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写了北京车展国产车这边好不热闹,合资车危机之下正在准备反扑。为什么我们的国产车有那么大的进步,好些人还是只看到合资车。宁可多花十几二十万,哪怕只买得起丐版合资车,也不买国产车。

这个长长的购车鄙视链是好些年形成的,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被改变的。让我看着闹心的是,我们排除特斯拉和合资进Kou车,排除奔驰宝马和奥迪,单单国产车本身还有一个鄙视链,这就有点让人不理解了。
这些合资进Kou车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宁可多花钱也不买国产车,这些人都是咋想的?这个鄙视链可不可以被打破。
01、雷克萨斯就分美版和湾湾版还有国内版,就是如此区别对待还是有人买单在写这个之前看到有人吐槽普拉多四十多万,还是一个寒酸的支杆,甚至只用了一个小小的镍氢电池。还有人说雷克萨斯卖给我们的车,同样的型号和美版的区别也好大。以前我还不信,直到我看到下面这张图。一眼看过去减配的这么明显吗?
我把你当初恋,你把我当备胎,这也太不厚道了吧。

我们都知道小日子卖给我们的车,是踩着国家要求的Zui底限生产的。铁皮的厚度和Zui低要求刚刚好。所以说他们的车皮薄,一点都不冤枉他们。
哪怕今天我们的国产造车势力有了长足进步,哪怕被外国人趴在地上量我们的车,拆开了研究,骨子里还在鄙视我们的造车水平。

我们周围就有那么一批人,只买日本车。就是没钱也要买,人家低配的。以前问原因,说皮实好开有面子,还省油。可是现在省油肯定站不住脚了,好些国产混动车每百公里油耗都低到了二至三升。
皮实不坏也站不住脚了,因为这些年,但凡买一个正常的车,都不会这坏那坏。315还曝光宝马不也有好些问题吗。
能开得起合资车多有面子,一直咬着小米不放的车评人陈震,当时带着一个工具箱开路虎。

人家问他:“带那么大的工具箱干嘛?”
他说:“这玩意随时会把我扔在路上。”
“它小毛病这么多,你为什么还要开它呢?”
陈震回了一句:“不就是为了装十三吗”
他说出了很多人宁可买普拉多、汉兰达,也不买长城的原因。那些人会说,长城那个车能开吗?那玩意靠谱吗?我可不差那两个钱。

还有那么一批人自豪的说:
“就是特斯拉减配到不能再减,我也会买。”
“比亚迪还是算了吧,BYD那个13样不是骂人吗?”
所以好些时候就算秦降到白菜价,这些被洗了脑的人也不会买。
有人说买美日的车是因为情怀,你一个中国人被人家坑着还去买人家的车,你们管这叫情怀价值。我是真的没话说了。你们有钱任性,随你们的便吧。
可是国产车鄙视链又是怎么回事呢?说出原因来能气死你。
02、为什么同样是国产车也还有鄙视链,汽车是靠PPT和吹牛吹出来的吗?这次北京车展雷军和周鸿祎成了焦点,虽然比亚迪把一个展厅的三分之一都包下来了。也没有小米的展台人多。虽然理想只玩了几辆增程车,虽然理想ONE只是一个小三缸发动机,还卖二三十万,买的人就是那么多。
如果我说比亚迪的混动DMI已经升级到第五代;

秦的混动系统可以吊打理想ONE;
增程只是简单的串联结构,而DMI是串并联集成结构,包含了增程的所有功能,还只卖几万元。
好些人会把嘴撇老长,我就是喜欢理想ONE,你管得着吗!又没花你的钱,我有钱我任性。
人家小米是谁,我们是米粉,别看他现在只有一辆车,我就觉得小米比比亚迪和别的纯电车都好,就是好,爱谁谁!他们爱发展几代就几代,和我有什么关系!
BYD瞧他的13样,这名字咋想的,如果不改名字,我下辈子都不买他。

听到没,就因为人家名字不好听,还只是他(她)认为不好听,这理由也真是没谁了。如果这样就能形成鄙视链,你还真就拿他们没办法。
有一回,我们几个同事闲聊车省油,有个女同事也过来掺和,说她的车也省油。当时就让我们几个卷跑了:“你那车没有资格谈省油,该干嘛干嘛去吧。”
看着她一脸的疑惑,我就问她为什么买那个车?她说就是好看,至于车是什么排量的,几个缸,全都不知道。
我们进入汽车时代太晚,现在的年轻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专家级的。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是一片空白,啥也不懂。我没兴趣我了解它干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好些人买车只看品牌和拉皮,完全不管好些内在细节。什么三大件?什么主动安全?什么减不减配?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就觉得合资车靠谱,我就喜欢小米,我就买增程,你管得着吗!
有钱任性我还真管不着,你爱不爱国是你的事,和我也没什么关系。
但是如果你没钱,你真的就没有任性的资格。汽车不是PPT也不是吹牛皮吹出来的,你没钱还去买人家的丐版,那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看着满街跑的起亚K2、日产阳光、现代的瑞纳和某田的思域还有日产的玛驰,我真是是很无语。有钱人人家出手几十万,宝奔奥开着,就是对汽车一窍不通也没关系,因为那些车就是出事也要不了命,主动安全太到位了。
但是你没钱,凭什么还那么任性,还搭上命往坑里跳呢。你不知道有的车一旦出事故就家破人亡,万劫不复吗?
有一回一个面包车横着从公交前面冲过去,司机自言自语的说:“开个纸皮核桃玩什么命呢?”
03、国产车如何突破购车鄙视链,是拉皮是品质,还是整体性价比你是买顶配的亚洲龙还是买丐版的雷克萨斯,很多人说就是贵点我也买雷克萨斯。有一回我看过一篇外国人写劳斯莱斯的文章说:安静的坐在车里,端着一杯满满的咖啡,听着那个机械钟的嘀嗒声,简直太享受了。什么都不用说,只要你坐在那个车里,就是一个身份的象征。

就是再顿挫,人家房祖名开的那也是GTR。你一个顶流大V,如果不开库里南你好意思出门吗?

