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陈锡联次子牺牲后,中央立即派人来安慰,他的回答让人敬佩

沧海一书客 2025-01-02 14:15:23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1982年,陈锡联将军的次子陈再文因公牺牲,年仅32岁。

得知消息后,中央赶忙派人前来安慰,没想到他的回话却让人肃然起敬。

那么陈锡联老将军到底说了什么呢?

立志革命

1915年,陈锡联出生在湖北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中,家中的孩子众多,只靠他父亲一人的劳作来养活全家,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不久后风雨再次降临到了这个贫困的家庭上,因为常年的劳作而不幸患上了重病,他们家也没有足够的钱来给父亲治病,不久后他就因为病情过重而去世。

父亲去世后,家中就只剩下了母亲和陈锡联的四个兄弟姐妹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更是艰苦了。为了活下去,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只能外出做活,用微薄的工资来填饱肚子。

即使他们每个人都为了活下去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他们还是经常吃不饱饭,有时甚至必须要乞讨才能生存下去,受尽了别人的欺凌。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逐渐萌生了想要参军的想法,他知道只有参军才能改变一家人的生活。在1929年他就在家乡加入了游击队,并且在不久后就进入了红军。

可是他的母亲却并不同意让他去参军,在她朴素的想法中,当兵打仗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是一件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的危险差事,因此她并不赞成自己的儿子去冒险。

为了能不让陈锡联去当兵,她命令剩下的几个孩子和她一起日夜监视,决不能让他出去,但陈锡联还是趁半夜母亲熟睡时偷偷溜了出去,找到队伍后加入了红军。

在加入红军后,陈锡联作战勇敢,表现出色,在一年后就成功加入了共产党。在历次反“围剿”中表现出色,从连政治委员上逐渐升为了师政治委员,成为了红军中最小的师级干部。

在中央苏区的时期,陈锡联除了参加了多次围剿之外,还建立了川陕苏区,并且在反“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中屡立战功,被称赞为“打仗数第一”。

在长征期间,陈锡联也表现出色,在行军途中为大部筹措粮饷,使红军在长征途中减少了很大的因饥饿而产生的伤亡。

因戏语而得来的夫人

在延安时期,陈锡联和陈赓相处的很好,两人一起在学校中学习,还会在苹果成熟时去“偷”朱老总门前苹果上的果子来吃。两人可以称得上是一对“狐朋狗友”。

在他们闲聊时,陈赓经常向陈锡联提起自己有一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妹妹,要许给他做老婆。陈锡联只认为他在同自己开玩笑,于是就讽刺他,说他长成这样,妹妹也肯定不好看。

两人每次提到这一话题都会一笑而过,那时的他们谁都把这件事当做一个玩笑,因为那时的陈锡联已经有了妻子,谁都没有想到这个玩笑在几年之后竟然会真的实现。

在1948年的春天,陈锡联的夫人不幸染病去世,只留下了他们年幼的孩子。

而陈锡联也整日因为妻子的去世而忧伤失落,他低沉的情绪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陈赓。

为了帮助自己的好友走出人生的低谷,他想重新给他介绍一个妻子,于是他就想起了自己多年之前的那句玩笑,想起了他的那个妹妹。

于是他就带着自己的妹妹找到了陈锡联,让他见见自己的妹妹漂不漂亮,陈锡联看到后也十分吃惊,原来这并不是陈赓吹牛,他竟然真的有这样一个漂亮的妹妹。

陈赓的妹妹叫做王璇梅,是陈赓第一任夫人王根英的妹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经常热爱学习,是一个难得的才貌双全的美人。

在见到王璇梅后,陈锡联十分心动,但是他却不敢上前搭讪,只敢在角落里悄悄地观察。但是王璇梅却十分活泼大方,她在见到陈锡联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沉稳憨厚的男人。

于是经常找他主动说话,在王璇梅的主动下,两人经常相处,于是他们很快就碰撞出了爱的火花,两人最终在1949年结婚。

在婚后,他们一共生育了4个子女,其中陈再文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而陈锡联和第一任夫人所生的那个孩子则不幸染病,在很小的年纪时就去世了。

不幸牺牲

在失去那个孩子后,陈锡联十分伤心,但是好在王璇梅又给他生下了几个孩子,因此缓解了他的一部分伤心。

也许是因为他对之前的那个孩子有着亏欠的感情,所以他对后来的这几个孩子都很是宠爱,并且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而陈再文的梦想就是当兵。

在父亲的影响下,陈再文从小就对参兵有很大的兴趣,从小时候开始,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穿上和父亲那身一样的军装,做一个保家卫国的军人。

当他长到十几岁时,在父亲的允许下,他终于成进入了军队,成为了一名空军士兵。

在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下面条逐渐熟练掌握了各种飞行技巧,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

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渴望上阵杀敌的陈再文立即向上级请求奔赴战场,可是因为那时的中苏关系还处在紧张对峙当中,因此上级并未同意他这一要求。

一直到1982年,中苏关系逐渐缓和之后,中央军区才命令各个军区奔赴越南战场,进行两山轮战。

陈再文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十分兴奋,因为他终于有了上阵立功的机会,于是他立即跟随部队赶赴我国的西南。

在他们执行一次飞行任务的过程中,不幸遇到了恶劣天气,导致风机的能见度变得很低。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他们驾驶的飞机最终不幸坠毁。

陈再文也不幸当场牺牲,他在去世时年仅32岁。

在消息传回后,整个党中央都极为重视,因为那时陈锡联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大家都怕他承受不住失去儿子的痛苦,所以特意派出代表到他家中安慰他。

出人意料的是,陈锡联并没有因为儿子的牺牲而表现出太多的痛苦,相反他很是平静,他说他既然选择了做军人,就必须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因为牺牲对一个军人来说是最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他不会因为儿子的牺牲而闹情绪,也会尽力安慰好家人的情绪。

除此之外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从这个事件中吸取教训,确保之后不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结语

陈锡联将军的深明大义让人们感动,他们老革命家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考虑国家的情怀更让人感动,也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来源

【红色家风】第七期·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 陈锡联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刘邓大军中“三陈”是谁:均为独当一面的骁将-岳阳网-岳阳新闻

0 阅读:0
沧海一书客

沧海一书客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