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不冷了!”
最近朋友聚会或者网上讨论,这句话可能听得不少。一年最冷的三九天竟没能发挥它的“杀伤力”,气温反倒是让人怀疑已经提前进入春天。以往,大家一到这个时间段,总要哆嗦着说:“三九四九出不开手”,可今年,厚棉袄还用不上,连预期中的雨雪也只是挂在了天气预报上,没见多少踪影。于是问题来了:三九天气温偏暖,到底是正常波动,还是气候变暖的又一表现?
作为冬至后第三个“九天”,三九天往往是冬天最冷的那个时间段,有“冷在三九”的说法。从饮食到衣物,再到家里的炕头,大家为这个时间段做万全准备。可今年,它却给了我们一个“反应迟钝”的信号。这不免让人联想,气候变暖的话题,是不是又一次找上了咱们?
有必要先把放大镜拉远一点,把三九天的不冷放在更广的框架里分析。气象专家们早就提醒过大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地球积攒的“热量”远超健康范围。
二氧化碳、甲烷这些温室气体,就像盖在地球上的多层棉被,让它从头到脚热起来,甚至在最冷的时候也透不出冷气儿。
数据显示,2022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高了约1.1℃。听起来这个数字很小是不是?可别小看它,就这“小数点”的增长,给气候和生态带来的变化可是天翻地覆。就连最寒冷的冬天,也“缩水”了它的杀伤力。
而再聚焦到今年三九天,科学还给出了更具体的解释——寒潮系统没发挥出该有的威力。
简单来说,北方极地的冷空气今年“偷懒”了,没有足够的实力南下,而暖湿气流却在“疯狂拉票”,导致冷暖交战的结果便是:没有大范围寒气降临,取而代之的是偏高的气温。
民间有句特别有趣的谚语叫“三九晴又暖,春节冻死牛”。这话听着夸张,不过细品却很有意思——在传统老百姓的经验里,三九天暖可能不是好事,往往会迎来意想不到的极端天气,比如后续的寒潮,或者极大降雪。这些看似“土味”的总结其实非常有智慧,它们建立在对自然气候规律的观察和积累之上。
事实上,这种说法确实在某些年份里被验证过,比如2016年的一个“暖冬故事”。当时三九天温度比往年高了不少,南方的油菜花急不可耐地提前开放,让人误以为春天来了。但是没想到,随后的“倒春寒”一脚踩了急刹车,冻坏了不少果树和庄稼,让农民朋友们损失惨重。这告诉我们,三九天“偷懒”暖和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
“三九天偏暖,庄稼惆怅。”
这句话一点不过分。尤其对农业来说,三九天偏暖不仅会影响自然节奏,还容易成为病虫害的温床。原本,这个阶段的低温能冻死不少害虫卵,可气温一偏高,它们就“挺过来了”,不仅存活率更高,还变得更活跃,无疑给农作物带来更大压力。
此外,农业生产的时间节奏也可能被打乱。比如冬小麦、油菜等作物,本该在这个阶段耐寒生长,但三九天的偏暖让它们提早动了“生长的心思”。可问题是,后续天气情况不稳定,寒潮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一场倒春寒轻而易举地“教做人”。最终结果就是,对粮食产量、品质都有可能造成干扰和破坏。
再说,春节临近,正是果蔬价格较高的时间段,一旦受极端天气影响,物价可能受此牵连。这些直接影响消费者日常生活,间接拖住了农业和经济步伐。
反观过往,三九天的脸色可没有今年的善解人意。2019年便是一个相对极寒的年份,其间,西伯利亚冷空气席卷我国,北方迎来大面积降雪,南方也跟着挨冻。那年,“滴水成冰”这种现象可不是说说而已,全国范围内的大范围低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更早,清朝嘉庆年间,还记载过一次“三九寒冬”,当时可是“百里冰封”,粮食减产,甚至波及渔业收入。从这些历史案例来看,三九天是冷还是暖,从来都不只是温度计上的数字,而是和农业、经济、甚至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
不过,暖冬的例子也不少见,比如2020年的美国北部,那年的类似“三九期间”天气温和,就提前引发融雪灾害,接着引来洪水。无论是极寒还是暖冬,都表明了一个核心——气候愈发不确定了。
那么,这些变化有什么更深远的影响?对我们来说,三九天暖,是不是“常态化”的开始?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分析,这种趋势确实越来越明显了。极端天气的变化频率显著增加,类似的暖冬可能会更加频繁,说三九天“变了味”也不算是夸张的说法。
不过,无论是自身生活,还是农业经济,我们都得意识到一个事实:气候变暖对每个人的影响只会越来越深。
如何面对这种变化?对于个人,可能是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提前预判生活中的小麻烦。对国家和社会来说,则需要更大的防护网,有效应对这种异常天气背景下的灾害风险。
三九天的不冷,既是今年的故事,也是气候变暖的缩影。自然的每一次气温波动,可能都藏着要传递给我们的“深意”。理解它、适应它,我们的生活或许才能更自然地与之共舞。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