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阳阿之剑,可陆断牛马,水截鸿雁”,丰富的矿藏资源使大阳成为我国冶铁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大阳古镇不仅有冶炼铸造的阳刚豪气亦有轻歌曼舞的灵动柔美。

走进大阳
也就走进了美人赵飞燕的故里
大阳,旧时称为阳阿
汉成帝时期,阳阿出了个赵飞燕
她曾在阳阿公主府学舞

飞燕故里
大阳因歌舞与赵飞燕结缘,而赵飞燕也将阳阿奇舞带入宫廷。史书有载:“永始元年,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悦之,召入宫,大幸。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婕妤,贵倾国后宫。”从春秋战国到两汉魏晋,阳阿成为蜚声于世的歌舞之乡,“阳阿奇舞”“阳阿薤露”成为了大阳文化艺术的辉煌。


阳阿人传承有序,自古歌舞氛围浓厚,历来都是礼乐之乡。阳阿歌舞从汉代开始盛行。东汉末年曹植的《箜篌引》中就描述了阳阿歌舞,宋代阳阿音乐大师孔三传是阳阿歌舞的重要推动者。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经过千年的沉淀与传承,大阳人经过从民间的挖掘,整理,保留了许多有特色的民俗活动,阳阿歌舞是其中一项。自汉代记载以来,阳阿歌舞不断地与时代接轨,使得阳阿歌舞至今也充满着生命力。

来源:漫旅泽州(晨报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