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奥运冠军王濛,前后几次进出国家队,砥砺前行成就传奇

敏珈剧综 2025-01-16 20:56:34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赞赞”,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晓光

凭借惊人的天赋与不屈的意志,

成就了一段短道速滑的辉煌传奇。

从金牌到舆论的漩涡,这一段关于竞技的传奇,

究竟是一段光辉的传说,还是成功背后的另一种无奈?

01

王濛出生在黑龙江省的一个煤矿工人家庭,

家里排行老二,

她的父母可能都没想到,

他们的小女儿会是个如此活泼、坐不住的“假小子”。

其他女孩都喜欢安静地玩洋娃娃,

她反而对枪、棍棒这些男孩玩的东西情有独钟。

王春江常笑着说:看都看不住,一转眼她就不见了。

就像是“跳梁小丑”一样,

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凑,哪里有挑战就往哪里冲。

她不愿意被束缚,觉得自己就是一匹野马,

没有任何办法能够管住她。

或许正是这种“莽劲儿”,

让她从小就有了那种不服输、不畏惧的劲头。

直到8岁那年,王濛遇到了她的第一位贵人

——马庆忠教练。

在一次立定跳远中,她8岁跳出了2米05的成绩,

那种爆发力远远超出了马教练的预期,

连她自己也有些惊讶。

不过当时这对王濛来说只是觉得能跳得远有趣而已。

马教练敏锐的意识,仿佛发现了某个重要的“宝藏”

他第一时间找到了王濛的父母,

建议让她进入体校接受专业训练。

但老两口当时并不希望女儿受那么大的苦,

随即拒绝了马教练的两次提议。

可命运就是这么的巧妙,

王濛自己悄悄地爱上了滑冰。

那时候,她对滑冰并没有太多了解,

更多的是单纯地被它的速度和自由感吸引。

每次滑行,她都觉得自己像风一样自由,毫无束缚。

后来只要一放学,王濛都会偷偷跑去体校训练。

她的训练成绩越来越好,马教练逐渐意识到,

王濛可能不仅仅是个“草根”选手,

更可能是未来的“冠军”种子。

10岁那年,王濛正式开始了她的速滑生涯。

因为脚小,找不到合适的冰刀。

马教练为她四处奔走,终于为她找到了适合的冰刀。

当王濛穿上那双崭新的冰刀,脚踩在冰上时,

她感受到冰刀与冰面之间从未有过的奇妙共鸣。

13岁时,王濛便在500米速滑比赛中创下了57秒的成绩,

瞬间脱颖而出,

在2000年的全国九运会的1500米决赛中,

她又以16岁的年纪获得了铜牌。

赛后,她收到了国家队的邀请,

正式成为了国家队的一员。

那一刻,王濛的心里满是复杂的情绪,

既有成就感,也有对未来更大挑战的期待。

沉浸在对未来美好向往的王濛那时没想到,

从小那股自带“原始”、“野生”、“不拘一格”的劲头,

为她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一场不可避免的风波。

02

进入国家队对王濛来说,意味着一场全新的挑战。

训练的强度和要求远远超出了她在校队时的状态。

刚开始就已经几乎到了身体无法承受的强度,

但每当她想放弃时,

心里总会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坚持住,你能做到。”

