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纪实:1983年,我在部队做保管员时,曾穿着军装,上街卖粉条

一介退休老干部 2024-06-30 11:59:32

文/骆驼祥子

你可能想不到吧?上世纪的1983年,我在原成都军区某汽车团农场做保管员时,曾带着战士穿着军装推着小车提着秤杆上街卖过粉条。

原来,那时候,军队和武警还没有废止生产经营规定,团级的基层部队都开办有劳动服务公司和农场。我新训结束就与几十名新战士被分配在团农场,场部位于川西坝子一个乡场上,场部除了波光粼粼的鱼塘、金灿灿的柑橘林,就是引以为豪的机声隆隆的粉坊。

我们生产的粉条是用军车从遥远的阿坝州拉来的胡豆和豌豆加工的,质优价廉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加工粉条剩下的粉渣和粉水又可用于养猪,为此场部还有一个养猪班,10多名战士饲养着百十头肥猪。

在我离开农场后,据说场部又开办了养鸡场、养貂场和对外营业的“川西饭店”等,这都是后话。

且说每天下过粉条后,都要将雪白细长的粉条串在专用的竹竿上悬挂在晾晒场上晾晒,但总不免剩下一些残存的碎粉条,就不需要晾晒,而是直接处理掉,农场炊事班也不可能让战士们天天吃粉条炖猪肉。

所以,每次处理这百十斤碎粉条子的光荣任务就落在了我这个保管员身上。一般都是由我带领两名战士,把这些碎粉条装在一个类似今天工地常见的铁箱子两轮手推车里,再带上一杆带秤砣的老式杆秤,三个当兵的就组成了卖粉条的小分队浩浩荡荡出发了。

我们3个人,通常是轮换推车,沿着公路一人推一段距离。我则挎着军挎包,里面除了装卖粉条收到的每一笔钱款,还装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把每一笔账目都详细地记在上面,卖完粉条汇总对账无误后,回去再向熊会计交账。

时隔40多年,我现在早已记不起当时卖出的水粉条多少钱一斤了,但绝对是分分角角的零钱居多。如果遇到驻地小镇是赶场天,我们的粉条就会很快卖完,如果不逢赶场天,我们就会沿公路走10多华里,赶到紧邻的百丈镇去售卖,那里逢场天人山人海,半车粉条很快就会售卖一空的。中午我们3人正好可以在镇上找家小饭馆,买几碗红油抄手打个牙祭……

穿着军装做生意,这在当时是见怪不怪的家常便饭。但时间久了,由于经常与老百姓打交道,认识的当地群众也多。

说起来有一件事让人不可思议,有一个经常与我外出卖粉条的河南老乡同期兵就利用这机会,悄悄“挂”上了一个姑娘。

他的“隐蔽工作”做得很好,从没有显山露水被领导发觉过,直到当年宣布退伍名单时,他被确定退伍,但他没有登上欢送退伍的送兵车,而是直接被“老丈人”一家提着他的简单行李,接回了驻地附近的家。

他在驻地与幺妹结婚过了几年,后来有孩子后,他们又返回河南老家生活。据说我这位老乡战友后来还担任了他们村多年的支书,在他的小天地也算个“人物”了,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们经常穿着军装上街售卖粉条,也成为时代的一个缩影吧?这段场景还是挺值得回味的!

5 阅读:885

一介退休老干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