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中外美术史》第九章宁静淡泊超然物外——元代美术章节重点

迈希教育课程 2024-07-22 07:26:4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考点

考点:赵孟的艺术与艺术理论

考点:赵孟时代的其他画家

考点:黄公望

考点:吴镇

考点:倪瓒

考点:王蒙

考点:元代后期花鸟、人物画家

重难点分析第一节赵孟頫[fǔ]与江南画坛

赵孟頫[fǔ]是南方文人画坛的领袖人物,后被元世祖忽必烈钦点出任官职,官至翰林院承旨,以前朝皇室后裔的身份出仕新朝,使他的人品问题成为当世乃至后世被人反复提及和议论的焦点。但无论如何,赵孟頫在艺术修为上的卓越才能和元初画坛领袖的地位却是无可置疑的。

1、赵孟頫的艺术与艺术理论。

答: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谥文敏,人称赵承旨,1254-1322)出身赵宋皇族,是赵氏家族中又一位以书画留名画史的人物。他是典型的全才型画家,人物、鞍马、竹石、山水无一不通,无一不精,画风多变,兼习设色与水墨,已不能简单地以文人画或院体的风格来评述他的作品。另外,赵孟頫在绘画理论上的贡献也颇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古意”说。张丑《清河书画舫》引其言:“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此外,赵孟頫传世名作《红衣罗汉图》一画上自题该画“粗有古意”,使之成为其“古意”说的代表作品。该画取法盛唐时期的设色人物画风格,以勾勒设色的古雅手法写一西域僧人,高鼻深目,络腮胡须,肤色黝黑,盘膝坐在一棵大树之下。其他比较典型的体现复古精神的作品还有《幼虞丘壑图》,描述东晋名士谢琨归隐的故事,直追晋唐山水的布局、结构与画法,以勾勒填色的手法作山水横幅,设色典雅,造型古拙,极有古意,加上取材也是紊晋人物故事,从外到里,俨然是魏晋风度再现,正符合他的美学精神价值取向。

赵孟頫另一个重要理论是“书画同法”论,尝作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以书法的“飞白”、籀体、“永字八法”等技术问题论及绘画的关系。由于两者之间使用相同的工具材料,以及文化基础上对笔墨内涵的共识,使得书与画的亲缘关系一直以来都很受重视,到了赵孟頫这里,这种关系无疑被强化和明确了。他自己也是“以书入画”的身体力行者,尤其是一系列作于生纸上的竹石作品,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

赵孟頫的作品兼擅工整设色与文人意趣的水墨铺就两种风格。鞍马人物学李公麟,也取法唐代韩斡等人,代表作有《秋郊饮马图》《人马图》《神骏图》等;山水画师法董源、李成,如《水村图》《双松平远图》《重江叠嶂图》,意境简澹萧疏。其流传最广的作品是《鹊华秋色图》,写山东济南鹊山与华不注山两山相对,长汀层叠,渔舟出没,林木村舍互为掩映。鹊、华二山及河岸、沙渚以披麻皴兼用解索皴写成,林木苇草细笔勾就,得董源笔意。施以淡彩,水墨晕染,画意古雅隽秀,集青绿山水 与文人水墨山水特色于一体。

受赵孟頫提携、指点的画家很多,除其妻管道昇,其子赵雍,以及后来位列“元四家”的黄公望、外孙王蒙外,还有师友关系的柯九思、李衍、钱选,以及得其亲炙的陈琳、王渊等人,影响十分深远。