慢慢地,她已经可以开始适应,融入这个新的环境和团队。

对于教练来说,王濛这匹“烈马”是既头疼,

但更多的是佩服。

她的爆发力和冲刺能力,让他们看到了王濛的冠军潜力。

教练开始更加重视王濛,

每一次看到他们认可的眼神,

都让她的内心涌现出一种莫名的动力。

而当时的短道速滑对中国来说,

依然是一个新兴的项目,甚至可以说是“短板”。

从1981年被引入我国,

到1985年国家体委正式组建了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

我们的队伍虽然有了基础,

但在冬奥会的舞台上,最多只是一个“参与者”。

就在此情此景之下,

王濛的出现无疑成了短道速滑史上最闪亮的一颗新星。

2002年,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

那一刻,她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兴奋、骄傲,

也带着一丝不可置信。

王濛的表现不仅让世界见识到了中国短道速滑的实力,

也让所有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天才少女”背后的潜力。

2003年,获得了世锦赛3000米接力冠军,

2004年,在世界杯上多个站点斩获500米冠军。

每一块金牌,都是她不懈努力的见证。

年仅22岁的王濛更是在06年的都灵冬奥会上大放异彩,

勇夺女子500米金牌,

成为中国短道速滑历史上第一位冬奥会单项冠军。

当她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升起那刻,

心中充满了无比的骄傲与满足。

美国的阿波罗曾这样评价她:

短道比赛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女子500米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冠军肯定是王濛。

王濛的心里也充满了自信,她常常常对自己说:

“有我在的比赛,别人只需要争第二就行。”

正是在这个阶段,王濛的自信和强势,给了她“重重一击”。

教练李琰的训练方法非常严格,

这种“强压式”的训练,让她感到极度的不适,

她总觉得自己的自由被束缚了,

后来甚至开始产生了抵触情绪。

王濛与李琰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形成水火不容之势。

2007年的长春亚冬会成了她们矛盾的爆发点。

那时的王濛,已经是冰刀界的明星,

而李琰刚刚接手这里,

那次比赛结束后,王濛甚至公开表示:

“国家队的训练不适合我,我会回到地方队训练。”

完全没有给李琰留下任何余地。

而后两人的矛盾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最终,李琰做出了一个决定——开除王濛。

正当她在一筹莫展之际,

这位曾与她发生过激烈冲突的主教练,

给了一个让她意想不到的选择。

03

在被开除之后,王濛的心情如同“陷入迷雾”,百感交集。

她明白自己的任性可能是问题的根源,

但她的骄傲却不容许主动低头。

随着日子的推移,她开始意识到,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自己只会“自讨苦吃”。

所以李琰找上门的时候,

王濛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生气或反抗,

李琰也没有像她想象中的一样来指责她。

而是两个人坐下来,进行了一次坦诚布公的对话。

甚至说出了双方内心积存已久的困惑。

虽然两人都不是那么容易放下过往的人,

但王濛听着李琰的话,心里渐渐释然,

她的坦诚让王濛意识到,她们之间的矛盾,

其实不过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式的过度激烈。

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去解决。

她们试图以一种“重新出发”的姿态再次合作。

王濛也开始更加理解李琰的训练方式,

学会了在“急功近利”的训练环境中调整自己。

每次感到自己在进步时,

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就感,

仿佛将自己带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命运似乎总喜欢在一切看起来“风平浪静”时开玩笑,

之后的几年里王濛先后进出国家队两次,

“内讧事件”,后来又不慎摔倒骨折,

王濛从未想到自己的运动员生涯,

会在最不经意的一次训练中突如其来的结束。

2023年8月9日,

一则新闻的报道让王濛再次成为了关注的热点。

媒体爆料称:前世界冠军,

奥运金牌运动员被带走配合调查。

仅凭一个“前奥运冠军”就被对号入座。

这则空穴来风的消息也属实是荒诞。

体育记者张宾发声辟谣称:最近有关于王濛的一些流言,

可以说非常不靠谱。

他明确表示,最近几天王濛与他仍在微信上互动,

他们还一起关心着社会公益活动。

王濛工作室也发文澄清:

“没有‘被带走’,别以讹传讹。”

结语:

从王濛的运动生涯中,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天才运动员的成长,

更是一段关于坚持与超越的传奇。

真正的强者,不是从未跌倒,

而是每一次跌倒后都能毫不犹豫地站起来,

并且走得更加坚定。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王濛,不止“喜剧人”

极目新闻——奥运冠军王濛被带走调查?“不靠谱的”流言是怎样传起的?

百度百科——王濛

中国新闻网——奥运冠军王濛被带走调查?工作室最新回应

0 阅读:0
敏珈剧综

敏珈剧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