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位妈妈在朋友圈吐槽,说自己快被青春期儿子“气吐血”了。
因为不管她跟女儿说啥,回答都是“嗯、哦、随便、不知道、都行”。
每次听到这些词,她都很抓狂,感觉孩子像在应付她一样。
十几岁不应该正是激情满满的年纪吗?怎么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可能也有家长想:我都这样征求孩子意见了,也算对他够尊重吧,她怎么还这态度?
但从心理学来看,一个孩子经常说“随便”。
反映的不是他总被平等对待,反而是他的需求大多数时候都被忽略或者压制了。
我们只有听到“随便”背后的潜台词,才不会因为孩子一句回应就火大,才能从根源上去解决孩子的“积极性”问题。
选择恐惧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意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他们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
这种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选择恐惧症”。
对于孩子而言,每一个决定都似乎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
他们害怕自己的选择不被认可,或是担心选择错误后会带来失望和后悔。
因此,“随便”成为了他们逃避选择压力的一种策略。
通过抛出这个模糊的答案,孩子们试图将决策的重担转移给父母,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面对孩子的这种心态,家长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可以引导孩子逐步建立决策的信心,比如通过小范围的、低风险的选择开始。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喜好,并适时给予正面反馈。
同时,教会孩子如何评估选项,理解每个选择背后的后果。
帮助他们逐渐克服选择恐惧症,学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寻求关注与情感
当孩子频繁说“随便”时,这也可能是他们内心深处对更多关注与情感联结的呼唤。
通过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孩子们可能在试图传达一个信息
这种无声的诉求,往往容易被忙碌的家长忽视。
为了回应孩子的这份需求,家长应当努力创造更多共同活动的机会。
无论是亲子阅读、户外探险还是简单的家庭晚餐,都是加深情感联结的好时机。
在互动过程中,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用耐心和爱心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珍视和理解的。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会逐渐减少使用“随便”作为情感表达的替代品,转而更加直接地分享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自我价值感不足
这种感受往往源于外界评价的影响,比如在学校中受到批评、与同学比较时感到自卑,或是家庭环境中缺乏足够的肯定和鼓励。
当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受到质疑时,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意见和选择不重要。
甚至不值得被考虑,于是“随便”便成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以避免因表达自我而可能遭受的拒绝或否定。
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需要更加细心地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认识到每个人的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必过分依赖外界的评价来定义自己。
可以通过参与团队活动、兴趣爱好培养等方式,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体验到成就感和归属感。
同时,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与众不同,也能得到尊重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