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医生好护士】8月候选人网上评议开始啦!四川4人入围,快为他们扎起!

四川健康 2024-08-19 16:31:18

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之“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4年8月月度人物网上评议环节正式启动。

2024年8月,四川共有4位候选人接受留言评议!

2024年八月展示人选

候选人事迹简介

心系群众,负重前行

陈闯,男,1967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主任医师。他用五年时间摸索出了“一核两驱六强化”的结核病医防结合、分级诊疗模式,并在全省推广。从业3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省170多个县市区,不断探索新的防控策略和解决防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2022年“9.5泸定地震”,他会同当地疾控同仁立即深入开展各项卫生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曾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驱虫药复方制剂”国家发明专利,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探索防控新策略

30多年来,陈闯一直秉持“岁月总在田坎上,事业都在防病中”的理念,陈闯的足迹遍布全省170多个县市区,坚持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探索新的防控策略。

“我才28岁,不想死,也不想危害社会……”这是2017年的一天,陈闯在基层指导工作时,一位四处奔走无门的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的年轻患者对他说。“他还那么年轻,家境贫寒,我得帮他。”陈闯说。为了患者能通过政策解决药费,陈闯四处奔波,专门前往患者的就诊医院、居住地政府等相关部门了解情况,为患者向医院争取费用减免及困难补助。此后,陈闯开展了大量省内、省外耐药治疗医保政策调研,执笔撰写专题报告上报省卫生健康委。在多方努力下,2022年,四川省医保将耐多药肺结核病纳入门诊特殊疾病报销范围。

在结核病防控工作中,针对普遍存在的医防结合不完善,结核患者的诊断、治疗、管理等环节容易脱节失管的情况,陈闯带领团队,通过五年时间摸索出了“一核两驱六强化”的结核病医防结合、分级诊疗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同时,针对民族地区结核病疫情居高不下的现状,由他率先提出“民族地区区域强化”的防控措施。

在面对省内突发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陈闯发现,各地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能力不一,网络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学校疫情,易发生滞后处置造成不良后果,2021年陈闯所在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周报告、月分析”防控关口前移的主动监测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

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陈闯针对当时治疗药物抗虫谱不够、剂量大、成本高的情况,提出了广谱、高效“驱虫药物复方制剂”的思路,为防控工作开辟了新的路子。同时,他所主持研发的“驱虫药复方制剂”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深入灾区忙防疫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陈闯第一时间请缨驻点重灾区20余天,住帐篷、顶烈日、淋暴雨、啃干粮,在恶劣的灾后环境中和劳累下,顶着身体出现的不适,坚持完成了灾后卫生应急工作。撤回三天后,陈闯开始咯血,做了肺叶切除手术。

2022年“9.5泸定地震”发生后,陈闯再次临危受命,立即放弃了中秋节计划,顾不上考虑身体原因,当天就冒着余震不断、道路垮塌的风险,带领工作组凌晨赶到石棉地震灾区一线,会同当地疾控同仁立即深入开展各项卫生应急处置工作。石棉县王岗坪乡幸福村是灾情比较严重的地方,地震发生后多日都还未抢通道路,陈闯牵挂着无安全饮用水、无电、无信号的王岗坪乡幸福村,灾区群众会处理饮用水吗?

救援力量要想去到乡上,唯一能选的路就是坐冲锋舟,顺着河床边上往山上爬,大概要走一个半小时。作为队长,陈闯勇往直前,他攀岩、绳降、涉水,冒着余震落石等风险,最终赶到了幸福村临时安置点,随即开展物理灭蝇、饮用水采样及消毒、传染病监测、食品卫生培训等工作。这一天,他忙得顾不上好好吃饭,仅吃了一个西红柿。

推动学科谋发展

多年来,陈闯一直致力于推动团队学术水平的提升。他先后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励,担任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疫治疗干预研究”四川负责人,与四川大学共同申报成功并联合负责2项国家级课题。他所在“结核病流行病学学科”在2018年被评为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

