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并不彻底的拨乱反正
至德二载(757年)十月十八日,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两京,玄宗、肃宗父子“二圣”重新回到了阔别两年之久的国都长安,叛匪安庆绪带领残部退保邺郡(今河北邯郸临漳)。
重返长安,除去必要的戍防、安抚之外,拨乱反正无疑成为摆在肃宗面前一项急迫而重要的工作。
当初玄宗父子仓皇逃离,大量官员留滞东、西两都,落入叛军之手,在叛军的胁迫下,主动或被迫接受了安禄山父子所授官职替叛军效力,其中也包括像前宰相陈希烈在内的个别高级官员。这些人当如何甄别处理,直接关乎朝廷对平叛一事的态度与立场
十二月,肃宗成立了由礼部尚书李岘为组长,兵部侍郎吕諲、御史大夫崔器参加的审讯组,专司查办、处理陈希烈等人叛唐投敌案。
李岘因吕諲、崔器过于刻薄严厉,担心他们把案子方向带偏,牵累大量无辜人员,特地指派殿中侍御史李栖筠为判官,负责具体的查案工作。李栖筠为人正直,处理刑案一贯秉持公平宽恕的原则,受到时人赞许。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讯问,基本坐实了陈希烈等人罪行。崔器、吕諲的意见是把所有做过叛军官职的大唐官员,不问原因一律处死,肃宗想也不想便准备接受。
李岘认为:“投敌的大多是皇亲国戚或功臣子弟,把他们一律以叛国罪处死,不符合仁义宽恕的道义。何况河北地区还没有平定,群臣在叛军中效力的仍有很多。如果从宽处理,等于给这些人打开了一条自新之路。倘若全部杀掉,反倒让他们铁心跟着叛军干。吕諲、崔器只知墨守法律条文,不识国家大体。建议按照‘只斩匪首、胁从不问’的原则处办,请陛下您三思。”
经过数天争论,肃宗最终采纳了李岘意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定下六等罪行处办标准:一等罪公开处斩;二等罪恩赐自尽;三等罪杖刑一百;四等以下流放、贬官。
有了这个原则,前河南尹达奚珣等十八人被判一等罪,于长安西南独柳树下问斩。达奚珣在洛阳城破当天就投降了安禄山,与同在洛阳却为国殉节的李憕、卢弈相比死的一点不冤。
陈希烈等七人定了二等罪,在大理寺自尽,前宰相张说之子张均、张垍兄弟也在其内。
张氏兄弟原本都在翰林院担任供奉,受到玄宗宠幸,特别是张垍,还娶了玄宗女儿宁亲公主为妻。但当祸乱发生时,两人却拒绝了房琯投奔玄宗的提议,主动投靠了安禄山。
按理说六等标准既已确定,按这个框框实行即可。但肃宗却因当年张说对他有恩,偏要法外开恩,赦免张氏兄弟。
玄宗认为此二人身居高位,主动投敌罪不可赦,没有同意。肃宗跪下来流泪恳求,说什么:“儿子当年全亏张说父子才有今天,如果不能挽救张氏兄弟,将来在地下有何脸面去见张说。”
玄宗勉强同意改判张垍流放,但无论如何也要处死张均,肃宗只得答应。
没多久,有从叛军回来传言:“跟随安庆绪到邺郡的那些唐朝官员,听到陈希烈等人被杀,更加坚定了跟随叛军的心志。”
肃宗听到这些话非常后悔,他这人随意性太强,做事毫无原则性可言,总是前后摇摆。
司马光在评价此事时不无愤慨的说:“作为国家官员,既然得到国家任命,就理应为国尽忠,而不能心存贰心。陈希烈、张垍或位居相位、或贵为国戚,和平年代里,他们对主子的施政过失不发一言,只知一味迎合主子心意谋取荣华。等到战争来临祸事开启,他们又苟且偷生,向贼党取媚称臣,为他们尽力效命。”
“这种行径连市井之徒都感到羞愧,简直猪狗不如!如果饶了他们性命,让他们官复原职,那就是默认谄媚之臣无往而不利。而像颜杲卿、张巡这样的忠臣,治世时将他们打发到偏远地方做个小官,乱世时又把他们丢弃于孤城中,任凭他们落入敌手,粉身碎骨也无人过问。”
“凭什么善良的人总是得不到好报,而奸佞之徒却总能混得风生水起!六等定罪,已经可以了,又有什么可后悔的!”
