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此时距离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已经过去了4年时间,距离阿波罗17号返回地球仅过去1年时间。
此时的美国,在航天领域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涌现出大批的科学技术人才。而此时的苏联由于在太空竞赛中没能如愿登上月球,落入了下风。
这个时候,他们改变了太空探索的策略,那就是发展轨道探测器,也就是如今人们熟悉的空间站。
随着苏联在这个领域开始发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此时的美国没能在登月过程中取得预想中的成果,为了在空间站领域不被苏联落下太多,也开始发展起来空间站。
太空罢工事件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发射了自己的第一个太空空间站,取名为“太空实验室”(Skylab),整个空间站重量为76吨,长度为36米,最大直径为6.7米,拥有368立方米的加压空间体积。
太空实验室由轨道舱、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和阿波罗指挥和服务舱构成。其中轨道舱是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舱室、而多用途对接舱主要是对接阿波罗载人飞船。
太空实验室从发射后,就一直不太顺利,在发射过程中,就遭遇重大的损坏。其一侧的防护板和太阳能电池组在发射后,就出现重大事故,导致舱内温度上升,电力供应也出现了问题。
为了能够让“太空实验室”正常工作,美国再次发射阿波罗载人飞船对其进行修复,经过几个月的修复工作,太空实验室总算可以正常使用了。
1973年12月份,美国太空实验室迎来了第三批宇航员,这批宇航员们在任务期间,将会进行多项科学和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对太阳的观测,地球资源的探查,以及研究在长期失重下人体生理的影响。
而由于太空实验室设计寿命短,为了尽可能的研究出更多的数据,因此研究进度紧张,任务也比较繁重。
这让太空实验室工作的宇航员们感到非常不满,并且空间站本身就是一个狭小,且封闭的空间,每天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干着紧张,繁重的研究工作,本身就对宇航员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加上之前积攒的不满情绪,让太空实验室的宇航员们与地面指挥中心发生了一些小摩擦,在当年圣诞节来临的时候,这个节日对于西方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因此,在这一天三名宇航员们决定什么都不做,就是通过空间站的舷窗,欣赏太空美妙的风景,由于宇航员们这次的举动,后来被他们称为“太空罢工”事件。
也正是这次太空罢工事件的发生,导致后面航天领域的格局,对宇航员不再那么苛刻。正是宇航员们的此次行为,让NASA意识到宇航员这个行业的特殊性。
其不仅充满了危险,而且工作需要细腻严谨,并且还任务繁重。由于空间站每90分钟就绕地球一圈,对宇航员生理时钟也造成很大的扰动。
另外,太空处于微重力的环境,宇航员在这样的环境中,其本身的身体机能也会有很大的下降,这就导致了宇航员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承受很大的负担。
在发生这次太空罢工事件后,NASA也意识到这一点,在与宇航员们经过一些深入的沟通后,NASA决定改进对宇航员们的管理工作,也让NASA意识到宇航员们不是机器人,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因此,放宽了对宇航员们的限制,减少了宇航员每天的工作量,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利,放弃了刚开始那种像盯着贼一样的紧迫盯人管理模式。
正是这种让宇航员们有更多自主空间的管理模式,不仅没有让宇航员们工作效率下降,相反宇航员们身心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后,工作效率大增,在整个84天的太空任务中,超额的完成了预期的计划。
太空罢工事件带来的影响有哪些?51年前,太空罢工事件后,对航天领域带来最大的影响就是对宇航员的心理健康更加重视,宇航员们长期在太空出差,在一个几乎零重力的狭小环境中。
宇航员不仅身体造成很大的负担,为了宇航员的身体健康,最后慢慢开启了太空健身项目,宇航员们每天都要接受2个小时的锻炼。以尽量减少太空环境对宇航员的身体造成损害。
除了身体方面的关心外,更多的是对宇航员的心理方面的关注,首先,在选拔宇航员的时候,不再把身体因素放在第一考量的位置,更加重视宇航员的心理素质评估和培养。
除了心理素质外,还对宇航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情绪稳定能力、团结合作精神等多项能力作为考核的目标。
除了上面这些外,当宇航员在空间站工作的时候,不再一味追求工作量,而是把宇航员放在第一的位置,地面指挥中心会持续关注宇航员的心理状态变化,通过日常沟通、心理咨询等方式,在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以干预宇航员在空间站的行为。
另外,以往被认为毫无价值的体育设施、音乐播放器、书籍等也被带往空间站,以此来缓解宇航员们的心理压力,以让他们放松心情。
通过一次太空罢工事件,可以看出,对整个航天领域都带来很大的变革,以往的太空任务,人们更多的关注点是在任务本身。
而随着这次事件后,太空探索任务,则更多的关注宇航员身上,除了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外,则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始关心起他们的心理健康了。
事后来看,这些处置方法都非常有效,并且及时,因为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任务中,宇航员们不仅都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并且返回地面后,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恢复过来,融入到社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