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8日,德国的《焦点》周刊网站引用了美国总统拜登对中国经济走向的评价,拜登说中国的经济是“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大意说,拜登很乐观的认为中国经济会随时崩盘,不知道他说的滴答作响,是不是指向他们美国人觉得,他们对中国经济的打压会让中国经济崩溃。
但是,德国经济研究所区域市场部主任于尔根.马特斯认为,美国人的愿望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唱衰中国经济绝对过早。他认为,中国经济拥有强大且仍在增长的技术市场,尽管中国经济复苏的程度不像许多人期待的那样,但仍长增长显著。他列出了六个事实,来说明中国经济仍值得期待,美国人的想法不现实,纯属妄想。
1、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速是美国的两倍;
2、他认为中国进口的下降是经济走强的标志;
3、中国的创新能力在增强;
4、中国在欧洲的足迹不断扩大;
5、中国拥有大量的原材料;
6、中国的外汇储备充足。
从以上6个理由,德国人于尔根.马特斯认为,虽然世界经济普遍进入低迷阶段,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的增长的火车头。

从新闻上来说,美国的新闻机构差不多走上了反动,在美国,唱衰中国是他们的政治正确,在成都大运会上,有一个美国选手看到了中国西部城市都如此繁华,夜晚的城市的治安是那么的安全,这位美国选手说,这样的事情不能在美国社交媒体上说,如果说了就可能有麻烦,就有可能无法找到工作或者其他机会。
美国总统接受美国媒体的采访,自然也只帮着美国人证明中国衰落,他们好像忘了,前几天他们政府的高官还哭着喊着想到中国来访问,还带着任务来让中国买他们的美债,他们也好像忘记了,如果没有中国的帮助,他们美国早就在2008年那一次大危机的时候就崩溃了。
相比来说,德国人说的话比较接近客观,但是找到的理由也并不一定符合国的实际。他列举的6个理由中,说中国进口的下降,大体上是说中国被美国制裁后,芯片不能进口了,或者不能从国外进口先进技术了,中国只好自我创新发展技术。
中国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明显,超出了西方人的想象。从根本上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给西方人加工制造一些生活用品,而是想借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事实呢,不说最近美国对中国芯片的封锁,再往前几年说,中国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时候,想从荷兰引进技术,荷兰人给中国开出了天价,中国只好自研技术。再比如中国建高铁的时候,分别想从日本和德国引进技术,都被拒绝了。

中国引进国外技术受阻,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也就很难成立了,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很大原因是进口先进技术受阻才储备了那么多外汇,这些包汇在稳定经济上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外汇储备越多,越让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更大。
德国人列举的6个原因中,有一些说明了中国经济的实际,那就是人口众多市场巨大本身就是优势,让技术投放能有足够的市场容量来消化成本,疆域的广阔也让中国拥有多样的基础原材料和基础生产条件。
我认为,德国人的列举的6个原因,也有其局限性,他还是把中国的经济等同于西方的经济,用西方人的经济学理论来验证中国的经济,这并不一定符合实际,理论成立的基础存在问题,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还是建立在如何让资本增值最大化的基础上,而中国经济的理论基础还是建立在如何最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上。
德国人列出让中国人乐观的理由,但并不一定真能看到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最深层的危机,其中,中国经济还用西方经济的理论来指导,本身就是一个大危机,用西方人的标准来评价中国经济,容易让中国走入误区。西方思想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侵蚀才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比如中国人还在为人口增速缓慢而忧虑,实际上因为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中国经济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年轻人不工作或者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愿意从事基础工作,由此 产生的社会不安定问题才将是中国社会最深的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