【02】隐患无穷的军制、人事改革
回到长安的肃宗,其表现与在灵武刚刚称帝时大相径庭,猜疑心越来越重。
他组建了左、右神武军,所属兵员全部从跟随自己到灵武的功臣子弟中挑选,与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并称“北牙六军”。此外,又挑选一千名精于骑射的士卒,担任殿前射生手,号称神威军。
这七军不隶属于任何一方,完全由皇帝自己掌握,交由亲信宦官管理。宦官自此拥有了兵权,成为可与藩镇武将、文官集团叫板的政治力量。
有鉴于安史之乱爆发,内地武备废弛无兵可派的事实,肃宗参照边防军镇做法,把河中防御使升格为节度使,将剑南分为东川、西川两个部分,把安西改为镇西。后来又相继成立浙江西道、浙江东道等节度使,导致全国各地藩镇林立,都拥有了可以独立指挥的军队,为大唐后世培养出一帮反朝廷的异己力量。
肃宗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任何快乐与信心,为了寻求心理安慰,他变的极为崇信鬼神。太常少卿王屿以此取媚肃宗,在每次祭祀活动时,总爱掺杂一些巫术内容,肃宗很欣赏他,提拔他做了宰相。
肃宗压力过大身体不好,经常生病。王屿经过占卜,愣说是因为山川神灵作怪,需要安排宦官、女巫前往各地名山大川祈福。
这些女巫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烦扰所过州县,到处收取贿赂。
前往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辖区)的一位年轻女巫,人长的非常漂亮,跟随她的无赖少年多达数十人,为害乡里尤其严重。
刺史左震到驿站探望,却见他们大白天里房门紧锁不开,震怒之下让人破门而入,把女巫拉出去直接斩了,连带跟随她的那些少年也均被处死。
搜寻她所住房间,得到数十万缗赃款。左震据实奏报朝廷,并请求用这些赃款赈济贫民。肃宗只能吃个哑巴亏,无话可说!
平卢节度使王玄志病故,肃宗委派宦官前往抚慰。因平卢位于营州(今辽宁朝阳),是安禄山的起家之处。归附大唐后,肃宗嫌距离遥远无人可派,让平卢军自行推选节度使,由宦官直接授予旌节。
高丽人李怀玉杀死王志玄的儿子,推荐自己姑父侯希逸为节度使。于是,伟大的肃宗同又为大唐开启了一项新的坏规矩,军士自立节度使,朝廷不再委派!
藩镇祸乱自此开始,社会秩序在一次次“破窗效应”中变的荡然无存!
司马光先生就此发表意见,认为:肃宗遭遇国难,幸运加以复国,本应重新恢复原有制度,使社会回归有序状态。他却只求暂时安逸,不做长远打算。类似任命将帅这样涉及国家安危的大事,竟然只派一名宦官,按军中意见随意授予,根本不管被推荐的人,品行能力到底如何!
自此之后,君臣习以为常,认为这是极为高明的策略。以至一些偏将士卒杀死、驱逐主帅,不但不去治罪,还把元帅位置授给他。国家的官爵不出于国家,竟然取决于下面,祸乱哪里还会终止!
作为部属擅杀上级,本应是不可饶恕的大罪。朝廷却还让这种人拥兵一方,这不明目张胆的鼓励作乱吗!正因如此,下级时常偷窥上级,找机会杀他,自己取而代之;而上级则对下级惴惴不安,稍有怀疑就要除掉他们。这样的做法还想寻求天下大治,怎么可能呢!
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如今大唐军纪涣散,士卒得以冒犯偏将,偏将能够欺侮主帅,那么主帅自然也可欺凌天子!
从此祸乱不断,兵革不息,百姓坠入涂炭无处控诉,一直持续了近两百年!
