队学到的:不是所有的战场都在前线,守护人民的最后一程,也是一种光荣。

暮色中,我的影子被拉得老长。恍惚间,仿佛看见那个穿军装的自己,正笔直地立正敬礼。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初心不改,战位虽换,本色依旧。

西边的天际,最后一抹晚霞映红了老槐树的枝头。知了还在不知疲倦地叫着,就像那年夏天,我刚转业回来时一样。只是这一次,我的心里充满了平静和自豪。每一个黄昏,当我穿过村口的老槐树,听着熟悉的知了声,都会想起那个不服输的自己。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在坚持中寻找光明,在平凡中活出精彩。

0 阅读:215
麒仔剧评说

麒仔剧评说

影视杂谈,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