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可以分享转载,严禁剽窃

勇往直前的艺术家:作者你好,看到你写的圆梦河西走廊我非常激动和喜悦。我们家的情况与你家相似,我们年龄也差不多。我父亲也是第一批支援大西北建设的铁路工人,他是电务段的。我们家从徐州到西安,咸阳、平头、颜家河、兰州、武威、武威南都住过。因为工作需要,老父亲调动频繁,在武威火车站下的铁路职工宿舍住的时间较长,后又到了武威南铁路分局所在地又住了几年。现在我们全家回到山东老家都五十多年了,岁月无情,当时的年少无知现在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回想在河西走廊戈壁滩上住过玩耍的日日夜夜,令人开心和回忆。真的很感谢你写出了这么好的作品,让我们拜读。2025年2月26日
曹桂菊(回复勇往直前的艺术家):看到你的留评想起我的父亲,他是1943年河南大灾时跟着奶奶逃荒到了宝鸡,进了宝鸡铁路工务处修配厂工作。解放后修配厂撤销,父亲被分流到了兰州,后来调到打柴沟、河西堡。包兰铁路修通,他被调到狄家台,但是没有把家搬去,后来到了石嘴山才搬的家。他一直都在机务段保卫股工作,接受的是机务段和公安分处的双重领导。石嘴山是他工作的最后一站,直到退休,家也从此安定下来。家刚刚搬到石嘴山时,母亲就遇到了好几个打柴沟的邻居,感觉特别亲热。我们银川铁中的很多同学都是从河西走廊转学过来的,2017年我们银川铁中68届年级大聚会时,有个北海回来的同学还专程回打柴沟去看看,并且在班群里发了打柴沟车站的老照片。2025年2月27日
勇往直前的艺术家:很佩服你!分享了你的河西走廊天祝之游。我没你有毅力,虽然在甘肃武威住了十几年,但去的地方很少。只是在2016年回到第二故乡武威市及武威南,重温了儿时的记忆。在武威南电务段寻找小学同学未果。而后到白塔寺、沙漠公园,雷台汉墓,达摩鸠罗寺,天藏寺 ,文庙等景点游玩,吃到了武威的美食面皮子,这也是我五十多年来朝思暮想的最爱食物。虽然年纪变老了,每次听到大西北的事情都很激动。谢谢你的佳作!2205年3月3日

断片的往事: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经常到兰州出差,列车往返时总会听到列车员在报站“打柴沟车站到了”。总感觉打柴沟车站很大!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现在乘车偶尔路过才发现这个曾经大名鼎鼎的车站,房屋破败人烟稀少。基本上成了一个历史的标本!2024年12月25日
曹桂菊(回复断片的往事):在我有记忆的三个大站里,石嘴山和打柴沟已经成了小站,而石嘴山站的名字两易其名(红果子,惠农),河西堡还是大站,站名改称金昌。随着蒸汽机车退出历史舞台,很多过去有机务段的大站已经是我们这些铁路子女的回忆了。2025年2月26日

xjy:曹奶奶你的文章写的太好了,你目前在哪定居?我今年已69岁了,也是武威铁路职工子弟,现在也总回忆孩童的往事……,我有好多同学在打柴沟机务段……。2024年12月24日
曹桂菊(回复xjy) :我今年72岁,在银川生活了59年,我在银川铁中上学时,班里好几个同学都曾经在打柴沟生活过。你的同学是在机务段工作。2024年12月25日

可爱的陕西:文章写的好!情感真挚,笔触细腻。抒发对故地深深地爱和对小时候的记忆和留恋!祝你晚年幸福!我九一年和九四年两次坐火车去金昌,那时好像就有河西堡站和金昌站,看你文章勾起我的回忆。2024年12月23日
曹桂菊(回复可爱的陕西):金昌站就是过去的河西堡车站,我家在河西堡生活的时候那时候好像金川镇正在探矿,是个保密单位,用的是代号。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单位是干什么的。62年我家离开了河西堡到了宁夏石嘴山火车站家属院。若干年后我们才知道金昌市是中国的镍都,过去归武威专区管辖的永昌县也归金昌管,河西堡车站也改名金昌站。回到河西堡,找不到记忆里的一切,唯有一马路、二马路尽头的那条不长的小路还留着我们曾经走过的痕迹,我在那里逗留了许久。好想去机务段我们经常捡煤核的地方走走看看,围起来的铁丝网把我阻隔在外面,好遗憾呀。无论如何心愿已了,此生再无遗憾。2025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