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拜圣地变成“垃圾场”,墨脱直播乱象横生,现场环境惨不忍睹

九天揽月娱乐 2025-04-13 19:36:49

3米架起一个直播间,远处是皑皑雪山,脚下却是铺天盖地的垃圾,为了直播噱头,近日无数的网红前往了朝拜圣地墨脱开播。

原本被称为“中国神山”的嘎隆拉雪山,雪地上如今到处是塑料袋、易拉罐、食品包装垃圾,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甚至于还有废弃的桌椅板凳和煤气罐。

明明在视频里口口声声说着保护环境的旅行主播,为何要肆意的破坏着雪山的环境?如今的直播乱象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雪山变成垃圾场

里面还摆着桌椅雨伞,原来是网络主播搞的临时直播间。

据当地牧民反映,一些主播白天在镜头前大喊“守护净土”,标榜保护环境。

然而到了晚上,他们却在这里进行直播,结束后随意丢弃垃圾。

事件公开后,网络上议论纷纷,大家都很关注。

一部分人非常生气,批评主播的做法,希望能够对他们进行处罚。

另一些人则认为平台应该加强管理,管束主播的行为。

还有人分享自己在西藏的见闻,表达对环境被破坏的难过心情。

一位网友说,自己在直播间劝主播不要乱扔垃圾,反而被主播的粉丝攻击。

“他们说我看不起外地人,说我素质低。”

这位网友感到很无奈,也反映出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游客们的热情也被点燃,大家自发组织起来,一起捡拾垃圾,想为这片美丽的土地出一份力。

他们的行为让人感到暖心,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

众多的评论里,有一条留言特别引人注意。

“我在西藏见到一个指示牌,上面只有汉字写着:请勿往车外丢弃物。”

难道我们国民的素质真的差到这种程度,需要专门设置标语来提醒大家不要乱扔垃圾吗?

雪山上的伤痛

其实在去年四月,就有博主揭露嘎古拉雪山脚下堆积如山的垃圾。

早在2024年4月,就有博主揭露了嘎古拉雪山脚下堆积成山的垃圾,不得不自己动手清理了44大袋垃圾。

2024年7月,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件:西藏芒康县一辆环卫车直接将垃圾倒入金沙江。

有网友展示了2023年拍摄的雪山照片,与现在的景象对比强烈,之前的青山绿水现在变成了垃圾场。

总而言之,藏区垃圾问题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一个长期存在且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在西藏这个地方,因为海拔很高,天气也很特殊。

垃圾分解的速度非常慢,有些生活垃圾甚至好几年都无法腐烂。

这就意味着,如果随意乱扔垃圾,将会对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持续的、长时间的损害。

这种损害不是短期内可以恢复的,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让人联想到2023年6月,尼泊尔军队对珠穆朗玛峰等四座山峰的垃圾清理工作。

那次行动清除了总计3.5万公斤的垃圾。

但是这次清理行动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两名登山向导不幸丧生,另有四名军人受伤。

这些伤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高山环境非常脆弱,保护工作也面临巨大挑战。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但它也面临着垃圾的困扰。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珠峰的南坡和北坡逐渐成为知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登山者和游客。

虽然旅游带来了经济上的好处,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谁来守护一方净土

早期登山者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他们将大量的垃圾留在山上,这对珠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珠峰的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为了解决珠峰日益严重的垃圾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尼泊尔项目提供支持,成立了珠峰污染物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出台了多项环保措施,规范登山活动。

要求登山公司提供垃圾清运证明,预先缴纳环境保护押金。

强制要求登山队伍将所有物资全部带回,禁止从山上带走任何石块等。

为了进一步控制垃圾,规定每位登山者下山时必须额外携带8公斤垃圾。

尽管如此由于珠峰海拔高,环境特殊,加上部分登山者存在侥幸心理,这些规定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登山者为了让自己轻松一点,下山的时候会随便扔垃圾,或者把垃圾埋在雪里。

这样做导致融化的雪水把垃圾冲得到处都是,对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这些被随意丢弃的垃圾,像是塑料瓶、食品包装等等,会随着冰雪消融散布到山间的各个角落,污染水源和土壤,给脆弱的高山生态系统带来长期的破坏。

这种行为不仅不负责任,也违背了登山运动应有的环保精神。

珠峰垃圾清理工作难度极大,高海拔空气稀薄,直升机无法使用,只能靠夏尔巴人徒步背运垃圾下山。

中尼两国定期组织队伍清理珠峰,并且向登山者收取较高费用,用于改善珠峰的基础设施和保护生态。

虽然珠峰垃圾问题存在了几十年,但通过持续的清理工作,垃圾数量正在减少,自然环境也逐渐得到改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已经提出二十年了,但有些人觉得它只是说说而已。

为了博取关注和赚取利润,他们随意破坏环境,不顾生态的脆弱和当地居民的生活。

牧民们亲眼目睹赖以生存的草场被垃圾污染,牲畜因误食垃圾而死亡,却什么也做不了,这种状况令人痛心。

守护青藏高原不仅仅是当地居民的责任,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信息来源:

【1】封面新闻2025-04-11 《网友批嘎隆拉雪山下不文明现象:主播扎堆直播后,垃圾成堆》

【2】环球网2014-03-04《尼泊尔规定登珠峰者必须携带8公斤垃圾下山》

0 阅读:0
九天揽月娱乐

九天揽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