【03】走投无路的安庆绪
安庆绪自打从洛阳北走邺郡,部下就开始相继叛降。
乾元元年(758年)二月,北海节度使能元皓率所部来降,肃宗将其任命为鸿胪卿,并代理河北方面招讨使。
有了能元皓的示范,叛军所属平原太守王暕、清河太守宇文宽也杀掉安庆绪所派使者降于大唐。可惜他们距离邺郡太近,安庆绪派大将蔡希德、安太清前往进攻,将二人生擒活捉,在邺城闹市活剐而死。
为彻底打消部下叛乱念头,安庆绪在邺城大搞白色恐怖,但凡发现有出逃嫌疑的,必诛灭其全族,乃至牵连到所属部下、亲友,由此连坐而死的不计其数。安庆绪又逼迫群臣在城南歃血效忠,人心日益离散。
朝廷指派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屯驻河内(今河南沁阳),用以防范安庆绪再度进犯河南。李嗣业善使陌刀,勇不可挡,曾在香积寺之战中大杀四方,乎以一己之力挽回败局。
四月份,出于提振士气需要,安庆绪与蔡希德、崔乾祐纠集两万兵力,渡过沁水攻打李嗣业。与这位超级猛人对阵,结果可想而知,叛军灰溜溜的败回邺城,再也不敢轻易出来。
安庆绪逃走,史思明归降,让肃宗高度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他并没有象当初收复两京那样急着出兵,一举剪灭叛军余孽,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史思明与安庆绪的对掐上!
宰相兼河南节度使张镐建言:“史思明凶狠阴险,趁乱窃取高位,看到我们力量强大他就归附。他虽长着人的面孔,内心却如野兽,很难将他收服,愿陛下千万不要赋予他重要权力。”同时又指称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狡猾奸诈,遇乱必然叛变,滑州地处敌我一线,建议将他调回京城,另派他人镇守。
张镐看问题很准,可惜肃宗不听,恰有一名宦官从范阳出使返回,极力称赞史思明、许叔冀忠诚可靠,肃宗反倒认为张镐不明事理,将他贬为荆州防御使,让礼部尚书崔光远取代他出任河南节度使。
史思明原为平卢军使乌知义麾下,乌知义待他很好。乌知义儿子乌承恩曾跟随李光弼担任信都太守,李光弼退守河东,他向史思明投降,史思明念及旧情没有杀他。待安庆绪败走邺城,史思明又接受乌承恩提议归顺大唐,对乌承恩相当信任。
李光弼知道史思明绝非“池中物”,最终仍会叛乱。为铲除后患,暗中指使乌承恩寻找机会除掉史思明,并力劝肃宗将阿史那承庆任命为范阳副节度,赐免死铁券,让其与乌承恩合谋。肃宗疑心病很重,听李光弼一说毫不犹豫的采纳了这一意见。
于是乌承恩动用家财私下招募士卒,还多次换上女人衣服,潜入各营劝诱相关将领,结果遭人举报给了史思明,史思明对此仍持怀疑态度。恰好乌承恩入朝,肃宗派宦官李思敬跟他到范阳,传达阿史那承庆的任命,并代表皇帝慰问范阳将士。
史思明把乌承恩留居府中,提前在他床下隐藏了两名亲信窥伺,并安排乌承恩的儿子前来探望。夜里,乌承恩悄悄对儿子说:“我奉诏铲除史思明这个逆贼,他死了朝廷将会让我做节度使。”
语音刚落,床下两人猛然持刀跃出,控制住了乌承恩父子,并在他行囊里搜索到了李光弼的信件以及一块免死铁券。史思明指着乌承恩责问:“我哪里对不起你,你竟如此待我!”乌承恩百口难辩,只得承认自己有罪。
史思明集结所有将士,面对长安痛哭:“臣以十三万部众主动归降朝廷,从未辜负陛下,为什么要杀臣!”
随即当众打死了乌承恩父子,连坐处死了二百多人,乌承恩的弟弟乌承玼侥幸逃脱,投奔太原李光弼。史思明将李思敬囚禁起来,把这一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给了肃宗。
肃宗眼见事情泄露,索性把锅全甩给了乌承恩,回信答复:“此事并非出自朝廷与李光弼之意,完全是乌承恩个人行为,你杀的好!”
等到处死陈希烈等人的消息传到范阳,史思明借此蛊惑众人:“陈希烈等辈原本都是朝廷要员,太上皇把他们丢弃不管,自己逃往蜀地,现今仍不免处死,何况跟随安禄山造反的我们呢,被朝廷清算不过是迟早的事!”