2、赵孟頫时代的其他画家。

答:江南画坛在蒙汉文化冲突影响下,改变了文人书画的精神内核,遗民画家悲愤哀怨之情流于笔端。

郑思肖是典型的遗民画家,其《墨兰图》以无根之兰象征忠耿气节,赋予文人题材新的政治意义。

龚开参加过抗元活动,后卖画为生,其《骏骨图》《中山出游图》画风简率劲利,表达孤寒悲怆和对蒙古政权的不满。

温日观为禅僧画家,醉后以手泼墨写葡萄抒家国之痛。

钱选是温和派遗民画家,以消极退让态度和幽静书画表达痛苦,强调以“隶体”体现“士气”,与赵孟頫“以书入画”理论同调。

元初北方画坛领袖为高克恭,西域人却钟情汉文化,擅云山、墨竹,山水画合参董源、米氏父子,作品有《云横秀岭图》等。

李衍独擅画竹,墨竹师法文同,勾勒设色法学李颇,作《竹谱》,其作品对柯九思、吴镇等有影响,如《梧竹兰石四清图》。

第二节“元四家”的艺术

元代文人地位卑微,科举受限且有民族抵触情绪,致使文人产生逃世心理,选择隐遁山林,绘画抒情自娱功能加强。元人画境冷清孤高,不沾世俗气,如倪云林的山水简之又简,意境旷远幽深,体现无限寂静和自然最深结构。

文人士大夫身份、地位和心态变化造就元人山水独特空灵气质。宋代山水重视实景经营,被称为“自然主义”高峰,而元人山水以自然为情感载体,追求宁静淡泊、超然物外,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元四家”作品中,共同构筑理想天地。

1、黄公望

答:黄公望是“元四家”中年龄最长、影响深远的一位。他本姓陆,过继黄氏后更名。年轻时为官,后入“全真教”,寄情山水。

其传世画迹分“浅绛”设色和水墨两种。他在钱选“小青绿”基础上首创“浅绛”山水,代表作有《天池石壁图》《丹崖玉树图》等。

黄公望水墨山水作品更多,如《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等,其中雪景图意境清朗空淡。《富春山居图》是其代表作,描绘富春江初秋景色,清初遭火焚成两段,分别为“无用师”卷和《剩山图》。此画取法董源、巨然,笔墨苍润雅逸,勾皴点染高超。

黄公望还有山水画理论总结《写山水诀》,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时备受推崇,出现“家家大痴,人人一峰”的局面。

2、吴镇

答:“元四家”中的吴镇,号梅花道人,隐居嘉兴,在杭州卖卜。早年临摹董源、巨然、郭熙等人,后形成自家风格。

吴镇以墨法见长,少用干笔皴擦,湿笔积染多,墨气沉着厚重,作品浑厚华滋。擅画山水、松木、墨竹,构图大胆,景奇崛,山势、松枝走势怪诞有张力,配草书题画,画风奔放,宣泄不平之气,晚年更简率自由。喜作渔夫、渔隐图,体现人生态度。

其传世画迹众多,如《渔父图》等。墨竹学文同,作《墨竹谱》,有价值。

3、倪瓒。

答:出身望族名门的倪瓒(字元镇,号云林,1301-1374)个性清高委介,不流世俗,人称“倪高士”“倪迂”,是很有传奇色彩的画家。他晚年散尽家财,荡舟太湖,往来于寺观庙宇之间,过着漂泊的隐逸生活。这样的人生态度体现在绘画中,形成了倪瓒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思想。倪瓒特别强调绘画自律的写意精神,也将文人画的“逸格”体现得尤为充分。他曾说过,他画竹只是为了“聊以写胸中逸气耳”,不在乎形象的“似与非”、竹叶的“繁与疏”、枝干的“斜与直”,至于别人要将他画的竹:“视以为麻为芦”,他也不作“强辩”。他画画的目的是“自娱”,“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倪瓒的山水画删尽繁缚,将景物高度概括和净化,只剩下简之又简、无法再简的“三段式”的艺术构成:欣赏倪瓒的绘画,会觉得构图太过简单,而且重复,翻来覆去,一画再画那荒寒萧瑟的景致,传达那空寂静渺的意境。其实,倪瓒作画也设色,那是他思想相对恬静的时期,主要集中在创作的早期和晚年,代表作有《水竹居图》《雨后空林图》等。