很多时候人们说汽车文化,说美丽国是汽车上的国度,说德国的汽车品质不用怀疑。大众操控好、日系质量好,坐得还舒服,美系的动力强... ...
但是奔马迪和上面的车相比,每个纬度都要强,和这些车说静谧性、说舒适度、说驾乘感受,这不是在侮辱人家吗?人家的这些车本来就那么好,还用车评吗?

贫穷Xian制了你的想象,你根本就想不出来人家好在哪。有的人一坐进豪华车里,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好像瞬间都有档次了(虽然这个车可能根本就不是他的)。
我见过一个农村小孩被送到澳洲留学几年回来,那家伙眼睛都不好意思到处看了。哪哪都不顺眼,哪哪都入不了这个小屁孩的眼了,哪怕他在澳洲刚刚给人家刚刷完盘子回来。
所以说这个鄙视链不是简单的车本身质量决定的,而是从骨子里就被渗出来的所谓优越感在作怪。

我们国产车要想突破这畸形的购车鄙视链,你根本就没必要和他们谈什么电子化、什么模块化、什么AI、什么拉皮,什么高配置,这些都没用。
比亚迪秦L都卖成白菜价了,该买的人还是不买。仰望U7都玩磁悬浮了,定价都破百万了,还是有人把嘴撇老高。

今天被这些人瞧不起没关系,因为他们也许根本就不懂车。而那些蹲在地上量尺寸的老外,才是真懂车的。面对合资车的反扑,我们的造车人要明白我们的优势在哪,我们用什么去堵住那些带有偏见的人的嘴。
只有我们在技术上,有了颠覆性的进步,能拿出真东西对合资大厂进行降维打击的时候,有了自己的品牌文化和自信,我们就根本不用管别人的眼光。
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踏踏实实的进步,不用谁瞧得起,他们爱买不买。
04、不要拿老百姓的命开玩笑,他可以不懂,你们不能装傻,挣钱也是要有底线的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五菱神车,想当年五菱宏光那可是现象级的存在。就因为便宜好开,直接飙升至汽车排行榜Di一名。直到今天还有好些人为五菱站台,为五菱叫好。

可是当我看到有一个五菱车只有一个主驾气囊的时候,当时就有一种想骂街的冲动。直到今天,上图这款很好看的五菱星光也只有两个气囊。
五菱是真懂老百姓的购车心理呀,在他们面前什么狗屁的鄙视链,完全不重要,销量才是王道。只要我卖的多,我配置再低你管得着吗?
你们配置高,老百姓买得起吗?当有人调侃老周买车希望后排要宽敞的时候,五菱竟然拿一个超载28人违章被罚的五菱车凑热闹,真好意思呀!

你永远不知道能从五菱车里清出多少人,一个面包车塞进去50个人也不是没发生过。
我记得2012年比亚迪秦要量产的时候,配了12个气囊,就是丐版还有8个。这是王传福的业界良心。因为那些年,十几万的车根本就不配超过两个气囊。你要是问主动安全配置,销售会把嘴撇上天。
2012年有一款海马m3(停产了)配了六个气囊,2013提长安有一款1.6L的小车也配了六个气囊,同时还配备了ESP防侧滑系统。这两款车当年大概七八万的样子,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当年在这个价位,只有这两款车有这个配置。当年的捷达和别的车想都不用想,这个价位想防侧滑,想多加几个气囊,门都没有呀!别说气囊,四轮碟刹都不可能,那时候还没有五菱宏光。

今年因为新能源,因为国产车的进步,在北京车展国产车迎来了泼天的流量,这几年有多少国人对国产车开始另眼相看。
我们一方面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产车挺起胸膛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做为良心车企,在主动安全这里要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什么都可以省,唯有安全不能省,老百姓的命也是命。
他可以不懂,你不能装不懂,不能拿销量当借口,拿老百姓没钱当借口,就把起码的安全配置放到减配名单里。
挣钱也是要有底线的,要想让那些瞧不起的人瞧得起,就不能投机取巧、拉皮玩概念、光把个驾驶舱弄的跟飞船一样,那些大大的显示屏有什么用。

要想抖落掉土气,只有通过实打实的技术,由内到外,做出劳斯莱斯和法拉利的品质感出来。到那时还会有人戴有色眼镜,瞧不起吗?如果你的整体质量上去了,那个什么鄙视链自然就没了。
再强调一下,开车的人可以不懂,造车的人不能装傻。当你在这些小细节上耍心机的时候,那个所谓的鄙视链只会越来越长。
关注“沐牛有料”分享有趣观点和故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