众将请求史思明讨伐李光弼,史思明让判官耿仁智、张不矜向朝廷上表,其中有句这样的话:“陛下如果不肯替臣诛杀李光弼,臣就自己领兵赴太原杀他。”
表章写好,张不矜拿给史思明看,即将装入信封时,耿仁智将这句话删掉,被人发现告诉了史思明。
史思明命令将二人推出斩首,因耿仁智跟随史思明很久,史思明不忍杀他,让人将他召回,对他说:“你跟了我三十年,今天这事可不是我对不起你。”
耿仁智毫无惧色,大声答道:“是人总有一死,能为国尽忠,死有何憾。假如跟您造反,也不过暂时苟活几天,还不如趁早死了痛快。”
耿仁智的态度激怒了史思明,他顺手抄起一根铁棒狠狠砸向耿仁智,把耿仁智打的脑浆迸裂惨死于地。
史思明已经下定决心起兵叛乱,正在范阳伺机而动,朝廷这边也没闲着。
七月十七日,肃宗册封回纥可汗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还将自己的小女儿宁国公主嫁给他为妻。大唐与外族通婚由来已久,但把皇帝的亲生姑娘嫁到大漠还是头一回,充分说明了大唐此时的尴尬状态,以及肃宗本人的窝囊无用!
七月二十四日,肃宗送宁国公主到咸阳,公主辞别时说:“国家事情重要,我死而无恨。”肃宗流着眼泪返回长安,他这个皇帝当的啊,真是有够难受!
八月份,郭子仪、李光弼相继入朝觐见。肃宗将两大功臣分别任命为中书令、侍中,让他们出将入相。
娶了宁国公主的回纥可汗当即发兵三千,援助讨伐安庆绪,肃宗把这支劲旅交由朔方左武锋使仆固怀恩统领。
此时的安庆绪虽荣光不再,但仍坐拥七郡、六十余城,兵甲物资相当充足。但他不修政事,每天就知道酗酒取乐。他的大臣高尚、张通儒争权夺利,搞的上上下下混乱不堪,毫无半点斗志。
叛将蔡希德颇有才略,所部士卒也被他训练的骁勇能战,他性格刚烈,口无遮拦,得罪了不少人。张通儒设计构陷,将他除掉,其麾下数千精兵各自逃散。
张通儒这一卑鄙行径得罪了军中众将,都不愿再替安庆绪卖命。蔡希德死后,安庆绪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了崔乾祐,崔乾祐虽也能打,但乖戾好杀,根本不懂得笼络人心。
九月二十一日,肃宗诏令朔方郭子仪、淮西鲁炅、兴平李奂、滑濮许叔冀、镇西北庭李嗣业、郑蔡季广琛、河南崔光远七大节度,以及平卢兵马使董秦率领步骑兵二十万,担任主攻,进讨安庆绪。
同时诏令河东李光弼、关内泽潞王思礼两节度为助攻,协助主力作战。
肃宗考虑到郭子仪、李光弼同为元勋,难以相互统属,因此没有设置元帅,而是安排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
所谓“观军容”,实际上等同于总指挥。如此众多的兵力,放着那么多优秀将领不用,偏偏让个阉人担任指挥,足以证明朝廷上下信任度的缺失!大唐暮气已深,再无回转可能!
十月份,双方展开对决!
郭子仪自杏园渡(今河南卫辉东南)渡过黄河,向东抵达获嘉(今河南新乡辖县),击败叛军安太清,斩首四千级。安太清退保卫州(今河南新乡、鹤壁一带),被郭子仪包围。
鲁炅自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南)渡河,季广深、崔光远从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北)渡河,与李嗣业合兵一处赶往卫州。
卫州一旦失守,邺城将直接暴露于数十万唐军之下,安庆绪征发七万主力兵分三路前出救援。其中,上军由崔乾祐统率,下军由田承嗣指挥,安庆绪亲自坐镇中军。
郭子仪精选三千射手,埋伏在营垒之后,向他们交代说:“我退,敌必追,你等登上矮墙发箭射击。”
交战开始,郭子仪佯装败退,叛军追至矮墙附近,伏兵突起,引弓射击。一时箭如雨下,叛军纷纷坠马倒毙。郭子仪趁势掉转队形冲击叛军,叛军大败,安庆绪弟弟安庆和死于乱军之中,卫州被唐军一举攻陷。
安庆绪狼狈逃走,唐军乘胜追至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许叔冀、王思礼以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也领兵赶来。
安庆绪在愁思冈(今临漳西南)组织反攻,又被唐军击败。唐军前后斩首三万级,俘获千余人。安庆绪只得退入邺城坚守,唐军大军抵达,对邺城形成围攻之势。
【04】九大节度饮恨中原
安庆绪被唐军包围于邺郡,整日愁眉不展半点办法也没有,只得派薛嵩去向他的史叔求救。史思明点齐十三万兵马准备援救,却碍于唐军势大没敢轻易进发,只是先派出当年与唐军在香积寺激战的大将李归仁,带兵一万屯驻滏阳(今河北邯郸磁县),从远处为安庆绪声援。
十一月,河南节度使崔光远攻陷魏州(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东),肃宗委派兵部侍郎萧华出任魏州防御使。
没多久,史思明兵分三路直指魏州。郭子仪奏请由崔光远代替从没打过仗的萧华。十二月,崔光远赴任魏州刺史。
史思明趁崔光远立足未稳,出动大军攻向魏州。崔光远所部将领李处崟前出迎战,作战不利撤回城中。叛军追到城下,扬声高喊:“李处崟把我们召到这里,为什么不打开城门!”