4、王蒙

答:在外公赵孟頫的调教下,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1385)年轻时就是江南画坛的活跃人物,后逐渐摆脱赵氏一脉画风的影响,取法关仝、巨然,进而广采唐宋各家之长,融会贯通而自成一家。王蒙的作品,以满密的构图、恢宏的气象见长,重刻画,有宋人丘壑的痕迹,同时又服从自身的情感表达。王蒙是元四家中技术最为全面的一位,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董其昌评价他“笔力能扛鼎”,可见他特别注重笔力的锤炼,以行草、篆籀笔法入画,沉着深厚,笔笔入纸,使形象充溢着盎然的生机与活力。《青卞隐居图》用多种皴法技巧完成,山石用解索皴、牛毛皴,细密繁复,再配以浑点、破墨点、破竹点、直线点等各种苔点的使用,表现出山上树木的茂密苍郁。近看用笔似较乱,但退至一定距的指点,逐渐发展出一套将文人山水画水墨技法运用到花鸟画中的手法。作为从宋院体设色工笔花鸟向文人水墨花鸟的过渡,此期的水墨花鸟画往往是一种以墨代色的水墨工笔的形态。

5、元代后期花鸟、人物画家

答: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生,1290-1393)擅画竹,强调书法入画,他将画竹的技法作更为理性的程式化处理,把书法中的篆、草、隶诸体与画竹各部位一一对应,浓墨为面,淡墨为背,竹叶密而厚,或作“个”字,或作“介”字。传世作品有《墨竹图》《双竹图》等。还有一个以画墨梅闻名的画家王冕(字元章,-1359),卖画为生,又将画梅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曾作诗云:“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他的墨梅学南宋扬补之,但又自成体系,以花朵繁密见长,繁花密蕊,生机盎然。传世《墨梅图》,枝以浓墨勾出,枝梢伸得很长,看起来很有韧性,淡墨点蕊,细笔勾轮廓,晶莹剔透,自然恬淡。他还著有《梅谱》,介绍画梅的种种技法。

元代人物画创作总体呈衰颓之势,从事人物画科的画家已不多。在山水画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画科,花鸟画也渐渐兴盛起来以后,人物画却相对衰微。元代的人物画主要继承和发扬了白描技法。张渥的人物画就是以白描为主,被誉为“李龙眠后一人而已”。传世作品《九歌图》,依次描绘湘君、湘夫人、山鬼等神仙形象,线条潇洒婉约,裙带飞动,迎风飘举;最后做屈原行吟小像,作凝思状,看上去沉静睿智。元末的王绎(约1333-?),作《写像秘诀》一书,指出写像之时要观察对象的性情特征和神态情绪,方能传神。作品《杨竹西小像》,面部全用细笔勾出,略烘淡墨,描绘一位恬淡洒脱的文人形象,并由倪瓒补松石。

第三节 建筑、工艺美术与对外交流

1、永乐宫道教壁画

答:全真教在金代兴起,元太祖器重丘处机,道教美术兴盛,元大都宫观众多。

永乐宫原在山西芮城西南,后因战火重建并扩建,20 世纪 50 年代迁至芮城北面。其建筑风格典型,主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完整,有宫门、无极门等,为元代建筑风格,古朴简洁明朗。

永乐宫壁画出名,无极门壁画受损,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壁画保存较好,尤以三清殿《朝元图》精美。《朝元图》出自马君祥父子等人之手,描绘诸神朝谒元始天尊,构图宏阔,以 8 位主神为中心,形象生动,线条、色彩出色,继承唐宋传统,独具风格。

纯阳殿壁画以连环画形式叙述吕洞宾成仙过程,风格朴实,有生活气息。重阳殿讲述重阳子传奇故事,工笔重彩,精美稍逊。

颜辉、李时是元代道教壁画家,山西寺观壁画还有朱好古等人。除永乐宫外,主要道教壁画遗存还有山西高平县万寿宫、陕西耀县药王山朝元宫等。

今日打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古意”说

2.浅绛山水

3.永乐宫道教壁画

二、思考题:

1.结合赵孟頫的“书画同法”的理论,谈谈书法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2.对比两宋时期与“元四家”山水画的异同,总结元代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史中的地位与意义。

0 阅读:0
迈希教育课程

迈希教育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