知行合一医道仁心

黄仁礼,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主任中医师,1999年被评为德阳市名中医;2007年被评为德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2008年荣获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的抗震救灾优秀党员称号;2010年被评为德阳市首届十大名老中医。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医学生涯,黄仁礼脚踏实地地践行着医者仁心,坚定遵循四诊合参的诊疗原则,实现了知行合一的医道精神。

坚持学习深耕经典

黄仁礼从医50余年,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中西医相关知识,以其深厚的中医经典功底和精湛的辨证施治技艺闻名。他不仅深耕《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典籍,并博览众多医学书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性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作为方剂学大家陈潮祖的三大弟子之一,黄仁礼在内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均有深入研究,他善于运用火神派医家吴佩衡老师所列的十大将帅药物,常常能够在临床上出奇制胜,因此吸引了周边市县乃至省内外众多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医术精湛 精于辨证

黄仁礼再诊疗中精于辨证,在当地享有盛誉,他的门诊单日诊疗量曾高达150人次。在其医疗生涯中,累计治疗患者超过五十万人次,其中包括许多棘手疾病,甚至还拯救了很多在生死边缘的病人。72岁的唐真(化名)在被诊断为直肠癌后,通过黄医生的中药治疗,不仅健康状况显著改善,肿瘤包块体积也大幅减少。三岁男孩周贤(化名)因为严重肌无力眼睛不能睁开,在其他医院做了各类检查因为先天性问题并未给予治疗,在黄老师处就诊不到1个月症状完全恢复,周贤的家人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像这样的案例,在黄仁礼51年的从医生涯中,还有很多。 

不断钻研传承文化

黄仁礼不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更在理论研究和中医文化传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将临床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在心脑血管疾病、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上,他倡导的活血化瘀方法产生了广泛影响。50余岁的刘衍(化名),曾因慢性消化不适多方治疗无效。后到黄老师处接受治疗,经过1年多家传秘方调整,刘衍症状全消,至今未复发。黄仁礼改良的家传方剂,能有效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并打破了中医不治急诊的旧观念。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通过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会议、师带徒等形式,普及中医知识,提升中医文化的影响力。

即便如今已76岁高龄,黄仁礼依然扎根在医疗一线,坚持每周坐诊三天,年门诊量超过一万人次。他坚守着一名医者的初心,不断向各种疑难杂症发起挑战,用中医药守护群众的健康。他的诊室内放满了患者的锦旗和感谢信,这些都是对他医术的肯定。黄仁礼的人生实践不仅诠释了中医的使命与担当,更通过医疗服务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希望,使中医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

当好学科带头人

张建辉,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2019年获得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员示范标兵”和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获得成都市卫生健康委“优秀共产党员”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优秀医师”;2022年获得成都市“成都榜样·大美医者”;2023年获得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优秀医师”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促进学科快速发展

张建辉同志自2018年担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以来,始终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促进学科快速发展。他带领科室发展成为成都市重点学科、成都市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耳内镜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眩晕联盟会员单位,学科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省排名进入前5位。

勤奋学习,不断提升医疗水平

张建辉同志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他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科室特色项目优势,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积极组织开展和参与数十场主题义诊、网络及电视科普宣传和送技术下乡等扶贫活动,参与撰写科普宣传文章十余篇。

2020年,张建辉同志带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与骨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联合发力,以微创方式,成功为一名69岁的患者实施“在鼻内镜下经口鼻联合入路完成的颈椎齿状突切除手术”,这项手术目前是全省范围内首例。

联合发力,完成全省首例手术

他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年共发表了SCI论文7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与编写《内耳组织病理学图谱》专著1本,“耳毒性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2023年四川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成都市市级医院率先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为防聋治聋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治疗做出了一定贡献。目前为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和川北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被选为四川省第十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及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第十四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四川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常委及第三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金川百姓的健康“医”靠

周玮,男,汉族,198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纪检监察室主任;中组部医疗“组团式”帮扶浙江湖州医疗队队长;金川县人民医院挂职党委副书记、院长。2022年6月,周玮到金川县人民医院进行帮扶工作,因表现突出,荣获“2022年度金川县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金川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24年第二季度“四川好人”等荣誉称号。

