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深受感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句话,来自西藏一名普普通通的放牧人,他叫桑杰曲巴。
爱国爱国,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爱国的人有很多很多,伟大的诗人——屈原,在国破之后,愤然投江。范冲淹也曾做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他们的心声都是一样的。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总以为世界很美好,高唱着岁月静好,憧憬着诗和远方。
可是,这些所有的美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因为有人一直在守护着这个国家,扛下了所有的危险。
所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曾替你负重前行。我们之所以看不到黑暗,是因为有人为我们挡住了黑暗!
众所周知,中印两国曾因边界线问题产生过无数个争议,即便到今天,依然未能解决。坚守在边界线的战士们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只为了守卫我们自己的领土,在这里创下了无数的感人的故事。
比如: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爱国人士,是桑杰曲巴。
1924年8月8日,他出生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就是今天的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
他,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驻守边疆34年,为中国保住了1987平方公里的国土。
山南,自古就是西藏文化的发源地。
在这里,有西藏的第一块农田,第一个村庄,第一座宫殿等等,也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
在这里,奔腾不息的雅砻河注入雅鲁藏布江,神圣的扎日神山,承载着这个民族的信仰。
而扎日神山刚好坐落在麦克马洪线上,这条线是1935年,英国伪造的英属印度,与中国的边境线,对中国有着单方面的侵占企图。
随着英国殖民者的远去,印度却将此线视为至宝,总是找各种理由不断侵扰边境。
当然,对于印度这样的企图,中方也做出了回应。
桑杰曲巴,从小就跟着父母生活在这里,在放牧的日子里,他亲眼目睹了中印数次边境摩擦。
曾在解放战争时期,印方钻了空子,以放牧为借口,闯入了我国领土。那时候,玉麦乡有一大半面积都被他们侵占。
为了安全起见,当时大部分人都撤出了玉麦乡,桑杰曲巴也是其中之一。
没过多久,他还是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南下,重新回到了玉麦乡。
玉麦,平均海拔3500米,气候变幻无常,一年365天,无霜期只有140多天,从每年的11月到次年5月,整整7个月的时间里,玉麦乡都是大雪封山。
这种恶劣的气候环境,使得玉麦乡的每一粒粮食,都得从外面运送。要知道,以前那个年代,交通太不方便了。
对于桑杰曲巴他们一家来说,想要吃上粮食,就得骑着马翻越5000米的山口,去33公里外的曲桑村。
说到这条路,是桑杰曲巴永远的痛。当时为了给前线的战士运送物资,遇到了暴风雪,他的小女儿加卓玛,不幸被冻死。
路途的遥远,饥寒交迫,再加上丧女之痛,他妻子也患上了重病。
为了及时将妻子送至县医院救治,桑杰曲巴只能用牦牛驮着妻子赶路。然而,暴风雪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下越大。
由于天气的缘故,桑杰曲巴最终没能将妻子带出雪山。
命运再次捉弄了他,短时间内桑杰曲巴接连失去了两位至亲,身边只剩两个女儿了。
后来,桑杰曲巴搬离了玉麦乡,带着两个女儿来到了曲松村生活,尽管生活过得很平静,但在他心中始终放不下的就是玉麦。
他深知,印度一直对玉麦虎视眈眈,今日撤离玉麦,明日又将追至曲松该怎么办?
经过内心的斗争后,桑杰曲巴问他的两个女儿,愿不愿意跟他再回玉麦?
于桑杰曲巴来说,他的选择比较难,一边是两个女儿,一边是家园故土。不想让女儿跟着自己受苦,但又放不下国土。
在他心中,祖国的土地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守。
当女儿问他,3个人,我们3个人能保护家园吗?
桑杰曲巴说,当然可以。只要有人生活在玉麦,有牛羊吃着玉麦的草,那就等于告诉全世界,玉麦是中国的领土。
听完父亲的解释,两个女儿点点头,表示愿意跟着父亲前往玉麦。
1964年,桑杰曲巴带着两个女儿再次回到玉麦乡。此时的玉麦乡,只有他们一家三口,因此也得名三人乡。
桑杰曲巴拿着从附近村子里交换来的黃布头和红布头,开始着手缝制玉麦乡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缝制好后,桑杰曲巴带着两个女儿,将这面五星红旗插在了自己家门前,以对外表示,有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是中国的领土。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父女三人,每天赶着牦牛去边境线放牧,这种抵边放牧也是一种对外的宣布,从而也让印度不敢随意闯入。
1987年,印度的直升机突然空降到玉麦乡乡政府所在地,在附近的山头插上了印度的国旗,这个目的再也明确不过了。
桑杰曲巴远远就看到了印度的国旗,他当即就跑向山头,历经2天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山顶,他二话不说,直接拔掉了印度的国旗,插上了五星红旗。
察觉情况不妙的印度士兵,也不敢把事情闹大,在桑杰曲巴的强硬态度下,深知理亏的他们灰头土脸地溜回了印度。
事后,桑杰曲巴又多做了几面五星红旗,凡是玉麦地势高的地方,都能看见五星红旗飘扬。
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桑杰曲巴将藏南中国实控线向印度推荐5公里,他也和两个女儿一直生活在玉麦。随着他们活动范围不断扩大,1987平方公里的国土,从印度的控制下脱离,重新回到了中国。
2001年的秋天,桑杰曲巴老人因病去世,享年77岁。
临终前,他告诉两个女儿“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这句话也深深刻在了两个女儿的心中,他们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坚守在玉麦。
如今的玉麦,今非昔比。但我们不能忘记桑杰曲巴这位老人,如果没有他,也许就没有今天的玉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