崔光远以为李处崟叛降,将其腰斩处死。李处崟是崔光远所部骁将,打仗异常勇猛,历来是众人的主心骨。他这一死,军中顿时斗志全无。崔光远看到形势不妙,立即弃城逃回汴州。
十二月二十九日,叛军攻陷魏州,屠杀城中军民三万余人。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城北筑坛,自称大圣燕王!
安庆绪还没消灭,史思明又重新反叛,李光弼向“总指挥”鱼承恩提议:“史思明得到魏州按兵不动,无非是想让我们产生懈怠,再趁我们不备发动精锐掩袭。请允许我与朔方军进逼魏州,向史思明挑战。他碍于嘉山之败,必然不敢应战。只要相持一段时间,邺城定会攻克。届时安庆绪一死,他就没理由再指挥部众了。”
这么好的方案,鱼承恩却认为不妥,可他又提不出更好的计划,于是史思明、安庆绪与唐军这三方人马就此陷入对峙僵局。
元月二十八日,镇西节度使李嗣业在攻打邺城时,不慎被流矢射中,伤重而亡,兵马使荔非元礼代替他统领部众。
这位曾远征怛逻斯,靠陌刀扬名于世的一代猛将就这样死于内战之中,临死前仍不断高呼杀贼!
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携重兵围困邺城,他们沿城修筑两层矮墙,挖掘三道沟堑,引漳水灌入城中。城中井水涨溢而出,地面到处都是积水,人们只能搭起架子居住。
安庆绪从冬天熬到了春天,城中粮食吃光,一只老鼠竟能卖到四千文。
唐军都认为攻克邺城只是早晚的事,可是由于没有主帅,无法形成统一号令,只能互相观望。而城中叛军有想归降的,又苦于水深无法出城。就在这样的长期消耗中,唐军彻底松懈下来,完全忽略了一旁虎视眈眈的史思明。
史思明眼见时机成熟,挥军从魏州向邺城进发,让各军在距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每营发给战鼓三百面,同时敲响,从远方迷惑唐军。
又让各营挑选五百精锐骑兵,每天到唐军阵前挑战。唐军只要出战,他们立即分散撤回营中,把唐军搞的精疲力竭。
唐军的粮食物资全部从江淮一带辗转运送而来,水上、路上押运粮草的人员、车辆、舟船络绎不绝,史思明不断派人换上唐军服装袭扰、破坏唐军粮道,唐军吃不饱饭,军心大乱,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
史思明带领军队直抵唐军阵前,与唐军约定好了决战时间。
三月初六这一天,唐军六十万兵力在安阳河以北列下大阵。史思明统率五万骑兵迎战,唐军认为是游兵,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随着史思明一声令下,五万骑兵毫不畏惧的冲向唐军大阵。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先后与叛军接战,双方死伤惨重,鲁炅遭流矢射中。
叛军冲杀到郭子仪阵前,郭子仪正要迎战,蹊跷的事情发生了。
猛然之间狂风突起,将原野上的树木连根拔起。四处弥漫的尘土沙粒扑面而来,天地顿时陷入一片晦暗,伸手不见五指。这风来的过于猛烈,让交战双方都大惊失色。唐军向南溃散,叛军往北撤离,沿途到处都是双方胡乱丢弃的兵甲辎重。
郭子仪令所部朔方军截断河阳桥用以保卫洛阳,所部一万匹战马仅剩三千匹,十万套兵器甲仗几乎全部丢失。
洛阳市民听到唐军溃败,惊骇之下逃入山谷。留守崔圆、河南尹苏震更是弃城而走,逃往襄州(湖北襄阳)避难。
各路节度使也纷纷溃逃本镇,几近疯狂的士卒失去了约束,一路上烧杀抢掠。只有李光弼、王思礼两部整顿部伍,秩序井然的撤回驻地。
郭子仪退到河阳,所部将领相继赶到。众人商量着放弃洛阳,退守蒲(山西永济)、陕(河南三门峡)。都虞候张用济说:“蒲、陕正闹饥荒,还不如固守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西),与敌决一死战。”
郭子仪采纳了他的意见,派将领韩游瓌、张用济进驻河阳,击退了史思明将领周挚。
战后,九节度上表谢罪。肃宗一概不问,只将崔圆、苏震贬官。这次大规模的联合平叛作战行动,因缺乏统一指挥,彻底宣告失利!
