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我进厂就被上了一课,我还是想建议大家,如果有别的工作可以选,还是不要进厂当工人了。确实没啥能成长的机会。
我刚毕业的时候,通过校招进入苏州的某大型台企电子厂,那个时候刚出校园,其实对电子厂没有什么直观的了解,但是找工作又想找一个大公司,于是看在那家公司有一万多人的人数优势上就稀里糊涂加入了,等我去了之后才发现,电子厂内部确实很残酷,不是年轻人能学习成长的好地方。
首先说说那家工厂的工作时间吧,正常情况下工人都是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中间包含中午和下午吃饭的两个小时,但实际上这个时长远远不止,八点上班可能需要七点五十就必须到车间开早会了,同时还需要考虑路上的通勤时间,到了厂内,还需要排队打卡,早上上班高峰期,排队时间十分钟起步,到了晚上下班,下班打卡也是需要排队的,所以这些零碎时间加起来,一天在工厂的时间肯定是大于十二小时的。一个月后,上白班的就要轮换成夜班了,所以可以试着想一想,自己是否能接受下来这个工作强度,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去吧。
再说说每天的伙食吧,虽然名义上是每天免费提供两顿工作餐,但是厂里的食堂都是外包的,提到外包这两个字,大家可能就大概猜出这个饭菜质量如何了,毕竟外包是以赚钱第一的,那肯定是啥菜便宜就买啥菜,所以那个伙食中午的是勉强能吃,毕竟中午还有一些小领导是在食堂吃饭的,大领导就有另外的特供午餐了。到了下午,那就基本难以下咽了,毕竟下午几乎没有领导会在公司吃饭。如果不幸这个月你上夜班,那晚上的饭就会让你体会到什么叫残忍。所以吃基本是不可能吃好的,但是你依然要保证高强度的工作,你想想这个工作你要怎么熬下去。
谈到工作内容,台企很喜欢导入自动化产线,所以流水线上能被机器取代的工作都已经是机械手在操作了,只剩那些动作很繁琐的站别还是由工人在操作,所以你很有可能跟机器在一起干活儿,那些机械手永不知疲惫,你想想看你在他的下一站,你的精力能拼过它吗?如果是没有自动化的产品线,每天也有固定的任务量,如果完不成,那就需要整改,找出来是哪个环节影响了产量,反正就是产线一动,手上的活儿就要开始了,想停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到后面干的快的员工都开始骂那个干的最慢的员工,都觉得是他拖了后腿,可殊不知大家都是打工人,何必如此内卷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很多工人会巴结自己线上的线长,只为了分到一个轻松的岗位,所以很多线上的线长找对象都比较容易,他们真的是把芝麻大的权利运用到了极致。
每天重复十个小时同样的动作,还得被周围跟自己一样的打工人内卷,甚至干一年和干十年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工厂里普通工人的现状。
选择大于努力,还是找一份对自己有成长的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