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大家有意见和建议尽管提,我会尽力解决问题,给大家满意的答复。”周玮到金川县人民医院就任不到一周,便带领医院领导班子及医务、护理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到临床一线调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倾听科主任和一线医护人员的心声。通过调研收集反馈到问题200余条,着力找到并解决医院发展的薄弱要害。

周玮创新提出“一个医院愿景,二大发展目标,三个帮扶重点,四个工作导向,五项重要任务”的“12345”帮扶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劳动纪律等制度50余项;根据精细高效原则,推行绩效改革,优化运营体系,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建立“月度考核”机制,将医疗质量安全重要指标纳入每月绩效考核并全院通报,推动临床医生积极性和保证医疗安全。

针对医院医疗设备良莠不齐,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周玮为医院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共计1000余万元用于设备更新、信息化提升以及胸痛中心等“五个中心”建设。2022年12月,医院建成血液透析科,有效提升本地血透患者就医体验。为了给急救患者争取更多黄金抢救时间,周玮引进浙江湖州“上车即入院”急救理念,建成阿坝州首个“5G+院前急救”远程调度会诊平台,实现“数据抢跑、救治前移”。

真抓实干,授人以渔

作为一名影像诊断专家,周玮和其他帮扶专家一同组建肺结节多学科协作(MDT)团队,开展CT引导下肺结节穿刺定位+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填补了当地技术空白。“本来要去省医院开刀的,现在周院长他们在县医院就帮我解决了,钱省了,恢复也很快,太感谢他们了”。金川县人民医院首例肺结节术后出院患者王志顺说。

为了给金川干部群众提供最优质体检服务,周玮带领帮扶专家团队参与体检工作并上门进行体检报告解读近20余场,受益群众2000余人。他经常说:“全县干部群众在我院体检就是把自己的健康交到我们手中,我们就应该尽己所能服务好他们,这样才能对得起他们的信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医院专技人才缺乏,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周玮积极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先后提拔7位年轻骨干担任学科带头人;实施“雪莲花”头雁行动,培育31名医疗人才作为学科后备骨干及行政管理人才;建成阿坝州县级医院首家标准化临床技能培训基地,为当地基层医生搭建培训平台;举办阿坝州骨科及外科专委会年会,实现金川县首次举办学术会议等多项零突破,助力学科发展。

攻坚克难,用心用情

为了加快金川县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周玮组建援助团队,克服高原反应和道路艰险等困难,前往海拔3800米以上的毛日乡等4个乡镇20余个行政村开展工作。他们走入村民家中耐心细致地讲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并做好健康评估。当地村民经常问他:“你们浙江专家到我们海拔这么高的偏远地方来援助我们害不害怕?”周玮表示,他其实非常担心队员们的安危,但队员选择同往,是处于对他的信任和对藏族同胞的拳拳关爱。

强调人文关怀才能更好地提升医院凝聚力。周玮提出“在金川遇见最美医院,在金川享受健康生活”的愿景,着力打造“环境美、医术美、医德美”金名片。通过举办优秀护士、优秀医师和奉献三十年老职工表彰活动;建成职工之家,改善食堂就餐环境、丰富菜品;开设便民超市,为职工和患者生活提供便利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医院人文关怀。他还经常带领帮扶团队翻越海拔4466米的阿科里雪山给藏族同胞们开展“医心向党仁心解患”等巡诊义诊活动30余场,受益群众近万人。

通过一年多的帮扶,医院2023年医疗总收入同比增长27.7%,进入全省5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红榜并排名全省第二;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0.26%;住院人次同比增长42.03%;2023年总体检人数为13687人,较同期增长89.86%。他带领的帮扶团队的工作成效和优秀做法在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帮扶工作专刊(第1期)刊发向全国推广,同时也得到人民日报、四川省电视台等12家州(市)、省、中央官方媒体密切关注并专题报道。

综合:健康中国、中国文明网

1 阅读:40

四川健康

简介:传播健康科普知识,讲述卫生健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