史思明察觉唐兵已退,遂于沙河(今河北邢台辖县)收拢跑散的士卒,重新屯驻在邺城以南。
安庆绪从撤走唐军的营帐中搜罗到不少粮食,与孙孝哲、崔乾祐闭门阻拒史思明,众将领对这一行为都不认同。史思明表现的非常沉稳,既不向南追击唐军,也不与安庆绪联系,只是每天在营中犒劳所部将士。
张通儒、高尚坐不住了,对安庆绪说:“史王为了我们远道而来,按礼节我们应当前往迎谢!”安庆绪有些赌气的说:“随便你们,反正我不去!”
张通儒等人拜会史思明,史思明非常热情,还挤出了几滴眼泪,送给他们不少礼物让他们回城。过了三天,安庆绪仍旧没有来见史思明。史思明暗中让安太清引诱安庆绪,安庆绪本身就是个毫无见识的庸才,在安太清劝说下向史思明上表称臣。
史思明得意的把安庆绪表章出示给将士,将士们高呼万岁。为了诓骗安庆绪,史思明在回信中假作谦虚,说要与安庆绪结为兄弟之国互相援助。安庆绪再无疑虑,带着三百骑兵前往史思明大营。
见到史思明,安庆绪施礼道:“是臣无能,丢失了长安、洛阳,又深陷唐军重围。全凭您看在我父亲份上赶来救援,臣才得以活命。感激之情,无以复加!”
史思明与安禄山是发小,两人同时从一名市井无赖加入平卢军,这些年里生死与共,很有些战斗友谊。见到安庆绪这副皮笑肉不笑的嘴脸,对杀死他爹一事毫无悔过之意,史思明不禁勃然大怒,指着安庆绪怒骂:“丢失两京有什么可说的,你小子身为人子,竟敢杀掉父亲夺取皇位,此种行径为天地所不容。我为太上皇而战,谁要你巧言献媚,给我推出去斩了!”
不等安庆绪醒过味来,左右卫士一拥而上,将他与他的四个兄弟,以及高尚、孙孝哲、崔乾祐拉出去处斩。张通儒、李庭望等人因提前参拜,皆被授予官职。
史思明率部进入邺城,打开府库犒赏将士,安庆绪所属州、县全部归于史思明。他本想向西进攻,考虑到实力不够,留下儿子史朝义驻防相州(今河南安阳),率军返回范阳休整。
四月初八,逃回驻地的淮西节度使鲁炅,听说郭子仪退守河中,李光弼返还太原,不禁既羞且愧。原因是他的兵在九节度败退时抄掠最凶,前思后想之下饮药自尽。
朝廷安排鸿胪卿李抱玉接替鲁炅出任郑、陈、颍、亳节度使。李抱玉本姓安,粟特族人,曾为李光弼偏将,屡立战功,因耻于与安禄山同姓,肃宗赐他李姓。
史思明返回范阳,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立妻辛氏为皇后,儿子史朝义为怀王。用周挚为相,李归仁为将,改范阳为燕京,正式宣布独立,安史之乱也因之进入到史思明时代。
相较于安禄山,史思明城府更深,更具战略眼光,且极富韬略,对大唐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注:图片来自网络,阅读全文请到番茄免费小说网中关注本人作品《大唐气象》,或移步本人头条号主页“小说”一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