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君,48 岁,导演兼前战地记者。她走过很多地方,在各种人生和故事间穿梭。
突然意识到自己已中年,人生下半场近在咫尺,却没做好老去的准备。她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年富力强却“恐老”。
于是,她走进养老社区,想了解暮年处境,离开时却充满朝气。她说:“没想到,最振奋我的是养老社区。”
我们总在抗拒衰老,抗拒被叫“叔叔阿姨”,抗拒皱纹斑点,拼命减肥、医美、健身、养生。
但衰老不可避免,还常伴病痛。78 岁的冯家盛,三次患癌,30 多年历经七次大手术,子宫、卵巢、右乳、三分之一肺叶被摘除。
45 岁后,她提前感受衰老隐痛。3 年前,75 岁的她被诊断肺癌,医生说手术风险大,她坐一小时后决定手术。
她说:“面对痛苦煎熬,要有自控力,冷静处理,难过悲伤没用。”在与病痛交锋中,她明白要接受不可避免的痛苦。“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对待病和死靠意志力。”
痛苦和衰老必然降临,如何看待是自由选择和智慧。冯家盛确诊后更努力锻炼,挺过第七次手术。
去年搬进养老社区,被“主动健康,终生学习”院训打动。她制定专属计划,做八段锦、去合唱团等。
“感觉进步很高兴,有意义的人生是不断学习精进。”在社区,她结识 89 岁英语教授王家湘,看到前辈精神矍铄,顿感自己年轻。
她还当义工,用亲身经历鼓舞他人。
衰老和病痛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失去好好生活的勇气。73 岁经济学家朱玲,20 年前研究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
她得出选养老院结论:财务承负得起、居民偏好相融、探望方便、有医疗服务。她为父母和自己养老早做储蓄。
父母在养老机构过世后,2023 年她也来到养老社区。“精神世界更丰富,有科学艺术讲座,像在武汉大学读书。”
时间无情,不会因抗拒减缓衰老;时间仁慈,永远有重新开始的权利。老年,可能是更理想化的中年。
很多人中年对晚年忧惧不安,因未预见未来、妥善规划。当做好准备,老年会有惊喜。85 岁北大教授钱理群在养老社区写稿 500 多万字,说自己状态极好。
96 岁清华建筑师钮薇娜 80 岁学宋词,开鉴赏课。
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延迟退休”让中青年迷茫恐惧。但养老社区的老人给出答案:“别害怕。”
童年与老年本质或无区别,人生中间经历世事,最初和最后“成为自己”。中年人不必焦虑,要准备好经济、健康和心态。不负韶华,不惧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