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临时政府总理朱拉尼与土耳其草签军事合作协议的消息,引发中东地缘政治地震。这份允许土军在叙建立联合基地、培训政府军的协议,不仅意味着叙利亚北部实质沦为土耳其势力范围,更标志着埃尔多安“新奥斯曼帝国”战略迈出关键一步——以色列情报部门评估报告直言:“一个比伊朗更强大的抵抗阵线正在形成。”
叙利亚反对派突袭政府军事件后,土耳其曾坚称与冲突“毫无关联”。但《半岛电视台》获取的协议草案显示,土耳其将以“反恐合作”名义,在阿勒颇、伊德利卜部署F-16战机中队,并接管拉塔基亚港口后勤系统。此举使土耳其实控叙利亚领土从边境30公里纵深扩展至120公里,覆盖该国22%的石油产区。
叙利亚问题专家哈桑·阿巴斯指出:“朱拉尼的沙姆解放组织(HTS)本就依赖土耳其军火供应,此次协议将土叙关系从幕后支持转为法理绑定。”更令俄罗斯震怒的是,协议第14条明确土耳其可“在特殊情况下”单方面使用叙利亚领空,这直接威胁俄军赫梅米姆基地的安全走廊。
土耳其的地缘野心远不止叙利亚。成立的突厥国家组织已吸纳中亚五国,成员国防开支总和达492亿美元,超过伊朗军费三倍。该组织近期在阿塞拜疆举行联合军演,模拟夺取里海能源通道,俄南部军区为此进入战备状态。
中东板块上,埃尔多安正推动叙利亚、约旦、伊拉克组成“四方联盟”。三国交界处的“发展三角区”已启动基建计划:土耳其承建的Firat-21铁路将连接摩苏尔-拉卡-安曼,而土耳其央行通过控股科威特金融公司,向该区域注入首期37亿美元投资。若计划实现,土耳其将掌控中东陆路物流主动脉,截断以色列“从地中海到波斯湾”的扩张轴线。
面对土耳其的进逼,以色列启动三线反制。军事上,国防军总参谋长哈莱维批准“北盾计划”,向戈兰高地增派“铁穹”防空系统与电子战部队;经济上,情报机构被曝利用做空工具冲击土耳其金融市场,导致土股指两周内暴跌14%;外交上,内塔尼亚胡紧急访问阿联酋,推动海湾国家冻结与土耳其的130亿美元军购合同。
以色列的焦虑源自实力对比——土耳其现役军队规模(35万)是伊朗的两倍,F-16机队数量(240架)位列北约第二,更掌握TB-2无人机等实战检验的装备。特拉维夫大学模拟推演显示,若土叙联军切断约旦河谷通道,以色列北部防线将面临1973年以来最严峻考验。
埃尔多安在议会演讲中宣称:“从伊斯坦布尔到巴格达,终将飘扬新月旗。”这番奥斯曼帝国式的宣言,正在撕裂美国构建的中东安全架构。五角大楼被迫重新评估因吉利克空军基地的战略价值,该基地存放的50枚B61核弹或成美土博弈筹码。
而对于夹在大国博弈中的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政治系教授马希尔·塔赫叹道:“我们正从破碎的国家,沦为地缘棋盘上的过河卒。”当安卡拉与特拉维夫的角力升级,中东或将见证比“抵抗之弧”更复杂的多极对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