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便以“和平总统”自居,声称“不愿与中国冲突”,但实际行动却与口号背道而驰:
模糊一中原则:2025年2月,美国国务院删除“不支持台独”表述,试图虚化对华承诺,为“台独”势力撑腰;3月,G7外长声明更直接删除“一个中国”原则,转而强调“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试图将台海问题国际化 。
经济掏空台湾:台积电宣布加码美国投资至1650亿美元,台当局被曝以半导体产业为“投名状”换取美方支持。此举与乌克兰危机前美国榨取资源的手法如出一辙——先转移战略资产,再削弱其自主性。
温水煮青蛙策略:美方一边默许台当局“备战操演”,一边减少对台海军事介入的公开表态,试图通过“切香肠”式挑衅积累筹码,最终逼迫中国妥协。
关键对比:乌克兰危机前,美国通过十多年“拱火”将俄乌矛盾推向临界点;如今特朗普在台海复制这一模式,但台湾并非乌克兰——中国的主权红线与军事实力,让美国不敢轻易“掀桌”。
赖清德的“10万动员”:自欺欺人的“刺猬岛”幻梦赖清德近期动作频频,暴露其“以武拒统”的焦虑:
军事操演升级:台军“立即备战操演”动员10万人,模拟解放军突袭,五大战区部队进入隐蔽阵地,号称检验“实战能力”。
社会动员渗透:以“防灾培训”为名,将出租车司机、物业人员纳入准军事体系,试图营造“全民皆兵”假象。
经济自残政策:台积电千亿投资美国后,岛内“疑美论”再起,民众担忧台湾沦为“第二个乌克兰”——被榨干价值后遭抛弃。
致命弱点暴露:台军长期依赖中央山脉作为东部屏障,但解放军已通过高频次军演展示全向登陆能力。东部战区59架次战机巡航、海空联合作战演练,直接戳破台军“天然防线”神话。台湾学者坦言:“解放军一旦动手,台军撑不过72小时。”
解放军的“王炸”:实力控局与精准反制面对美台勾连,解放军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谋势”:
军事威慑升级:福建舰航母编队常态化巡弋西太,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覆盖台岛全境,制电磁权与制信息权优势碾压台军。
法律战与认知战结合:大陆职能部门依法曝光“台独”分子犯罪证据,切断其海外资金链,瓦解岛内分裂势力的社会基础。
经济融合破局:两岸经济总量差距扩大至23倍,大陆市场占台半导体出口42%、农产品65%,赖清德的“反陆政策”反而加速台企“用脚投票”。
专家研判:特朗普的“模糊战术”实为色厉内荏。美国印太司令部评估显示,美军在台海1500公里内的胜率不足三成,西太过度部署已致美军疲劳事故频发。解放军东部战区司令员直言:“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台海未来:历史大势不可逆乌克兰模式的本质是“代理人战争”,但台海问题的核心是中国内政。特朗普若继续打“台湾牌”,只会让美国陷入“不可承受之重”。正如人民日报警告:“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任何挑衅终将引火烧身。”
留给赖清德的时间不多了:当台积电的“矽盾”变成美国资产,当解放军的导弹锁定台岛东岸,所谓“10万动员”不过是螳臂当车。历史终将证明,统一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